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织造布构成及生产过程-服装材料学·基础篇简介

非织造布构成及生产过程-服装材料学·基础篇简介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织造布的生产过程为:原料的开松--→除杂和混合--→纤维网形成--→纤维网加固--→后整理。为了提高非织造布的各向同性程度,要求纤维在网中分布均匀,无明显方向性。此法所得非织造布的强度较低,多作装饰材料。此类非织造布一般采用毛型化纤及其混纺纱。缝编纱在缝编区按经平组织进行编织,将经纬纱层制成整体的非织造布。

非织造布构成及生产过程-服装材料学·基础篇简介

非织造布的生产过程为:原料的开松--→除杂和混合--→纤维网形成--→纤维网加固--→后整理。

(一)原料的开松、除杂和混合

为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加工性能,创造成布条件和降低成本,需将各种成分的纤维按重量比例混合,并充分开松,清除杂质。

(二)纤维网形成

纤维网是非织造布的骨架。按大多数纤维在纤维网结构中取向的趋势,纤维网结构基本上可分为纤维单向排列、纤维交叉排列和纤维多方向性随机排列(图3-55)。为了提高非织造布的各向同性程度,要求纤维在网中分布均匀,无明显方向性。纤维网形成方法见表3-14。

图3-55 非织造布纤维网结构

表3-14 纤维网形成方法

(三)纤维网加固

成网工艺中所形成的纤维网呈松散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从中赋予纤维网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效果。常用加固方法有机械加固法、化学黏合法和热黏合法。

1.机械加固法

采用单一的机械作用使纤维网中纤维缠结,或通过服装机械用线圈状纤维束、纱线等使纤维网加固。

(1)针刺法加固。用三角形横截面且棱上带针钩的针(图3-56)反复对纤维网穿刺(图3-57)。在针刺入纤维网时,针钩就带着一些纤维穿透纤维网,使网中纤维相互缠结而达到加固目的。此方法在服装材料中多用来生产人造革底布(基布)等厚型非织造布。针刺加固工艺如图3-58所示。

图3-56 针刺法用针

图3-57 针刺法示意图

(2)水刺法加固。利用多个极细的高压水流对纤维网进行喷射,水流类似于针刺穿过纤维网,使网中纤维相互缠结,获得加固作用。水射流束可按花纹排列,以使产品产生花纹效应。此法所得非织造布的强度较低,多作装饰材料。若再浸以少量黏合剂而使纤维网加固成布,则将会有较高的强力、丰满的手感和良好的透通性,适用服装的衬里、垫肩等。

图3-58 针刺工艺加工示意图

(3)缝编法加固。缝编法是采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维网进行加固。经编线圈既可来自于纤维网中纤维束,也可由外加纱线形成。(www.xing528.com)

①利用缝编机上槽针的针钩直接从纤维网中钩取纤维束而编织成圈,正面类似针织物。此类非织造布一般采用毛型化纤及其混纺纱。为了提高强力,通常需经过涂层、叠层、热收缩、浸渍黏合、喷洒黏合等后整理工序。适用于人造革底布、垫衬料、童装面料以及人造毛皮的底基等。

②由外加纱线所形成的经编线圈结构,与纤维网自身结构有明显的分界,在外观和特性上接近传统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此法分纱线层——缝编纱型缝编结构和纱线型——毛圈型缝编结构两种。广泛用于服装面料和人造毛皮、衬绒等。

纱线层——缝编纱型缝编结构。纱线层可由纬纱层或经、纬纱层组成,如图3-59所示。缝编纱在缝编区按经平组织进行编织,将经纬纱层制成整体的非织造布。该织物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较高的强力。

纱线型——毛圈型缝编结构。如图3-60所示,纬纱由铺纬装置折叠成网,被缝编纱形成的编链组织所加固。毛圈纱在缝编区中进行分段衬纬,并不形成线圈,而在布面上呈隆起的毛圈状。

2.化学黏合法

以浸渍(图3-61)、喷洒和涂层等方法引入化学黏合剂,并附着于纤维网表面或内部,形成点状(图3-62)、片膜状、团块状(图3-63)和连续层状等结构,从而达到加固目的。

图3-59 纱线层——缝编纱型缝编结构

图3-60 纱线型——毛圈型缝编结构

图3-61 浸渍法黏合加固工艺示意图

3.热黏合法

利用纤维网中热塑性材料(如热熔纤维、粉剂和薄膜等)受热熔融,黏结纤维,从而达到纤维网加固的目的。热黏合法具有生产速度快、产品不含化学黏合剂、能耗低等特点,其产品广泛用于服用衬布、保暖材料等。

图3-62 点黏合结构示意图

图3-63 团块状黏合结构示意图

(四)后整理

对非织造布进行类似传统织物的后整理工艺,可改变其结构特征,以增加花色品种,改善外观或提高质量与使用性能。常用的有收缩、柔软、轧光、开孔、开缝、剖层、磨光、磨绒、涂层、静电植绒、印花、染色以及其他特殊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