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地区的山川景观和地质历史

北京地区的山川景观和地质历史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震的确多发生在地下存在断裂的地方,北京地区的地震不算少,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台站设在西山的鹫峰,想来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北京地区及永定河的上游地区,一年四季的降水量,半数以上集中在夏末秋初。在北京地区的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的火山活动。

北京地区的山川景观和地质历史

在人们的眼里,大地常被认为是最稳定不过了。雄伟的西山一动不动,耸立在那里已不知有了多少世纪。尽管人世间经历了千变万化,而江山似乎依然如故。

其实,高山大海都是在不断变动的。古代不少人已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有“江山易改”“沧海桑田”这些成语流传下来。我们今天看到北京背倚群山、前临平原的态势,正是沧桑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场景。

今天的北京山区,在地球历史上曾多次被水淹没,大量泥沙和矿物质被流水搬运到这里堆积起来,最后变成了岩石。在这里生长的动植物死后,也埋藏在这些泥沙里,最终成为煤炭化石

大约在一亿几千万年前,在一场强烈的地壳运动中,燕山从海底崛起,这场在中国造成了许多大山的地壳运动,也由此得了个燕山运动的名称。这轮强烈的造山运动平息之后又过了几千万年,在喜马拉雅山升起的时候,北京地区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造山运动的影响,燕山再次升高。这回的变动,造就了今天北京的山川

周口店、门头沟、密云、昌平的山区,常常可以看到河流的两岸有着台阶似的平地,遥遥相对。这种平地是河水向两岸侵蚀和开拓出来的,原本应和河面的高度相近,但现在它们跑到高处去了,在地质学中,它们被称为阶地。阶地的出现,说明这里的地势在升高,出现在山区的峡谷,也是地势上升的证据。

北京山区中的阶地、峡谷都不少,不过除了雨季,经常是河中没有多少水,峡谷也就不壮观。河中水少,原因之一是北京山区与平地间的落差太大,有点水很快就流走了。有些河流上修了大坝拦水后,峡谷就比较壮观了。

山区与平地,一边上升,一边下沉,落差自然要加大。在北京地区,西北部上升成为山区,东南部下沉成为平原,是总的格局;而在山区中也有局部下陷形成的小块平原或洼地,密云水库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块这样的山间洼地;在平原中,虽是都在下降,但沉降的快慢也不一样。因此,这些升、沉变动的结果,表现为地面形态的多样性,也正因为这样,才出现了燕京若干景。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上升和下沉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分界,通常是地壳中存在的断裂地带,也正因为有断裂的存在,两边的地面形态才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差异。

说到断裂,你可能会联想到地震。地震的确多发生在地下存在断裂的地方,北京地区的地震不算少,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台站设在西山的鹫峰,想来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不过这些地震大都不很强烈,历史上北京城受到过的几次地震的破坏,都是发生在别处的大地震波及的结果。这是因为北京地区的这些断裂两边的地盘经常在上升下降、不停错动,即这些常有的小地震不断将能量释放出来,就像装了个安全阀,大的地震反而不容易在这里发生了。

上面说的,仅仅是地球最近历史时期北京山川变动的情况,因为距离的时间还算近一点,我们较易了解。而在地球形成以来的几十亿年中,更不知发生过多少变动了。

永定河原名卢沟,俗称“无定河”,因为历史上它经常泛滥成灾,从来没有长期安定过。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治理后,康熙皇帝将它改名为“永定河”。实际上这只能是文字游戏,治理后也许一时的水患能有所减轻,但作为河流,它不可能永远安定。

天下没有不变的河,因为它不是静止不动的,滔滔流水终年不断。水流动时的力量不断对河床冲刷破坏,并将岩石破坏后的产物搬运、堆积到低处。

北京山区地势比平原高出了许多,而且从山区到平原地势陡落。在山中,河水流得快,力量大,挟带的泥沙也就多,历史上曾记录到,在官厅附近,100克河水中含有36.6克泥沙!这些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一下子泻落平川,水流马上减缓,力量骤然变弱,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填塞河床,将河底垫高,再来洪水,河床容纳不下,自然要向平坦的两岸泛滥,这时水灾就发生了。

在北京地区及永定河的上游地区,一年四季的降水量,半数以上集中在夏末秋初。这时,平时不起眼的细流,一下子变成波涛汹涌的大河,而山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洪水一退去,大量泥沙、砾石留了下来,不仅淤积在河床里,也覆盖到两边的河滩乃至河岸上。古代治河,主要也就是把淤积在河床中的泥沙挖走,以使河道畅通。

流水的活动起着将地面高处削低、低处垫高的作用,最终是把这里夷平。永定河也是这样“做”的,它曾经把高山夷平过。那时的北京地区看不见大山,河流两岸都是平原,流水向下侵蚀的力量较微弱,而向两岸的开拓作用较大,河岸凹进部位受到河水的冲击力量最大,遭到的破坏最快,河岸也就越来越凹;而水流遇到河岸凸出的地方,速度减慢,泥沙在此淤积,河岸就越来越凸,时间久了,河道就变得弯弯曲曲了。在今天门头沟地区三家店以上的永定河,就可以见到这种弯曲的河道。不过,现在的两岸并不平坦,而是高山夹峙。这是后来北京山区地势继续抬升,而且至今未止的结果。尽管河水这个“愚公”挖山不止,但这两岸的地势不断升高,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弯弯曲曲的峡谷。

今天我们见到的永定河,在三家店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后,急转南流。而在先前,它本是继续向东,从北边流过的,这是因为平原地区地势下降的时候南部降得较快,北部相对较高,水就自然改向南流了。改道前的古河床现在还保存在那里,成为人们挖取沙子供建筑使用的场所。这种古河道在北京地区许多地方都有,说明河流都是会改道的。

河流无定并非永定河才如此,黄河的改道更为有名。人们曾为它们这样的无定感到非常头痛,但也应看到,要是没有它们这种无定的“性格”,何来今天肥沃的北京、河北直至华北的平原?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了解到它们活动的规律后,如能顺应自然规律,调协和它们的关系,人和河流就能够和谐相处。

静静的群山盘踞在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山间草木丛生,牛羊上下,显得十分安宁。然而你可曾想到,在亿万年前,这里曾经出现过浓烟蔽日、火光冲天、大地轰鸣、熔岩奔腾的壮观场面。在北京地区的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的火山活动。

大约十几亿至八亿年以前,北京地区曾是一片汪洋,而就在这大海之下,火山活动起来了,喷出的大量熔岩在海底流布,有时还有碎屑物喷出,它们都被保存在了那时形成的地层中。

1949年夏天,马杏垣先生带领我们几个学生去燕山作地质调查。到了平谷县罗峪沟,我们发现这里是丛山中的一块圆形洼地。洼地和周围的山岭之间,不仅在地形上差异很大,而且构成洼地的岩石也明显与周围的岩石不同,这是火山喷发的产物。马先生判断这是一个火山口的残余。以后别人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一些类似的构造。(www.xing528.com)

火山喷发的出口为数不多,因此不容易碰到,但火山喷出的熔岩流布的面积较广,所以不难找到。在今天西自怀柔,东到遵化,北起兴隆,南至蓟县,以及河北省的许多地区,都已找到当时的喷出物形成的火山岩。

到了距今一亿几千万年前,北京地区的火山又强烈活动起来,此时这里早已从沧海变成陆地,火山的活动是从地下的裂缝中流出大量的熔岩。一种比较黏滞的熔岩覆盖了今天北京西部的许多地区,而且火山一次又一次地喷发了许多次,所以熔岩堆积得很厚,有的地方有三十几层。这些熔岩构成了高峻而且形象特别的山峰,它们所形成的岩石,常是红中带紫,色调鲜明,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岩石。今天的百花山、髫髻山、妙峰山能成为旅游的好去处,都是火山做出的“贡献”。

在这种大量流出熔岩的火山活动停息后,又过了几千万年,北京地区的火山再次强烈活动起来。这回是从通道中喷出熔岩,并伴有强烈的爆炸,产生了大量碎屑物质,它们被抛起又落回地面后,有的以这些碎屑物为主,有的夹杂在其他沉积物中,堆积形成了很厚的岩层,最厚的地方超过1000米。

在这一阶段的火山活动过去后,北京附近的燕山已经崛起。在这一过程中,地下的岩浆活动也很强烈,但不喷到地面,而是就在地下凝结,形成了许多花岗岩和类似花岗岩的坚固岩体。在周口店、南口都能看到有花岗岩体露出地面。岩浆在地下凝结,使这里的地壳得到加固,火山也不会再在北京地区活动,而只能成为一种地质历史的遗迹供人们考察研究了。

玉泉山的泉水号称“天下第一泉”。虽然乾隆皇帝仅凭水的轻重来定水质的高下未必准确,但总不失为一种较为科学的评判方法。玉泉的水质确是很好的。这泉水涌出已不知有多少年了,但还是等到北京成为帝王之都后才闻名于世。辽、金两代,这里建起了皇帝的行宫。明、清两代,这里的泉水供宫廷专用,并围绕玉泉山,修建起园林,成为燕京(即北京)一景。

为什么会有泉水在玉泉山涌出呢?

你去实地看一下就不难明白。

你可以看到,在玉泉山脚下,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层一层叠在一起的,大部分都向北倾斜。组成这些岩石的矿物颗粒有粗有细、有软有硬;岩石的内部有的孔隙多而且大,容易透水;还有的结构致密,难以让水通过。

当两层不透水的岩层夹着一层透水的岩层时,便形成了一个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最佳环境。水藏在居于中间的透水的岩石里面,并受到上下不透水岩层的约束,水在里面就像在自来水管子里似的,可以沿着透水岩层运动。

自来水是由于水塔高于出水口产生压力而运动的,那么玉泉山的泉水的“水塔”在哪里呢?

“水塔”就是那广大巍峨的西山。构成西山的岩层和玉泉山,以及平原底下的岩层都是当初在同一水域里沉积而成、有秩序地在地下分布的,这种天然的“水管”可以延展很远很远。玉泉山的泉水,是“水管”在这里破了,水便从缺口中喷出来,所以它的水量很大。元代曾开发它作为京东大运河的水源,那时的船只可以一直航行到玉泉山下。

“水管”为什么会在这里破裂呢?是一条断裂地带经过了玉泉山的中部。在断裂出现的地方,因为岩层在这里发生了错动,紧贴断裂面的岩石破碎变形,容易风化,所以,在今天,人们很远就能望见玉泉山南北两个山头之间下凹了一大块。

玉泉山的泉水,来自大自然给地下的“水管”打开的缺口,而用人工的方法也能打开缺口,这就是打井。由于这种夹在两个不透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所以井打浅了穿不透盖在上面的不透水层,就得不到水,而一旦穿过,地下的水就会自动涌出,成为自流泉。

由于西山这个“水塔”又高又大,地下的含水层和夹着它的不透水层向平原地区延展得很广很远,所以在这些地方打井一般都能得到水,而这也是人们选择在这里兴建北京城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京的海淀一带,靠近西山,地上、地下的水早先就比较丰富,所以能积水成淀。在这里,取用地下水比较容易,井不必打得很深,地下水就能自动涌出。1924年,在燕园,即当时的燕京大学打的一口井,仅钻到37.2米的深度,每小时就能得到72.96吨水。1964年,我在清华园西门外拍得自流井照片,当时地下水正强有力地喷出。

可是,在1978年3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我曾见到这样的报道:玉泉山的泉水,在20世纪60年代,1000米外就能听到它“哗哗”的响声,现在听不到了,它不自流了。1980年8月24日,我专程前去看过,确实不见泉水了,在干枯的水渠旁,空留着点缀昔日名泉的汉白玉建筑物。原来临水的石栏杆和刻着对联的石牌楼,让人联想到那“天光水态披襟袖,岸芷汀兰入画图”的“烟柳春佳”胜景。

出现这种煞风景的局面,是人类对地下水取用过度带来的后果。这一情形在北京成为帝王之都后就已开始,金章宗时(1190—1208年),这泉水的流量很大,从一个石雕的龙头口中流出形成瀑布,所以,金章宗将这一景色取名为“玉泉垂虹”。等到乾隆皇帝(1736—1795年)看到它时,泉水的流量已不足以形成瀑布,而是从石缝中涌出,有点像济南的趵突泉,但还没有趵突泉水涌得高,乾隆皇帝认为金章宗给它取的名字不对,遂将这一景改称“玉泉趵突”。其实金章宗没错,直到元代,玉泉山的泉水还很多,不仅供饮用,郭守敬还将它引去作为大运河的水源。问题是过了五百多年,泉水的量减少了!

自然界是在变化的,而在人类出现并参与到这些变化中去以后,在有些方面,变化的速度是大大加快了。人可要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