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腾冲县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制定了腾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截至2013年12月,共有各级名录项目及传承人共174项,其中项目48项,代表性传承人126人。在这些项目及传承人中,又分为国家级名录项目2项,传承人2人;省级名录项目5项,传承人12人;市级名录项目38项,传承人39人;县级名录项目3项,传承人73人。现择其数项,简介如下。
腾冲佤族清戏(国家级项目) 腾冲佤族演唱清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戏最早源于弋阳腔。大约在元末明初,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一带。明代嘉靖年间,浙江的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相继传入安徽青阳,并同当地的民间曲调融合,形成青阳腔。青阳腔流行甚广,如安徽的岳西高腔,江西的都昌、湖口、彭泽高腔,山西的青腔戏,均源于青阳腔。其中,流传于湖北黄冈、安陆、襄阳等地的青阳腔,便形成了湖北清戏,又称湖北高腔,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湖北清戏形成于清代初中期。
甘蔗寨佤族清戏
腾冲佤族集居的甘蔗寨,处于南方丝绸古道腾冲段从县城往缅的第一个驿站,是军旅、商贾必经之地。这里便形成了一个以经营马店为主的热闹的小型市集,各种外来人员或短期逗留或长期落籍于此,他们带来内地家乡的各种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也必然有文化艺术方面的品种和样式。与此同时,处于汉文化熏陶中的佤族,对汉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也渐趋深化,寨中的汉文学校培养出许多佤族知识分子。这时的甘蔗寨的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出开放型的态势,具备了接受汉族戏曲的文化基础。也就在这一时期,由过往或落籍甘蔗寨的军旅、商贾、手工业者或民间艺人,将清戏带入了甘蔗寨,并传给了佤族。据甘蔗寨清戏老艺人回忆,他们的祖辈传言:甘蔗寨清戏演出组建立于清咸丰年间。可以断言,在建立清戏演出组之前,必有相当长的一段传习、扩展的时期,那么,清戏传入甘蔗寨当在清嘉庆、道光年间,距今两百年左右。
佤族清戏剧目主要取材于汉族《三孝记》《白鹤传》《文龙赶考》3部民间故事,每部含多出折子戏,因而3部故事即成为3个连台本戏。其内容多为忠、孝、节、义以及改恶从善等传统道德故事。剧本故事感人,情节生动,文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
佤族清戏的声腔有9腔13板,9腔为大汉腔、四平腔、高腔、放腔、哭腔、花音腔、百珍腔、苍胡腔、土子腔,13板为清江引、浪淘沙、山坡羊、下山虎、一枝花、滴滴金、步步娇、驻云飞、小桃红、倒垂帘、菜花黄、柳叶青、哭相思。这些曲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善叙事,又很抒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清戏在内地早已消亡,但被戏剧史家称为“跨越了广大地域而飞落到极边之地的艺术种子”却在甘蔗寨的佤族中落地生根。从20世纪80年起,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曾多次到甘蔗寨调研,其间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专家曾亲临甘蔗寨调研,认为佤族清戏属于珍贵的民族剧种。回京后,经专家组慎重研究,并按程序上报审核,之后,正式确定佤族清戏为我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
腾冲皮影戏(国家级项目) 皮影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北宋时已有演示,到了南宋更为兴盛。
皮影戏何时传入腾冲,据皮影戏老艺人们说:他们的祖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明洪武开边时,就从湖广一带传入。腾冲是一个移民地域,大量汉族居民是从明洪武之后移入的。皮影戏随移民而传入是可能的。但此说无文字记载,故难做定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腾冲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下乡调查时,在腾冲北部农村固东乡甸苴村发现一块墓碑。据村人说,此碑的主人名为张国玉,是一位以皮影戏为业的艺人。而碑文记载为:“张公国玉生于清嘉庆九年,幼习技艺……才堪于世,享年八十余寿……”此处所记之“幼习技艺”即为演示皮影戏。碑文与口传资料相吻合。张国玉生于清嘉庆九年,即公元1804年,他幼习皮影技艺时应当在他10多岁时,亦即公元1820年前后。至于他学艺的师傅是谁,已无法考证。腾冲皮影戏的传入时间,若以张国玉碑文为据,至少已有200年;若以明洪武年间计算(洪武十五年(1382年)傅友德、沐英、蓝玉分兵定腾越),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正在表演的皮影艺人
清光绪初年,腾冲固东地区刘家寨(距张国玉住居甸苴村约5千米)的乡村文化人刘登岸、刘金斗到甸苴拜师求艺,学习皮影戏,回村后创建了刘家寨皮影戏班,传袭了一批又一批皮影戏艺人。在众多的皮影戏艺人中,刘金斗、刘尚荣、刘定中、刘永周一家祖孙四代的皮影艺术贯穿清末、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30多年的漫长岁月,起了承上启下,继承发展的骨干中坚作用。(www.xing528.com)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腾冲城郊绮罗乡黄家巷村民黄顺忠到刘家寨皮影戏班投师学艺,回村后建立了绮罗皮影戏班。由于刘家寨戏班地处腾冲西北部,形成“西腔体系”;绮罗黄家巷戏班地处腾冲东南部,形成“东腔体系”。东腔体系区别于西腔体系之处除了发音声腔不同外,东腔戏班的音乐还吸收了腾冲洞经音乐成分,东腔戏班的“靠子”(即皮人及导具)比西腔戏班的“靠子”更高大一些。
腾冲皮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民间故事,尤以三国戏、列国戏、封神戏、西游戏居多。据统计,有三四百出。其演出顺序为“一唐二宋三封神”,即第一晚演出唐朝戏,第二晚演出宋朝戏,第三晚演出封神戏。之后,则无限制,可随意演出多种剧目。
腾冲皮影戏的唱腔有男腔、女腔、走马腔、喊云腔、悲板等。西腔以高昂激越见长,东腔以悠扬婉转见长。
腾冲东腔皮影与西腔皮影均有过兴盛时期,东腔皮影经黄顺忠、黄联山(黄顺忠子)两代人并村中及城郊区几代艺人的创造和发展,成为占据腾冲坝子经济发达地区的皮影戏代表,并扩展到腾冲东南部大片地域,甚而远达“四大夷方”(即昔日的傣族土司地域)演出。
以刘家寨戏班为代表的西腔皮影,从成立至今,更是足迹遍及腾冲城乡、梁河、盈江、瑞丽、陇川以及缅北的部分地区。1932年,刘家寨皮影戏班应干崖(盈江)土司邀请,曾赴旧城(原盈江县城)演出《樊梨花征西》连台本戏94天,之后又应缅北边民及华侨之邀赴南坎(缅甸边境城市)演出《孙庞斗智》《宝莲灯》等30余出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西腔皮影戏在著名艺人刘定忠主持下编演了反映腾冲解放的《三十六团进腾冲》。之前,该班曾于腾冲抗日战争胜利后,也曾编演过现代戏《抗战胜利》。1961年,刘家寨皮影戏应邀到昆明为参加全省民族戏曲调演的同仁演出皮影戏《长板坡》《斩三妖》,获得各族文艺工作者及春城观众的好评。1972年,腾冲县文化部门扶持东腔皮影下绮罗文艺组编演了现代戏《白毛女片断》以及反映傈僳族边防斗争题材的《边寨小哨兵》等剧目,使腾冲皮影艺术在靠子制作、操作表演、唱腔设计、剧本创作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革与突破。
腾冲皮影戏在数百年中流行甚广,演出颇盛,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展到70多堂,并在一个县域内、同一剧种形成东西两个流派,实为稀有之文化现象。但随着历史的衍变、岁月的淹没,而今,东腔皮影已经消亡,西腔皮影在腾冲也只剩一堂,在云南省内亦属唯一。
腾冲扬琴(省级项目) 清光绪初年,清王朝派驻腾越镇的总兵张松林从原籍江西带来一个随军戏班,班中有一位名罗耕尧的四川籍艺人。此人除演唱戏曲之外,还会唱扬琴。随着时光的流淌及戏班人员与当地百姓的频繁交往,罗耕尧便将扬琴调教授于腾冲人。腾冲人学扬琴者多为洞经会的民间艺人,其中有一位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又富音乐素养的上官震域先生比较完整地掌握了罗耕尧先生传授的演奏、演唱技艺,并将其技艺传授给洞经会中较为年轻的李朝安、李朝仕等民间艺人,之后,腾冲就出现了一批扬琴演唱者,并一直流传下来。20世纪50年代腾冲花灯剧团成立后,扬琴调被花灯音乐所吸收,丰富了腾冲花灯音乐,成为腾冲花灯音乐的一大特色。
腾冲扬琴的主要曲调为“三大调”,即“阳调”“道情”“三板”,以及派生而出的“喜金莲”“小道情”等。这些曲调既善叙事,又善抒情,而且容易上口,颇受群众欢迎。
腾冲扬琴当初传入腾冲时,主要以小曲传唱的形式流传开来。经过百年左右的发展演变,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发展为独具地方特色的腾冲扬琴,并积累了一批内容较为完整、情节较为曲折、人物行当较为齐备的剧目。其中,经常演唱的剧目有《孟姜女寻夫》《马前泼水》《三击掌》《韩湘子度妻》《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崔氏逼嫁》《探寒窑》等。此外,腾冲扬琴还大量演唱临时填词的小曲目。而今,腾冲扬琴已成为云南省内较有影响的曲艺品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