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就业能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突破模式

高职就业能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突破模式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过于强调个体的就业能力是不恰当的,他们认为在就业制度中组织和政府负有重要的责任。

高职就业能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突破模式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1.什么是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Emp1oyability)的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国外,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很早就出现了。但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ILO, 2000);英国教育与就业部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Df EE,2000);西方学者Fuguate(2001)认为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学者Brown(2001)则认为,就业能力是找到并保持不同就业的相对机会。

研究团体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就业能力加以理解,总的说来,就业能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方面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就业能力概念,一部分学者强调个体为了获得并保持工作所需的资质,他们在概念的阐述中主要涉及个体。如Harnmnods (1998)认为就业能力就是说雇员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负有的责任,对自身工作的保持和寻求新职负有的责任。就业能力是个体为适应雇主或顾客的变化的需要而具备的资格或竞争能力,以及在工作中释放激情和潜力的能力(CBI,1998)。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过于强调个体的就业能力是不恰当的,他们认为在就业制度中组织和政府负有重要的责任。Robinson(1997)认为,过于强调个体的不足对减少失业是不利的。Niaec(1998)认为提高就业能力应该是个体、组织和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是以技能为核心的就业能力概念, HMTreasury(1997)认为就业能力是确保个体在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得到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强调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如诚信、适应性和技术等。有的研究者根据雇主的需求来定义技能,Jaoe(1997)认为就业能力使个体满足雇主(潜在的和现实的)需要(适当性)和开展有效的求职的能力。然而,这些概念只是对就业能力做出了部分的解释。人们拥有的技能以及他们运用技能的方式只是他们获得并持续成功就业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组织如何表达他们的需求,劳动力本身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影响着就业能力。因此,就业能力是个体与物理环境的函数,其中的一些变量是给定不变的(如年龄、性别、种族),而另一些是变化的,如生活的地点等。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能够满足组织需要,进入并且保持职业的能力和特质,受到个体的环境、求职的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美国教育与就业部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是能使劳动力在人才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就业能力不单单是指狭义的个体所具备的实现就业的能力,它还应该包括保持工作、更换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说到底,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想能力、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应聘能力等诸多素养。因此,就业力可以定义为经由学习而得到的个人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

2.就业能力的构成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就业能力具体包括一些什么能力,至今研究仍没有定论。有的认为,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也有的认为,使个体顺利就业应具有五个要素,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人际关系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的广阔的视野。还有的研究认为,就业能力的关键项目包括责任感,找工作和得到工作的技能,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和安全习惯、个人特质等。根据个人的理解,笔者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1.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内涵(www.xing528.com)

我们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特质,如自信,情商,适应力,学习的意愿和反应力等,这些有利于就业的个人特质与态度; (2)核心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 (3)毕业生特色,准确地说是指在校园文化理念、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毕业生特色,在目前供大于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校的声望和办学特色,特别是毕业生特色。归纳起来,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总的要求就是要“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特色发展”。

2.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特征

(1)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高技能人才诸能力中最本质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特征。高技能人才熟悉和适应现场工作环境、工作规则以及工作的协调合理性,熟练掌握岗位群通用的基本技能、有专业背景的专门技能以及某些特殊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能完成技术比较复杂或非常规性的工作,并能运用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或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排解操作中的技术故障;对生产中较关键的技艺难题、实操难题敢于负责、敢于决策并能独立有效地加以解决,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现场对初、中级技术工人能发挥骨干带头、攻关中坚、质量把关、指导培训作用。

(2)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即应该成为“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或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也是高技能人才与其他技能人才的区别所在。现代设备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中、高端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更加高超的动手能力,这种动手能力不再是传统的“手艺”、 “绝活”,而是利用心智技能的创造性活动,是现代技术和经验技术的整合、动手和动脑能力的整合。对发生在现场的技术难题和非常规突发事故或故障的处理,更多地发挥知识、技术和心智技能的作用。在工艺革新、装备改造、引进技术和发明创造中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能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相适应,就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技能、产学研的高度结合。

(3)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比较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建立在新型高等教育层面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崭新平台上,并与国际人才平台相接轨。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和操作国际上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实现对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的追踪。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对成熟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规范要培养学生用得活、用得新、用得好,同时要及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培训,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4)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较强的现场适应能力, “一专多能”,在培养规格上体现复合性。除了精通和掌握本专业岗位群主要工种、不同设备的操作技能外,对相关专业工种的知识和技术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运用交叉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学机械的要懂电工与电子,学环境保护的要懂生物技术,学管理的要懂国际贸易,学护理的要懂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等。这是高技能人才适应现代化企业高效率生产的需要。高职教育要在课程、专业方向上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设置复合型专业或“一专多辅”也是很好的办法。

(5)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艰苦创业的意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立志岗位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意识。高技能人才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工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立足平凡岗位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惜克服重重困难,去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