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民主观坚持与社会主流看法不同

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民主观坚持与社会主流看法不同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中共虽揭橥民主,但对民主的认识却与社会主流看法并不相同。究其缘由,乃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最终是会消亡的,无产阶级民主也会自行消亡。受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中共认为“民主”实质是一种手段,是为党完成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任务、使命服务的。另一方面,从抗战革命的现实情况考虑,中共认为,即使实行“民主”,也需要“集中”,因为“民主”达到的目标只有通过“集中”才能实现。

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民主观坚持与社会主流看法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中共虽揭橥民主,但对民主的认识却与社会主流看法并不相同。究其缘由,乃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最终是会消亡的,无产阶级民主也会自行消亡。“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需要民主的形式,然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这种形式和一切政治形式一样,只是一种手段。”这里革命导师并没有否定民主的价值,但也没有把民主作为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而是把它当作未来社会的实现手段。受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中共认为“民主”实质是一种手段,是为党完成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任务、使命服务的。与资产阶级民主实行的“政党竞争”“议会民主”“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不同,无产阶级民主主要表现为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对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运动,是执政党广开言路,允许别人(下属或一般党员、一般群众)讲话,行事开明,而非独断专行。另一方面,从抗战革命的现实情况考虑,中共认为,即使实行“民主”,也需要“集中”,因为“民主”达到的目标只有通过“集中”才能实现。因此,边区一方面固然需要发扬民主,另一方面也要集中,只有这样,政府才会强大,抗战才有希望。至于民主的衍生物——“自由主义”,中共则予以彻底否定,视为精神毒瘤。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指出,自由主义根植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会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党的组织与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因此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是根本冲突的。在民主的操作方面,中共提出一个匠心独运的方案,认为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社会性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边区选择构建宪政的路径,既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也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合乎现在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意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如果用一个比喻形容,就是“有饭大家吃”,具体组织形式,就是后来根据地所普遍实行之参议会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