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模式

高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模式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谈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即探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更好、更快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只有发展水平、发展特色不同的学生,没有所谓的差生和后进生。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不重视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而是要传授得更好、学习得更好。从素质教育的思想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善的统一。

高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模式

在这里,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来谈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即探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更好、更快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树立良好的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可以概括为主体性、整体性、全面性、个体性和长效性等方面。

1.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师要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心理构建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得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主动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二是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主动求助老师;三是有着积极的情绪状态,兴趣浓厚。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灵活,记忆快速,想象丰富,头脑清晰,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相反,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将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

2.整体性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着开发不尽的潜能,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素质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优势和不足,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特色。引导学生在学习、各种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生存环境状况、个人经验、能力和素质的当前发展水平等,从提高每一个学生生命发展质量的高度出发找出帮助其发展的最佳教育方案。

3.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素质结构。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分析。

4.个体性

素质教育认为,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是独特的,必须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最有效的教育培养。在素质教育中只有发展水平、发展特色不同的学生,没有所谓的差生和后进生。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成绩好,但语文较差;另一个学生语文成绩好,但数学不行,两个都是好学生,只是特色、优势不同而已,不应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而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有的学生学习快,成绩好,是好学生;有的学习慢,成绩差,但动手能力强,也是好学生;还有的学生品德高尚,亦是好学生。总之,要从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努力发现学生的天然优势,努力强化、发展学生的优势。同时要帮助学生把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把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统一起来。

5.长效性

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而不是只对学生的一时负责,只对考试负责。要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作用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把学生的当前发展与终生发展结合起来。

二、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相应知识(包括经验)的武装,不可能内化、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质,不可能有效提升素质水平。而且,一个人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也是评价其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不重视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而是要传授得更好、学习得更好。素质教育所反对的是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其强调引导、启发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努力把握知识的精神实质,并进一步内化、升华为心理品质。知识包涵着丰富的智慧,但在形式上却是比较简单、呆板的,是一些现成的结论。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感受、探究和体验知识内容的精神实质及其蕴含的智慧、科学人文精神,从而获得更深刻的领悟。而我们现在的一些课堂教学,往往停留在展现和理解教材中的现成结论上,这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素质教育要求给学生传授比较全面的知识,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当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把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要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渗透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是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人进行实践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因此,培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人人都要培养的,特殊能力则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和侧重。对高职大学生来讲,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决定了其能否胜任工作的需要,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并不等于知识和能力,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其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素质是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的“神”,就是素质的体现。现实生活也反复证明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或者说只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不能被称为完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看,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也不是素质教育。只有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并且特别注重素质提高的教育才是完善的教育。所以,进行素质教育就要更加注意渗透性教育、养成性教育、探究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和升华过程,更加注重实践,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和提升,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素质教育的思想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善的统一。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而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主要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既能帮助解决如何做事,更有助于学会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内化过程,把握内化的规律,提高内化的效率和效果。内化,是一个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是一个心理构建活动过程,是一个认识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心理品质形成、锤炼、巩固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和意志过程,一般由知、情、意、行4个环节组成。在学习知识、总结经验的同时,要重视兴趣引导、情感陶冶、精神激励、智慧感悟、方法启迪、观念确立、意志磨炼、行为检验,还要在广泛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加深体验,获得新的领悟,深化对知识精神实质的认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化,往往也不是在一次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有一个反复的、系统的提高过程。我们大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某一部分新知识,通过努力学习,独立思考,终于弄懂了,甚至以为精通了,可是一遇到新的具体问题,运用这些知识时,又糊涂了,这才发现原来并没有真正弄懂,只有经历了问题——解决——新问题——又解决——更新问题——再解决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真正弄懂。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促使学生内化的情境和条件,明确内化的目标要求,千万不能停留在“懂得”上。怎样衡量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否已经内化,以及内化的水平和质量呢?从目标上看,就看知识是否已经转化为由理念、规律等组成的心理结构系统及相应的心理品质,是否转化为自己的眼光,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武器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从过程上讲,就看是否经历了一个知、情、意、行的完整过程,经历了感受、探究、体验、领悟和创造的完整过程,学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掌握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简略的概括;从要求上讲,就看是否理解深透,把握实质,操作熟练,运用灵活,反应自动。所谓反应自动是指在知识和问题之间建立起了自动化联系,一遇到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能在头脑里自动发生反应,找到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知识,通过问题与知识的沟通从而解决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步骤,通过一步一步的推演运算从而解决问题。当然,就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而言,只有一部分是需要内化并升华为相应的心理结构系统和心理品质的,这主要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部分则是不需要内化的,学生只要了解懂得,需要的时候可以运用就行。例如,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内化的是建立依法、守法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的基本精神等,至于具体的法律条文,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只要有所了解就行。因此,必须精选教学内容,在需要内化的部分狠下工夫,帮助学生掌握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去统领知识的本领,同时学会查找知识的方法。

关于内化的规律,根据笔者自身的体会,可以归纳出以下7个方面:

1.独立性

任何人对知识的内化都是一个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感受、探究、体验、领悟,通过独立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完成。虽然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找资料来帮助内化,但都不能代替独立的心理构建活动。

2.过程性

内化既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特别是对于那些适用范围广、普遍性高的理论,要真正弄懂、弄通需要的时间更长,不但需要反复学习和独立思考,而且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注意过程的完整性,千万不要在基本弄懂、弄通的时候就放手,导致前功尽弃,要牢记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www.xing528.com)

3.层次性

内化是分层次的,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再到深化层次,形成一个向上攀登的螺旋结构,对于那些最基础的内容,要追求达到较高层次乃至深化层次。

4.构造性

内化不是孤立地把部分知识学懂、弄通,而是要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构建活动,构建到原有的心理结构系统中去,或者改进、完善原有的心理结构系统,形成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强的新系统。

5.实践性

只有广泛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方法,积累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探究、抽象、预测、推理、反思等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自己也要主动进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积累直接经验,对操作性强的学科,还应积累操作经验,以促进知识的内化。

6.创造性

内化不是要把知识在头脑中复制,而是要在学习、把握知识精神实质的同时,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要对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要有主见,要寻求新的方法,从而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把接受和超越结合起来。

7.关于内化的动力

内化需要动力,动力越大,效果越好。内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的精神需要,来自于兴趣爱好,来自于学习目标的激励,来自于强烈的求知欲望,来自于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因此,要不断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不断增强内化的动力。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的素质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4大部分,这些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融合,并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人的发展决定于素质总量及其组合结构,以及各部分素质协调的程度,是多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注重各部分素质的协调发展,形成优化的组织结构,从而产生最佳的整体功能。

在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灵魂,思想道德素质要解决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的行为规范的问题,是要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解决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以及自身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虽然人的素质是千差万别的,但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人都必须具备的,否则不但算不上人才,连合格的公民都不是。所以素质教育特别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即德育,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知识学习有欠缺以后还可设法弥补,而如果思想道德素质出了问题,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人生道路。德育不同于智育,不能简单用掌握多少知识来进行评价和衡量,其培养途径是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锻炼,在严峻的环境里接受考验。由于在正常情况下,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水平难以显现出来,又容易使人产生发展较好,没有什么问题的自我感觉,从而容易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要努力研究德育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德育教学,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的内化过程更加复杂。

智育学习的是科学知识,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用不用的问题,还涉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及情绪体验,如对自然、知识的热爱,对智慧的钟情,对独立思考的喜爱等。德育不但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还要解决可行不可行、坚定不坚定的问题,即要解决抗干扰、抗诱惑的问题。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把科学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和基本的道德准则变成内在的精神需要;德育目标的实现不能只靠课堂讲授,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来达成;要多开设德育活动课、素质拓展训练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和磨炼;要改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旧三中心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要把德育要求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里,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全部生活中;要把家庭、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发挥合力作用;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加强自我修养,学会反思,学会听取不同意见;要学习中华民族重视思想修养、善于自我反省的优良传统,发扬“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慎其独”的精神,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经常化、生活化。

文化素质主要指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地理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人文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建立不起来的,它们必须建立在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之上,即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必须以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为基础。就一个人才而言,离开文化素质这个基础,其思想道德素质就失去了根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文化基础,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可以说,文化基础愈厚实,专业知识就能学得愈精深。有位科学家说过:“一个人在科学上能达到的高度决定于他年轻时基础的厚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人不愿扎扎实实打文化基础,只想快点学好专业,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要加强人文教育,要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渗透到专业实践中。

文化素质也是培养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往往能更好地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能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专业素质是学生服务社会的特殊本领,是学生今后就业创业、选择工作的主要依据。任何人的一生总是要在某个或某几个专业岗位上工作的,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就难以胜任专业岗位要求。专业素质差的人,从参加工作到胜任工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这是许多用人单位所不愿意的。为缩短过渡期,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对高职大学生来说,就是要培养职业素质,关于这一点,将在第四节中详细分析。在学习阶段,也不应对专业素质提出过高要求,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应该在今后的专业工作中完成,它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工作锻炼和实践经验积累。

身体心理素质是学生提高自我发展水平,提升人生价值,获得事业成功的有力保证。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心理问题的产生显现出低龄化、高发生率以及向高文化群体倾斜的3大特征。没有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作为保证,也就不可能有健康、全面的成长。因此,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既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快,竞争激烈,社会的竞争首先是心态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素质,就难以在竞争中取胜。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如独立性、开拓性、能接受与理解新事物、敢于竞争、敢于创新等,正如联合国有关专家指出的:“进入新世纪,必须拥有3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而这第三本护照,即要有较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因此,要加强身体心理素质培养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自身心理活动的特点,自觉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其次要培养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发展;再次,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要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和竞争合作意识,不怕竞争、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善于协调,勇于迎接困难和压力、风险与挑战,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并不断把挫折和失败转化为成功。在现代社会,团结合作已成为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的道德规范和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善于与人合作共事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增强团结合作意识,要从日常学习和生活做起。同学之间应经常交流思想,互帮互学,学会正确地争、可敬地让、诚心地帮、虚心地学,在合作共事中体验合作的愉快,感受合作的意义。

心理素质的提高只能靠自我修养和实践磨炼,要把艰苦的环境、挑战性的任务都当成是培养心理素质的资源。骄阳似火、数九寒冬都要坚持学习和锻炼,越是困难,越是艰苦,越要铆足劲来干。平时需严格要求自己,从一条条经过努力就能做到的要求做起,例如要求自己具有不做就不做,做就认真做好的品格和习惯;信守承诺,承诺了就要做到的品格和习惯;遇事先弄清实际情况,先问个为什么的习惯等。通过天长日久的磨炼,使自己更坚定,更坚强,更坚韧。

目前,大学校园流行的一个词就是“郁闷”。考试没考好,郁闷;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好,情绪低落,郁闷;选举干部没有成功,郁闷;毕业找不到工作,郁闷等。如果这种郁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和释放,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调整心态,拥有心理健康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医治心理疾病,调整心态,时间和空间是良好的止痛剂,要开阔生活空间,充实生活内容,学会忍耐,学会忘记,生活才有阳光和欢乐。在自我调节难以奏效时,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接受外界的帮助,找自己最信任的人,包括老师和同学倾诉,让情绪、闷气得到释放,吸收新思路、新想法,从而有效化解心理矛盾,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都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优化的组织结构,做到素质全面,特色突出,从而发挥最佳整体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