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素质
从词义上讲,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或品质。后来在心理学中定义了比较严格的素质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征,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结构、机能特性、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特性等。这种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也包括胎儿在母体内受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某些非遗传性的特征。后来素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突破的充实。从外延看,素质概念已不限用于个体上,还可用在群体上,例如,我们可以说公民素质、职工素质等,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组织上,如企业素质等。在内涵方面,教育上所说的素质主要指个体经学习获得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品质。至于如何准确地定义教育上的素质概念,目前有着不同的认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比较权威的3种看法。
一种是由教育部原副总长周远清同志在题为《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篇文章中提及(该文登载在2000年4月5日的《光明日报》),文中指出:“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这一界定对于人才培养来讲,至少有以下3方面的意义:
第一,作为心理品质,这里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能够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第二,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做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备必然性和目的性,但只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它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因此,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因而,也有专家将素质概括为人对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身的态度。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素质的相对稳定性就断言素质一旦形成就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言,素质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因而它又会在外界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有时可能是质的变化。从这一意义而言,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加深层次的,提高素质的过程也更加复杂。
以上就是周清远同志关于素质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把素质定义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但是这种品质应该是一定的心理结构系统的品质,不能脱离心理结构系统孤立存在。
为了进一步推进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的课题组(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他们对素质概念的定义是:“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人的发展是多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个体所具有的素质总量与水平状态,不同素质的组合结构及和谐度的不同反映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其生存状态、成长路径,决定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强弱。”
这里把素质定义为一个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而不是单纯指心理品质。这是关于素质概念的更完整的定义。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和副校长柳海民教授在《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一文中指出(该文登载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永恒的,但具体内涵则应该是发展的。素质,从其总体构成看,应该包括自然性的素质(如先天的遗传)、通识性(普遍的)的素质(如社会公德)、专业性的素质(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中所使用的“素质”一词,其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了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学识特征主要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特征主要是指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智慧,智慧的基础是演绎思维与归纳思想两种思维方法的交融;品质特征主要是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个人品位。这里,史宁中教授把素质定义为通过教育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特别是他们提出了把“双基”改为“四基”,把“双能”改为“四能”,对我们理解素质的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很有启发。 “双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是我们在过去一直强调的, “四基”则是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思想是指一门学科的主线或一门学科内容的体系结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好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必要的,但在讲好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让学生清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蕴涵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身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来说,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与实践的经验。
所谓“双能”是指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一直强调培养的。 “四能”则是在“双能”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求了未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要在未知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要高。
对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经,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知识。这种发现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可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分缕析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概括问题。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以上介绍了3种关于素质的阐释。3种阐释在实质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分析的角度略有不同,在第一、第二种阐释中,只有简练的概括说明,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而要真正掌握素质概念,必须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为了引导大家进一步研究,根据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我们认为: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在个体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中,以及主动思考并探索的基础上,由个体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及动手操作的技能,通过个体的构建活动后内化、升华而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系统及其品质。(www.xing528.com)
这一定义与前述的第二种定义实质上是一致的,即认为素质是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系统及其品质。但这一定义也有以下两大特点:一是强调了个体实践经验、主动思考以及动手操作技能在素质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个体不是被动地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素质的,而是主动参与的,其主动性的高低对素质发展的影响极大。只有自己才是培养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强调了要通过个体的心理构建活动使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得以内化和升华,才能形成和发展素质。培养提高素质就要在心理构建活动上下功夫,只有通过心理构建活动,才能形成心理结构,因此要研究心理构建活动的规律,提高心理构建活动的效率,促进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更快、更好地内化和升华。
根据上述定义,素质实质上就是个体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系统及其品质。身心组织结构系统包括身体结构系统和心理结构系统,心理结构系统又包括认知结构系统、组图结构系统和修改结构系统。认知系统是在知识、经验内化后形成的认识系统,包括信仰、信念、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社会意识、自身意识、专业意识等。能力结构系统是生活经验与操作技能内化后形成的,又与认知系统紧密联系。个性结构系统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爱好等。这里所说的心理品质是广义的,既有认识和智力方面的也有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个性方面的;既有文化专业方面的也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既有观念、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操作方面的等。例如信仰、信念的正确性、坚定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性、深刻性和坚定性,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的正确性等。从认知和智力方面来看,如观察的全面性、细致性和准确性,记忆的牢固性和准确性,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新颖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清晰性和创造性等。从个性方面看,如兴趣的广泛性、专注性和持久性,情感的丰富性、强烈性和高尚性,意志的性和耐受性,以及性格的坚强性、包容性和适应性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素质的具体方面。正因为如此,素质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
二、素质的特征
素质的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5个统一,即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自解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1.素质是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
人的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因而不是先天遗传因素。但先天遗传因素是人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实践则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人的素质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是可以自觉主动的培养、造就和提高的。但另一方面,如果缺乏遗传因素这个物质基础,要形成和发展素质也是不可能的,因而素质是遗传性和习得性的统一,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统一。这里还要强调,虽然生理因素更多地决定于先天遗传,但环境影响和教育对促进生理因素发展同样重要。例如脑细胞活动的强度和效率,神经联系的速度等都是可以在后天适当刺激的作用下,特别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教育训练的作用下得到高度发展的。湖南卫视开辟了一个栏目——“谁是英雄”,从全国各地来的许多人的精彩表演确实令人惊叹,让人大开眼界,很多动作的难度超出想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非专业演员,而是利用业余时间,经过长期训练,练成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惊人功夫,把人的身体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既然通过训练能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如此惊人的发展,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更好的教育培养使我们的智能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呢?关键在于要弄清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规律,找出更好的教育学习的方法,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培养提高自身素质。
2.素质是自解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自然属性主要指人的身体结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生理特征,社会属性则主要指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人的素质是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在社会文化的作用下被培养、发展起来的,素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素质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由于素质是人的身心组织结构系统及其品质,是知识经验内化升华的结果,素质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因而具有稳定性,但身心组织结构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不变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由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神经联系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网络系统,是一个不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产生新的信息的发展系统,每一次新的学习,都会为这个系统增添新的组元和联系,都会对原有系统产生或多或少的改进和变革,素质也就会有相应的扩充和发展,因而人的素质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人的心理结构系统是一种能够不断自我创新的发展系统。这种创新,既来自内部的激发,也来自外部的激发。心理结构系统在内容上表现为一定的知识经验结构,也叫认知结构,这种结构是处于动态中的,它有动力源,就是人的精神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之下,它总处在不停的运动中,总在寻求各部分知识经验间的更本质的联系,总在寻求知识经验中隐含的更加深层次的规律,一旦找到了这种联系或规律,认识就会发生一次飞跃,一次突破,也就是一次自我创新。这种突破,往往以某种顿悟的形式出现,心理结构系统也随之进一步优化。
在外界信息的触发下,在实践活动的激发下,心理结构系统也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这种发展,往往采取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系统的扩展与融合,表现为对新信息、新知识的吸收,新的联系、新的网络的建立,与原有结构系统的协调配合和融合,从而使原有系统更加充实和完善。另一种方式是对原有心理联系的否定和更新,对原有心理结构的改建、重组,使之更正确,功能更强。可以说,任何人都会存在认识误区,都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进行改进和更新。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科学问题上也有过错误的认识,他曾断言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能从原子中获取能量。所以,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心理结构系统进行改进和更新,在当前科技、社会、经济都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跟不上形势,就会落伍,甚至会被淘汰。高素质人才没有终身制,培养、提高素质不能在短期进行,需要毕生的努力。
4.人的素质是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人的素质是内在的,因而素质具有潜在性,但人的素质又一定会通过人的言行表现出来。我们是根据人的现实表现来判断、评价人的素质的,因而素质也具有现实性。素质的相对稳定性使素质能相对持久地影响人对待外界事物和自身的认识和态度,左右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左右人进行活动的效率。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人的言行,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间接地了解、判断、评价人的素质。由于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对人的素质的认识就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察,有时甚至需要经过长期的考察,才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的素质。有的人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对这种人的了解相对容易一些;有的人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对这种人的了解就相对困难一些。对教育来讲,就是要找到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素质的办法,从而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现在不少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既要笔试,又要面试,笔试能较好地了解一个人掌握知识、分析问题的情况,而面试往往能更好地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素质发展水平。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是世界最有名的科研机构之一,它培养了许多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它在招收研究生时也有笔试,但笔试的成绩只作为参考,录不录取主要取决于专家组对考生进行的半天面试。在面试中专家们往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属于考生所报考的专业范畴,专家们就是根据这样的面试,来了解、判断考生的综合素质并决定其是否被录取。当然,通过一次笔试和面试想要准确而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很困难的,因此,用人单位往往还规定了一定的试用期,以进一步考察所招聘的人能否胜任工作。
5.人的素质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之中,社会、群体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个体素质中包含了社会、群体中一些共性的内容,特别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往往使个体素质融入了这些成分,因而个体素质都有共性。但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社会经历的不同,每个人素质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素质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独特性,不应也绝不可能强求一致。只有根据每一个人的素质的独特性来培养发展其素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是培养和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规律。2004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曾经采访过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当记者问陈教授年轻时为什么选择数学这个艰深的专业时,陈教授回答得非常深刻、中肯。他说:“我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道我哪些地方不行。我年轻时体育不行,跑步还跑不过女同学,跑百米要20秒;我音乐也不行,听明日歌分不出好坏,再好听的歌我也觉得吵得很。但我对数学很有兴趣,所以就选择数学。”陈教授的话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任何人的素质发展水平都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有长、有短,有优、有劣,在某些方面有优势,发展就快一些,好一些,在另一些方面没有优势,发展就困难一些,差一些。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重点放在自己的优势方面,而不是劣势方面,对劣势方面的发展要适当降低要求。人的素质发展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可能各方面的发展比较均衡,有的人各方面发展差别就大一些,还有的人各方面发展差别很大。而且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差别大一些的人在其优势方面往往更突出,而发展均衡的人有的反而表现平平,这是因为差别大的人其心理资源往往集中在优势方面。前两年浙江省在高考录取中发生过一场争论,有一些高中毕业生仅在某一方面成绩突出,而其他几科成绩都较差,例如,有两个女同学,一个在高中时热衷写小说,并且出版了自己的文学作品,另一个出版了自己的诗集,但两人的数学都不好,如果参加高考,总分肯定上不了线,对这样的所谓偏才,高校应不应该破格录取?后来这两个学生还是分别被两所重点高校录取了。虽然有争论,但实际上促使了我们去思考怎样更好地评价一个人的素质。
在人的素质发展问题上,要承认多样性和独特性。不能强求一致;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差、高或低来评价一个人的素质发展特点和水平;更不能给素质打分,用分数来反映素质的发展水平。我们既要全面发展素质,又要突出特色。这里的全面是指素质全面,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都要得到发展,综合素质或者整体素质较好,绝不是学科全面,而是有所侧重、有优势、有特色的整体发展。因此,每一个人都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采取更加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在特色发展中求得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