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侨乡和顺,素有“文化之乡”“礼仪之乡”的美誉。2005年10月,中央电视台评选“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和顺荣居榜首。“六百年历史孕育了极边古道,三大板块文化汇成丝路明珠,乡虽小,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不多,还有大半居留世界各地。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小桥流水有江南风情,火山温泉是亚热风光。更有月台深巷洗衣亭,粉墙黛瓦,稻浪白鸥,一派和谐顺畅。和顺,一座滇西小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精湛的魅力名镇颁奖词,高度地概括了和顺。
和顺古镇
和顺,古名“阳温暾”,清康熙年间称“河顺”,后易为“和顺”,有士和民顺之意。和顺四周多山,中为平坝,田园铺锦,溪水绕乡,气候温和,稻麦飘香。在1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散落着水碓、大寨子、寺脚、贾家坝、张家坡、上庄、下庄、东山脚8个自然村落,现有人口6879人。
和顺人的祖先大都是明代初期随军戍边守卫斯地之人,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开创了斯地的辉煌。600年来,书香丕振,商贾延绵,富甲一方。因人多地少,为谋求生计,自明代开始,和顺人就沿着寨子后面的西南古道,一代一代地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辛勤经营,奋斗不息,在侨居国奠定了雄厚的商业基础。今在外华侨有1万多人,分布在缅甸、泰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长期侨缅的和顺人积极参与缅甸的开发,历史上出现了沟通中缅文化的翻译奇才——寸玉、李赞,被缅甸朝野尊为国师的许名宽、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廷、寸如东、张兰亭,以及著名的跨国商号“正泰号”“三成号”“永茂和”“福盛隆”“文瑞记”“永生源”等数十家雄商巨贾。
侨居海外的和顺人,不论在外如何发展还是如何富足,永远牵挂着家乡。数百年间,他们将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建成为繁荣昌盛、富裕文明的侨乡,因而有“南州冠冕古名乡”之说。乡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建于明清时代的中天寺、元龙阁、文昌宫、土主庙、三元宫、魁阁、财神殿以及寸、刘、李、尹、贾、张、钏、杨等八大家族的宗祠。另有和顺图书馆、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故居及具有清末民初风格的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刘家大院、杨家大院、花大门等百余幢极具科技文化、建筑研究价值的民居群落。(www.xing528.com)
和顺人重视人才培育,兴办教育源远流长。自明代洪武屯田戍边于此地后,就开始设帐育人,即使是腾冲沦陷时期,和顺人也从没有放弃对子弟的教育,开办秘密的国文学校以免子孙荒废学业。明清两朝出了8名举人、3名拔贡、400余名秀才,清末至民国初年,留学日本者达十余人,著述丰硕的作者达30余人,产生了“天南一支笔”李曰垓、大众哲学家艾思奇,教育家李景山、李仁杰、寸树声,医学家张德辉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和顺人适应时代潮流,推进新文化运动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1905年,清末举人寸馥清、张德洋等倡议创建“咸新社”,1925年在缅甸组建“崇新会”,创办《和顺崇新会会刊》《和顺乡》刊。1928年,创建和顺图书馆。1940年,创办云南省第一所华侨私立中学——益群中学,并以益群中学为核心,团结乡内知识界人士开创进步话剧演出活动,先后在腾冲和缅甸演出曹禺的《日出》、郭沫若的《孔雀胆》等剧目,有力地推进了乡村的新文化建设。
和顺是一个具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的村落,不论是在辛亥革命还是抗日战争,和顺人都是积极参与出钱、出力。甚至献出了生命。家乡的寺观、宗祠、学校、月台、洗衣亭等公私建筑,经费都来自华侨。在新的历史时期,侨居海外的和顺华侨不遗余力地支援家乡建设,整修道路、维修名胜古迹、建立奖学金等,华侨爱国爱乡的传统依然在弘扬着。
和顺以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奇秀优美的自然风貌,造就了一方美不胜收的南国侨乡。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文艺、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生活习惯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同时,和顺又是一个小小的“外向型”社会。海外游子带回来了四海风物,吸取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多元文化的组合和长期积累,使得和顺这样一个数千人的村寨竟有惊人的文化积淀传承下来,随处流露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展现出和顺的特殊韵味。
2006年8月5日,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和顺参观,欣然题下“和顺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