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宋学第5辑:胡瑗《周易口义》中的人文化成与君臣关系》

《新宋学第5辑:胡瑗《周易口义》中的人文化成与君臣关系》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儘管如此,他的《周易口義》對宋代士大夫的行爲規範的形成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胡瑗在《周易口義》中所説的行爲規範,與宋代士大夫積極寫作古文深有關聯。那麽,這種轉變的根本原因何在,而且在根本上説,撰寫文章是否自古以來就是士大夫一直不變的行爲規範②,這在探討胡瑗的《周易口義》之前,需要首先來考察確證一下。

《新宋学第5辑:胡瑗《周易口义》中的人文化成与君臣关系》

[日]副島一郎 撰

王宜瑗 譯

胡瑗(993—1059)與孫復、石介並稱爲“宋初三先生”,但他的門下規模和感化力,遠遠超出另二位,而且就決定宋代易學的發展方向這一點來看,他也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孫復、石介都留下了文集,胡瑗的著述文字却留存極少,僅存《皇祐新樂圖記》三卷,以及其學生記録下來的講義録《周易口義》《洪範口義》而已。用今天的説法,他是一位熱心教學而疏於撰寫論文的大學教授。儘管如此,他的《周易口義》對宋代士大夫的行爲規範的形成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這裏所謂的行爲規範不是指根基於個人價值觀之上的行爲樣式,而是指具有士大夫身份的人所應有的與其身份相符的行爲樣式。同時胡瑗在《周易口義》中所説的行爲規範,與宋代士大夫積極寫作古文深有關聯。

當然自古以來士大夫們都在賦詩作文,但他們對詩文並不同等對待,其重心或因時而變,或因人而異。就士大夫的創作傾向來看,盛唐時幾乎都集中於詩,到了中唐纔漸漸詩文並重,而俯瞰唐宋的大致走向,可以説宋代的創作重心由詩歌移向了散文。以《唐文粹》爲始的薈萃名文的選集、各類文章指南書的編纂出版,雖然有着應付科舉考試的現實需求這一側面,但從本質上説也正體現了對文章的重視。那麽,這種轉變的根本原因何在,而且在根本上説,撰寫文章是否自古以來就是士大夫一直不變的行爲規範,這在探討胡瑗的《周易口義》之前,需要首先來考察確證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