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水流湍急、两岸连山的长江三峡,诗人听见了猿声,画家望见了神女,而地质学家则在夹峙大江两岸的石壁上,看到了近9亿年的漫长的地质历史。这里有从震旦纪到第四纪形成的沉积岩,其间只有少数时代的地层缺失,保存下来的地层总厚度达到10多千米。长江像一把利刃把它们从中切开,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界罕见的宏伟的地质剖面。现在让我们来巡视一番,读一读这记载在岩层里的沧桑变迁。
广义的长江三峡,包括从白帝城到南津关长约200千米的地段。其中真正是重岩叠嶂、遮天蔽日、陡峭狭窄的峡谷则不过长约89千米。构成这些峡谷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
在瞿塘峡、巫峡和兵书宝剑峡,这些地方的石灰岩都是三叠纪时形成的;寒武纪时形成的石灰岩构成了牛肝马肺峡和黄猫峡,灯影峡则是震旦系石灰岩被江水冲刷的结果。
石灰岩是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钙沉淀后形成的。它常出现在离岸比较远的海、湖中间,温热的浅海最易产生碳酸钙的沉淀。生物对石灰岩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有利于碳酸钙的沉淀,把钙质吸收到自己的骨骼、介壳之中。这些生物死后,遗骸沉在海底,便是构成石灰岩的物质来源。
在大自然中,碳酸钙多以方解石这种矿物的形态出现,如果这种矿物中不仅含钙,还含镁,这就是白云石了。它们常组合在一起,形成石灰岩、白云质石灰岩、白云岩或石灰质白云岩,总之,都是碳酸盐矿物构成的岩石。在三峡,它们常夹杂在一起。这里10多千米厚的沉积岩中,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厚度有3000多米。这些岩层里有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证明它们是在海里形成的。今天高耸入云的巫山十二峰,原本是汪洋大海的海底。
在三峡地区,还有许多砂岩和页岩。
主要由直径在2毫米以下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形成于离岸较近的水中,流水把这些砂粒搬来后,由于颗粒较大,不能搬到更远的地方,于是就沉降下来,在海边或湖里形成砂岩。
由极细微的黏土颗粒构成的岩石是页岩。这些黏土颗粒的直径大多小于0.001毫米,如此细小的微粒可以悬浮在水中,被搬到比较远的地方。所以页岩常在浅海或宁静的湖泊中形成。由于组成页岩的物质很细,经过压紧胶结,有的还可以沿层面剥离,因此得了页岩之名。
三峡地区的砂岩和页岩很多,共有5000—6000米厚,其中约有90%是在侏罗纪以后堆积而成的。(www.xing528.com)
页岩很软,易被破坏,因此,在页岩分布的地区,地势就比较低缓,河谷比较开阔,村落田园增多,从秭归到著名的香溪一带,就是这种情况。在那高峻的峡谷里间或也有少量页岩出露,这里较易为江水侵蚀,使两岸连绵不断的石壁稍稍打开一个缺口,狭窄的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有比较开阔的新滩出现,就是这个原因。由于页岩易受破坏,盖在它上面的石灰岩便失去了稳固的基础,所以在新滩附近多次出现过山崩。
三峡还有一种为数不多但意义重大的沉积岩——砾岩,一种主要由砾石胶结而成的岩石。
当我们漫步在河边或海滨的时候,可以见到许多大大小小、表面比较圆滑的石块,这些石块是岩石碎裂后的产物,本来是有棱有角的,现在经过流水的搬运,互相碰撞,受到磨损,失去了棱角。地质学把这些直径在2毫米以上、磨失了棱角的石块称为砾石。还保存着棱角的石块称为角砾。砾石磨得越圆,说明它被搬运的距离越长。由于砾石比较大,不能被搬运到离岸较远的地方,所以,总是堆积在河里或海边。因此,砾岩的出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河流经过或曾经是海、湖之滨。如果其中含有角砾,或者主要是角砾岩,则说明这里距角砾的来源很近。
地层中出现砾岩,表示这里离岸很近,或是刚被水淹,或是水快要退掉了,也就是发生了水域扩大或缩小的现象,其原因是这里的地壳在下沉或上升。
当地壳在稳定下降时,被搬到海里的泥沙总是不能把海填满,泥沙不断沉积,就形成了许多在时间上连续不断、在空间上平行一致的沉积岩,这种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被称为整合。
如果上、下两层岩石之间缺少某个地质时代的岩层,这就证明,其间岩层曾一度升出水面,沉积作用停止了,没有岩层继续形成,原先形成的一部分岩层也可以因露出水面受到破坏而缺失,造成了地层在时间顺序上不连续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不整合。
在这种沧桑变迁的过程中,有时地壳的运动表现得很缓慢、很平衡,在升起为陆地的前后,堆积起来的岩层都是近于水平状态分布的,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是不连续的。许多不整合,是地壳发生了强烈运动的记录,这可以从上、下地层之间不是平行一致,而是斜交的辨认出来。地壳运动时,地层受到挤压变得弯弯曲曲,并隆起升高,常形成高大横亘的山脉,一般称为造山运动。在强烈的地壳运动告一段落以后,地壳下降,被水淹没,再度有泥沙沉积,新的沉积物所形成的岩层是水平的,就是因为水平的新沉积物覆盖在弯曲的老沉积物上面,所以新老岩层成了斜交的关系。
在三峡一带的地层中,这种新老岩层斜交的不整合三次出现,说明这里经历了三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从震旦系到侏罗系,没有岩层斜交的不整合,但存在着沉积的多次不连续,并表现出沉积物从粗到细、又从细到粗的变化,告诉我们地壳虽然没有发生造山运动,但一直不是静止的,有过多次从桑田到沧海,又从沧海到桑田的变迁。在震旦系的底部有一层砾岩,往上逐渐变为砂岩、页岩和石灰岩。这些砾岩中所含的砾石,看得出是古老的变质岩和花岗岩碎裂搬运后再沉积的产物,说明这里在震旦纪以前的时期,造山运动强烈,岩石发生变质,岩浆也大规模侵入,以后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在经过长期剥蚀,地面变得比较平坦后,又开始缓慢地下沉。震旦纪时,开始这里还是大陆的一部分,以后逐渐变成了浩瀚的海洋,其间地壳时升时降,有时还高出了海面。直到三叠纪时,这一带基本上还是一片海洋。三叠纪末,这里地壳运动强烈,海水退却,以后就变成了大陆上的湖泊。在白垩纪末期,又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今天的巍巍群山。在局部的低洼地区中,沉积了很厚的第三纪砂岩。自此以后,地壳继续上升,第四纪以来就升高了约1000米,而长江的侵蚀作用则在不断把峡谷下切。一面不断上升,一面不断下切,这两种作用结合在一起,于是出现了举世无双的三峡,并在它的石壁上“展示”出了这部沧桑变迁的历史。1924年,李四光和他的助手赵亚曾来到这里考察,首次给这部石壁上的历史做了系统整理。以后,又经过许多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修正,使这个保存在三峡石壁上的世界上最长的地质历史纪录,能够为我们所认识。三峡石壁是地球这本大书中的一幅精彩的画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