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腾冲史话:边地新文化运动的烽火

腾冲史话:边地新文化运动的烽火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边地腾冲的新文化运动,与国内一脉相承,促进了边陲腾冲社会、经济、文化的进程。新文化运动的烽火1930年,向社会公演反映辛亥革命斗争的话剧《秋瑾与徐锡麟》,是被称为“文明戏”或“新剧”的话剧在腾冲的演出之始。腾冲妇女,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妇女,积极参与到这场新文化活动中,提出解放妇女首先是废除买卖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由,破除缠足陋习。

腾冲史话:边地新文化运动的烽火

腾冲处极边之地,与内地相隔甚远,《民国腾冲县志稿》载:“至省城一千六百四十里;至北京一万二千八百余里,按《舆图》所载,实七千五百六十里。”但因腾冲地处中缅边境,受外部影响大,特别是清末民初,信息畅通,文化先进,思想开放,国内发生的新事物,通过海路迅速地传播到腾冲,并在腾冲开花结果,使腾冲成了先进、开放、包容的繁华商埠。清末边地腾冲的新文化运动,与国内一脉相承,促进了边陲腾冲社会经济、文化的进程。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英帝国对滇西的入侵,唤起了腾冲人的反抗,“马嘉理事件”“甘稗地之战”等无不是腾冲人民抗击侵略的具体行动。为寻找救国真理,李根源、寸馥清、李曰垓、梁正中、张天放等先后到日本、欧美等国外学习,或到国内的北京、上海昆明等地深造。这些外出求学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纷纷参加民主革命,并把新思想、新文化带回家乡传播。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寸馥清留学日本归来,在家乡和顺组织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咸新社”,倡议全县办新学,开创了腾冲新文化运动的新局面。

1919年,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震动全国、震动世界,其精神迅速地传播到腾冲,腾冲民众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腾冲猴桥人梁正中曾在北京“国立”法政专科学校读书,是“五四”运动的亲身参加者。他回到家乡后,将“五四”精神在学生中传播,配合腾冲各界有识之士整顿旧有学校,废除私塾,提倡新学、废除尊孔、祭孔等活动。一种新的文化运动在腾冲先从学校开始,然后扩展到社会各界,新风新潮新文化生机蓬勃。

“五四”运动后,各地出版的新杂志、报纸、进步书籍不断传入腾冲,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腾冲进步人士在家乡、在国内、在侨居地先后创办了《新腾冲》《和顺乡》《旅缅腾侨月刊》《边民周报》《新路周刊》《腾越日报》《晨暾》等先进杂志和报纸,提倡新文化,宣传科学知识,抨击腐败政治,报道新生事物,介绍国内外大事,唤醒民众。文学创作以白平阶为代表,他的充满激情的小说《跨过横断山》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腾冲有识之士倡议兴办图书馆,设置民众教育馆。1922年在县城东街将军庙成立“书报社”,绮罗乡、和顺乡分别成立“阅书报社”,县城还有私家成立的木欣图书馆。这些新型图书机构的应运而生,为城乡民众提供了阅书看报的场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众教育馆在黄学明伦堂开办,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民众茶园、民众夜校、宣传专栏等活动场所,是民国时期腾冲唯一的综合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对培养地方文艺人才起了巨大的作用。1942年5月10日,腾冲沦陷,民众教育馆被迫停办,前后共存在了15年。(www.xing528.com)

新文化运动的烽火

1930年,向社会公演反映辛亥革命斗争的话剧秋瑾与徐锡麟》,是被称为“文明戏”或“新剧”的话剧在腾冲的演出之始。“九一八”事变后,腾冲各界成立了“抗日后援会”,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除游行、演讲等群众活动外,还演出了《甲子那一年》《碧血千秋》《孔雀东南飞》等剧。“七七”事变后,腾冲的抗日宣传更为活跃,在李生庄先生指导下,李生勉、林树坤等人组织了腾冲第一个话剧团——艺友社,曾演出《湖上的悲剧》《回春曲》《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后“艺友社”联合其他宣传团体,改组为“怒江剧团”,上演抗日救亡话剧,不但在腾冲的城乡演出,还远赴缅甸华侨聚居的地区演出,为中华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尽心竭力奔走呼号。同时还有“新路社”“旭光社”“新长城社”等演出团体,上演抗日话剧或歌曲。腾冲妇女也不甘落后,她们亦举办文艺晚会,开展募捐演出活动,支援抗战。在农村,以和顺乡为代表演出历史剧《孔雀胆》《李秀成之死》等。腾冲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把边地民众的爱国热忱推向了高潮。

在开展文艺活动的同时,还进行抵制日货运动。从“五四”兴起的抵制日货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且表现日益强烈。腾冲的一些爱国人士组织了一个“对日经济绝交团”,后更名为“腾冲抗日救国会”,召开抵制日货大会,举行示威游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腾冲抗日救国会”还设检查站检查日货,派员到海关监督,并联络缅甸华侨自觉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腾冲妇女,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妇女,积极参与到这场新文化活动中,提出解放妇女首先是废除买卖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由,破除缠足陋习。民国十六年(1927年),成立了“天足会”,举行各种形式的会议,解除各种思想顾虑。举办训练班,动员妇女自觉放足,鼓励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事务活动。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又组织了“改革风俗委员会”,提倡破除迷信、相信科学、扶助贫苦的社会改革运动。

在“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腾冲文化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腾冲人的爱国激情进一步高扬,有力地推进了腾冲的文明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