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表现
1.第一批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暨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2010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对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调查报告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一个结果评价的研究系统。相比于2009年的报告, 2010年的报告在专题调查了上新增了失业与专业预警、就业弱视群体等模块。
根据麦可思公司连续三年对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调查,高职毕业生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以及薪金都不低。麦可思公司调查了2006届、2007届和2008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三年累计有效问卷50万份以上。其中“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样本数总共约6.4万份,分别覆盖97所示范性高职院校、1591所非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高职分校。
就业率和薪资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指标。根据麦可思公司对2006、2007和2008三届大学毕业生的连续调查,这两个指标的变动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由这两个图可以清晰看出,2007届大学毕业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就业状况最好。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虽然相对于2007届有所下滑,但都没有跌破2006届的水平,月薪仍然高于2006届。
图11-1 2006、2007、2008三届各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非失业率三年趋势(毕业半年后)
数据来源:麦可思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金融危机下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就业率与2007届相比持平,月薪下滑幅度最小;尤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比高职高专的整体就业率都较高,其中2006届高1个百分点,2007届高3个百分点,2008届高2个百分点。这一点表明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就业状况基本处于相对优势的稳定发展过程中。
从表11数据看来,示范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是优于非示范性院校的。
表11-1 2008届示范高职与非示范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指标对比
数据来源:麦可思2008届大学生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
08年金融海啸的影响蔓延至09年,世界经济危机形式越来越严峻,各地裁员风暴愈演愈烈,09年中国的就业形式相当严峻。据统计,09年有700万左右的应、往届毕业生。如此庞大的就业团队,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加之被裁下来的精英,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在同样的经济形势下高职就业率提高较快,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91.2%、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为87.4%,就业率涨幅分别较2008届高了1.7个、1.1个、0.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涨幅明显高于本科院校。
图11-2 2007~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月薪
从薪资来看,与2008届相比,2009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月薪均有较显著的增长,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月薪增长最多。2009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分别为2756元、2241元、1890元,较2008届分别上升8%、10%、15%,均有明显的增长;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月薪增长最多、幅度最大。而与2007届“211”院校(2949元)、非“211”本科院校(2282元)毕业生半年后月薪相比,2009届仍然较低,仅高职高专明显高于2007届(1735元)。
在就业率不断提高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成绩更加突出。经过三年的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传统学科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88.1%)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87.4%),高于非示范院校(84.3%)。据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3周年成果展示会上的数据显示,09年示范建设院校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6%。
麦可思调查研究发现,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非失业率约为91.2%,比2008届(90.1%)高了1.1个百分点,这一增长来源于读研而非就业,比2007届(93.5%)低了2.3个百分点。
2009届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7.4%,与2008届(87.3%)基本持平,比2007届(90.4%)低了3个百分点。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比2008届(83.5%)高了1.7个百分点,比2007届(84.1%)高了1.1个百分点。连续四年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非“211”本科差距缩小,百分点差距从2006届到2009届分别为7.2、6.3、3.8和2.2,在同样的经济形势下高职就业率提高较快。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88.1%)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87.4%),高于非示范院校(84.3%)。
该蓝皮书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的表现,彰显了近年来国家对促进高职高专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前瞻性,也肯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改革的成功定位,更凸现了中国高职高专教育建设的巨大进步。
2.大学生创业调查
(1)现状
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他们可以选择的,或许不只是进入一个差强人意的工作单位,解决“就业”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摒弃了竞争激烈的就业带来的压力,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开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分析“就业”与“创业”这两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的两种生存方式,它们各自在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心里占据怎样一个地位?创业到底难不难?
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自主创业高职远高于本科。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2%,与2008届(1.0%)相比略有上升,与2007届(1.2%)持平。2007届、2008届、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1.6%、1.36%、1.6%,远远高于“211”院校的0.5%、0.54%、0.4%,和非“211”本科院校的0.8%、0.73%、0.8%。
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是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是艺术设计专业,高职高专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在个人服务和销售行业,主要为销售职业,自己当老板的比例占首位,即职业为总经理和日常主管。
该蓝皮书指出,自主创业者的创业理想是创业最重要的动力(本科44%、高职高专48%),这与2008届相近(本科41%、高职高专48%)。因找不到工作才创业的2009届毕业生比例为10~15%,因而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
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占80%以上,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极少,以上均与2008届相同。所以,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该蓝皮书据此分析认为,2009年开始的政府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助并没有实际增加,资助政策未见效果。
(2)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启动资金:除了家庭资助,绝大部分创业大学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积攒下来部分资金,但创业初期的花销,经常会远远超支。
②缺乏市场经营经验:大学生有激情、有抱负,但在实战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很可能会因“纸上谈兵”而败北。
③心理承受能力弱: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校生活,相对风平浪静少有挫折,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者们也普遍比较脆弱。其实无论何种创业都会有风险,创业的同时即应该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能够经得起市场的锤炼。
④创新能力不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很多大学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后的表象,不顾时间、地点的差异,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自己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步他人后尘。
⑤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创业项目和自己所学专业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学知识资源的浪费,又是对创业时机的延误。
(3)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误区
大学生创业不成功主要是自己准备不足,对市场认识盲目。创业要摆正心态,用什么心态来创业是最重要的。有的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成熟度不够,停留在“纸上谈兵”状态。创业者对产品或项目未做深入的市场调查,而只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而这种推断往往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而且容易有以下几种误区:
①跟家长要创业钱:大学生几乎都有创业愿望,但用什么心态创业最重要,虽然创业有政府扶持,但创业的道路还是要大学生自己去走。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需要自己去认识客户、去开拓市场。创业要有吃苦的决心,不是投机,而是要做最艰苦的准备、最坏的打算。建议大学生创业最好别用家长的钱。家长辛苦将孩子养大,供其上大学,花费巨大。孩子大学毕业后却还要伸手跟家长要钱创业,这说不过去。大学生最好自己打工赚钱创业,这样既积累一部分起步资金,也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加上政府扶持,再去创业。
②高高在上不干活:大学生创业要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关。大学生在刚创业起步时,可以先办个小公司学习一年半载的,了解财务怎么做、员工管理怎么做,不要好高骛远。项目要选择好,大学生自己要亲自去市场调研。有的大学生创业,开办公司后,只有两三个人,自己也要自称CEO,高高在上不干活,所有事情都让别人去干,缺少吃苦精神是不行的。
③指望别人管理推销:大学生创业失败主要是主观原因,即自己准备不足,对市场认识盲目,风险意识不够,创业者不研究自身实力与市场风险,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缺乏理性、全面的评估。政府虽然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项目指导,但政府不能帮助大学生推销产品、管理公司,这些都需要大学生自己来做。有的大学生管理、推广能力不足,创业失败多是因为自己企业内部管理上出现问题。(www.xing528.com)
④过于自信,急于求成:自以为对社会对市场了解甚多,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而且规划做得很大,计划很有吸引力,却不注重细节方面,从而导致创业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这样的话一旦事情未按自己设想般顺利,便容易失去信心。
此外,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有意创业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礼节,说话方式、言行举止表现不佳,部分创业者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没有问题,急于求成;还有一部分创业者思路不清楚,定位不准确,对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都不知道。
3.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同专业本科生比较优劣势分析
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明确了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组成的基础上,还应理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把握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当中的优势方面,通过教育改革、就业指导、加强自身素质培养等多种手段提高、弥补竞争力中的缺欠,真正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从而达到培养或成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标。
高职学生与同专业本科生比较主要有以下区别:
(1)专业技能方面,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高职毕业生在高职院校中产学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示范性高职院校得到了国家较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学院强调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完善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选用“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这些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他们了解所教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把最新的信息和动态带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当前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这使学生在职前即已接受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获得了大量的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均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中的有力优势。然而,这些方面的优势正逐渐进入部分高校的视线,这些院校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等途径正逐步加强毕业生专业技术方面的欠缺,对高职毕业生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2)就业心理方面。高职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务实,危机意识强,求职定位合理。他们向上发展(考研、专升本等)的困难较大,这是由于他们基础薄弱所决定的。高职生大多在入学之初就意识到将来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从而提前做了一系列准备,如培养一技之长,在校外打工等。由于高职生技术应用性强,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高职生在职场也吃香。而且,高职生“双证”在手,为求职也添了砝码。
(3)与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专科文凭明显属于“弱势文凭”。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晓浩对这种形势分析认为: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信号作用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对此,高职高专学生首先就处于了被动地位。有学生一言蔽之:“就业市场遵循的法则永远是争夺重点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本科、研究生人才,出身寒微的高职高专学生只能遭受使他们倍感寒心的冷遇。”
(4)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低于高校学生,另外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要求不高,造成高职毕业生在毕业求职过程无法提供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证书等级明显低于高校本科毕业生,使得该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然而这种劣势并不是不可挽回,通过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这种劣势是完全可以得到改进、扭转的。
综上所述,与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较,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劣势和威胁,毕业生只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认清自身的不足,积极弥补和完善,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社会职业岗位对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蔡元培先生在其《教育独立议》中所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
1.基础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高职院校学生进入不同行业的通行证,只有取得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才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准入资格。高职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本科层次人才,他们在理论方面低于大学本科,但偏重于实践和应用,是一种既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他们既不同于重理论而常常忽视实际动手能力的一般大学毕业生,也不同于只熟悉操作但缺乏理论知识的技术工人,是工程研究和工程设计人员与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技术工人之间的人才层。他们是一种能把各种构思和设计变成现实,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桥梁式”的中高级技术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应试行“广基础、宽平台、活模块、强技能”的教育模式,以及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要在学生学习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尽力给学生构建宽阔的专业基础平台,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素质。但是在学院里学习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应用当中远远不够。因此当前高职教育理论界也有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目的就在加强学生的知识贯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融合。高职大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无法克服落后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这就形成了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大量引进社会不同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有意识地加强院校和社会的结合,加大知识更新力度,强化知识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将理论最前沿的各个学科教授、专家与实践最前沿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完美结合,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具体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应采取灵活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理论够用即可,引入项目教育模式,教学结构模块化,给项目化教学提供理论支持;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结构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学环节和学管环节的对接。
2.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别的重要方面,亦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所决定的。在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为专业(技术)课程的不定期开发研究,主动适应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岗位(职业群)技能要求研究,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教研改革,实训实验实习改革。同时要主动跟进社会劳动就业的新要求,注重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业资格认证意识、社会实践意识、专业从业经验(经历)以及一定的行业资讯知识。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技术)来源于大批“双师型”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资格认证是通过用人单位和就业的行业进行评判。推行“两证”对高职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就业前提条件。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已经不是单纯的专业学习要求,而是用人单位和社会“招之即来、来则能用”的岗位要求。
因此,对本专业学生面向的岗位(职业群)职责及相关岗位职责的描述进行研究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自我完善设计方案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人认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但行业的推进也不可忽视。学院和企业的合作一般是实习基地、活动中心等形式,只是对大多数学生共同的需求做了一些尝试,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一般企业的人员招聘不可能是在同一时间或时期内对同质性很高的人员大批量的引进,那么如何在同一时间内或短期内安排好大批学生的就业问题,学院和行业的结合无疑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就是说在投资办基地的事业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高职大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培养方面,学院应加强社会教师的聘用力度,结合社会实践需要,在教授团之外可以建立自己的专家团,如技师团、高工团、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团队,为我们学院学生提供坚强实践经验后盾。避免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是普通员工的偏见,尽量缩短毕业生从生产一线到技术管理岗位的过渡时间。
3.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时代的劳动者应具备哪些能力呢? (1)劳动分工出现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劳动者应具备跨岗位的能力。 (2)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劳动者应具备跨职业的能力。 (3)信息社会使一次学习向终生学习迁延,劳动者应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4)竞争机制使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迁移,劳动者应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职业能力层次可分为两部分:基本职业能力(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基本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亦称从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指的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专业能力是基础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本职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指的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活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指的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社会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产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即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由于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又被称为关键能力。
4.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状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一些。
相对研究型学院来讲,高职院校的生源综合素质比较低,学生正处在心理成熟期,甚至还没有心理准备就进人到了职业学院学习,对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要么沾沾自喜以天之骄子自居,要么神情沮丧悲观失落。因此职业教育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首要任务。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包括个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在职发展空间、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其基础是就业,关键是创新发展,目标是职业生涯管理规划。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应注重三个“引入”:一是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岗前培训;二是引入职业培训精英人才,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社会保险机构的公共课培训对每一个学生来讲,都可以学到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语言技巧、推销自己、推销产品等很多实用的技巧;三是引入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高级蓝领人才、白领人才、甚至金领人才,用生动和具体的事例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比如每一个成功人士的发展之路,都会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示范性高职院校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缓解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品质
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向,我们要在做好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就业体制等方面的同时,注意加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2.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人才的层次、内涵不断变化,日益丰富, “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就业能力和“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的价值观,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就业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1)以就业能力为主体、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求职就业是职业人才进入社会或者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社会需要什么人,用人单位重什么?是职业人才就业竞争的关键。招聘单位除了重视学历和专业等硬件条件外,更重视“就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两大类。
(2)就业能力和价值观是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和依托。如今,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往往要求招聘对象有一定工作经验,不太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除了招聘单位的就业歧视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责任感”、“与人协作的精神”等。2005年《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书出版,该书实录了11位老板CEO、人事干部所叙述的辞退应届毕业生的缘由,表达了这些老总们“恨铁不成钢”的懊丧和无奈的感叹。这些被用人单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辞退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是因为专业能力不达标,恰恰是“怀揣高贵文凭”, “技术层面上一流”,而其根本原因是“根本不了解工作的意义,更别提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 “常常心浮气躁,把‘踏实、努力、谦虚、耐心’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忘诸脑后”; “没有创新精神和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协调性弱,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有时不单单是人际关系极差,在工作中也必将缺乏必要的热情,不能融于社会”; “对单位的选择、职业的适应性以及求职于该单位的目的、动机等问题茫然不晓”等。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培养的人才专业对路,但不少毕业生核心能力弱,价值观错位,在职业起步阶段就遭受失败。这从反面也印证出:职业发展,价值观是动力、是根本,职业核心能力是基本依托;职业的核心能力和价值观在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就业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是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依靠什么才能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曾是比尔·盖茨七个高层智囊之一,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提供了自己很好的答案。2005年,他写了一本在大学生和职场人士中十分抢手的书《做最好的自己》,这位让中国大学生着实崇拜的“科技骄子”,以自己人生的经历和事业成功的事实,介绍了追寻多元化成功,做“最好的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他认为,人生成功在于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这六种行为方式来源于六种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勇气、自信、自省、积极、同理心和胸怀。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又来源于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他认为,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环环相连,构成了一个以诚信价值观为核心的“成功同心圆”。
3.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重申了一个原则: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感受能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5—2006)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为了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未来的教育发展应该是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圭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扩充人的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让每一个职业人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能幸福地生活。人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行动自由,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单纯培养岗位的动手技能显然不够,更要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