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云:形乃谓之器。这句话也可以形容木雕艺术。木雕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它还承载了能工巧匠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书法、绘画等一样自成体系,历史悠久,民族特点鲜明,风格突出。木雕艺术各大流派阐述了各自体现的不同的艺术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悠久灿烂艺术文化中的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的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后汉书·张衡传》:“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十:“魏安厘王观翔雕而乐之,吴客有隐游者闻之,作木雕而献之王。”
中国传统文化及木雕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诱惑,而这种诱惑会长久缠绕。我们生长在这块文化土壤中,不管你在意与否,你都会受其营养滋润,让你不知不觉中强壮身心。一个中国人,真正有资格自豪于中华五千年文化延续未断,各种文明的证物随处可见。而木雕艺术正是传承中华五年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
《文心雕龙》有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我们对于历史之了解莫非于文献或物证。文献多限于作者主观意识,而物证则非然,每一件木雕艺术品都能真实描述其文化背景,叙述其成因,立体于展示历史。
《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 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每一件木雕作品都因体现更多艺术意境及人文关怀。古人有言,“载德于器”,当为木雕艺术家之追求。(www.xing528.com)
曾国藩《唐镜海先生七十生日同人寄怀诗序》:“观古之君子,其载德而荷道者,必有人焉”,时日与友人论艺术之讲究,以为艺高不如德高。器者,物也,非情所能载;刻情以木,木何以载?木虽为天地有情之物,亦不能载人文之怀,惟以德驭器,以器载道,方可使木雕作品,恒远高古,流之百年,为经典之作。《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莆田木雕大师的很多作品创作灵感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其《瑶池集庆》,采用千年檀香精心雕刻而成,深研千年传承工艺,祥和喜庆,讲述群仙诸佛为王母娘娘庆寿之典故。又如《妈祖出巡》,宋元时期,由于妈祖信仰的盛行,神像雕刻大量问世,雕刻手法高明,风格古朴,甚为珍贵,工艺精致,惟妙惟肖。
历史长河,无数传奇,华夏文明,历经千年而不衰,无数文化墨客,不倦于书,而雕刻匠师,亦雕出岁月之年轮,刻铸铭心之记忆,如四季缕缕霞光,不可触摸,却可以穿越时光阻隔,照亮中华民族灵魂的每个角落。历史之印迹,在木雕艺术中,如被雕刻的春秋,或深或浅地刻在文明传承的里程碑上,就让我们共同雕刻每一段文明的时光,品鉴木雕工艺,缠绕于中华文明之绵绵安抚。
福州木雕提供了崇儒兴文的文化氛围,山灵水秀的自然风物是福州木雕产生的地理环境。福州木雕艺术题材丰富多样,有着纯净、自然、真挚的原始儒学伦理内涵,朴素简洁、淡雅清丽的艺术风格,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福州木雕艺术是古典精神的民间范本,对艺术设计也极具启示意义。
《丹青》花梨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