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传统织物及服装材料学基础

民族传统织物及服装材料学基础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织物有关的民族传统织物有靛蓝花布、蜡防花布、壮锦、傣锦、苗锦、蜀锦、宋锦、云锦、氆氇、高山花布、舒库拉绸等。是我国民间传统印花织物,汉代已有这类印花技术,明清时曾在民间大量流行。(三)壮锦壮锦是我国广西壮族的传统手工织锦。图5-3高山花布常用花纹图案(九)舒库拉绸舒库拉绸是我国维吾尔族和中亚一带民族服装和装饰用的丝织物,又名爱的丽斯绸或和田绸。

民族传统织物及服装材料学基础

与织物有关的民族传统织物有靛蓝花布、蜡防花布、壮锦、傣锦、苗锦、蜀锦、宋锦、云锦、氆氇、高山花布、舒库拉绸等。

(一)靛蓝花布

用靛蓝染料印染而成的蓝白花布,称靛蓝花布或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印花织物,汉代已有这类印花技术,明清时曾在民间大量流行。图案常取材于花卉、人物及传说故事等,花型一般粗犷有力。自从机器印染发展后,手工蓝印花布的产量已大为减少,但因色牢度好,且具有朴实的乡土风格,仍有其特定的市场价值。

(二)蜡防花布

采用蜡染(古称“蜡缬”)技术生产的纯棉花布,称为蜡防花布。如今在我国布依族苗族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中仍很流行。这种用蜡液手工绘制图案、并由蜡膜龟裂和染液渗透而产生的冰纹,使蜡染织物具有精细、别致的风格。蜡防花布图案通常取材于花卉,除蓝底白花外,已发展可染多种色泽。多用作衣裙面料、被面及制作背包等。在非洲流行的蜡防花布,套色较多,蜡纹精细,布的正反面深浅一致,图案取材于贝壳、禽鱼和几何图案等,富有非洲民族特色。现有用机器印花仿制的蜡防花布,生产效率高,但冰纹效果较差。

(三)壮锦

壮锦是我国广西壮族的传统手工织锦。壮锦以棉线或麻线平纹织地,粗而无捻的彩色真丝起纬花,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幅宽仅33cm左右,用作衣裙面料、被面、台布及制作背包等。

(四)傣锦

傣锦是我国傣族生产、使用,具有傣族风格的纺织品。傣锦以苎麻为原料,在腰机上用挑花方法织制而成。织幅不宽,长度也有限。常以较细的苎麻线并配以平纹组织织地,以较粗的染色苎麻纱和纬浮的形式显示菱形细纹花,色调和谐,常以棕色和黑色调配,质地坚牢硬挺,多用作被面和装饰。

(五)苗锦

苗锦是我国苗族的民族织锦。采用彩色经纬丝和变化斜纹组织(如人字斜纹、菱形斜纹或复合斜纹等)交织成小型几何纹样,并以纬丝起花,采用多把小梭子织造。常用来镶嵌衣领、衣袖或作其他装饰。(www.xing528.com)

(六)蜀锦、宋锦、云锦

蜀锦、宋锦、云锦分别原产于我国的四川、江苏和南京,起源于唐宋,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名锦。采用真丝为原料,多色经与多色纬交织成多彩、华丽、精致的图案,是艺术和技术有机结合的纺织精品。多用于民族服装(如旗袍)、装饰等。

(七)氆氇

氆氇是我国藏族人民手工纺织的毛织物和以此做成的长袍、围裙的统称。氆氇的生产历史悠久,相传为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先进纺织工具和生产技术,及当地生产的羊毛精工纺织成斜纹类毛织物。木织机手工织制的氆氇织幅为33cm左右,经密10~12根/cm,纬密13~14根/cm。色织氆氇的经纱为本色羊毛,纬纱的配色多达9色。氆氇一般手感硬挺密实,色泽丰富,除斜纹组织外,还有平纹、缎纹等,质地或细密或粗厚,或光面或绒面。20世纪60年代以机械化生产后,氆氇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八)高山花布

高山花布是我国台湾高山族人民以苎麻、毛、棉纱为原料手工织成的色织布。布面常织有或夹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案,如图5-3所示。大多配以红、桃红、黄、青、蓝等浓艳强烈的色彩。用于制作民族服装,或作为衣片料,或用作额带、胸衣、衣领、袖口、腰带和裙边等。

图5-3 高山花布常用花纹图案

(九)舒库拉绸

舒库拉绸是我国维吾尔族和中亚一带民族服装和装饰用的丝织物,又名爱的丽斯绸或和田绸。其特点是用扎结染色的经丝并配以经面缎纹或斜纹组织织成。纹样大多为长方形或其他几何图案,具有简练、朦胧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