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解《易》中所闡發的“君臣互信”的内涵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爲政主張多有相合之處。具體而言,蘇軾在嘉祐六年(1061)應制科前完成的系統論述治國之策的《進策》(包括《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策斷》三篇,共二十五篇)組文中,對君臣關係有完整的闡述。正如王水照、朱剛先生在《蘇軾評傳》所總結,《進策》組文“理論程度較高,理想色彩也較濃厚,依據的純爲其‘學術’”⑨。在《策略五》中蘇軾以“良工操器”爲喻,强調君臣互信相知的重要性:
天下者,器也。天子者,有此器者也。器久不用,而置諸篋笥,則器與人不相習,是以扞格而難操。良工者,使手習知其器,而器亦習知其手,手與器相信而不相疑,夫是故所爲而成也。……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勵其百官,撫摩其人民……凡此者,非以爲苟勞而已,將以馴致服習天下之心,使不至於扞格而難操也。……(後世之天子)養尊而自高,務爲深嚴,使天下拱手以貌相承,而心不服。……使其君臣相視而不相知,如此,則偶人而已。天下之心既已去,而悵悵焉抱其空器,不知英雄豪傑已議其後。
天子之治天下,有如良工之操器。君臣之相知,有如良工之手與器物之間“相信而不相疑”。後世之君主徒爲一整套繁瑣官僚體系中“養尊而居高”的偶人,君臣相見而不相知,必然空抱其器而難以治國。此文還援引西漢君臣爲例,認爲創業之初,布衣天子與大臣將相有握手之歡,情同手足,故無遠患;而後世君主“生於深宫之中,而狃於富貴之勢,尊卑闊絶,而上下之情疏,禮節繁多,而君臣之義薄,是故不爲近憂,而常爲遠患”。(www.xing528.com)
由此可見,君臣相知相信便可使人心振奮,整個社會生機勃勃;反之,君臣義薄,整個國家徒有一整套制度體系,而難以積極有效地運轉。蘇軾提倡治國如治家的理念,雖説是源自儒家君臣如父子的政治倫理觀念,但更應注意的是《策略》的創作主要是針對北宋因冗官冗員而尾大不掉的官僚體系而來的。從蘇軾生活的北宋政治來看,趙氏王朝建立起一整套繁密的官僚體系,使得各個行政部門互相牽制,上下官員各司其職。這一政治機構冗遝紛雜,官員們循規蹈矩,坐等資制,照章辦事,不敢有所作爲慶曆以來,衆多有識之士掀起一股摒除弊政的改革思潮,以王安石爲首的新黨致力於重新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立竿見影的行政體系,從財政、兵制、吏制等方面推起一場革故布新的改革運動。身處時代思潮激蕩之下的蘇軾,同樣看到宋朝積貧積弱的時代憂患,亦滿懷“滌蕩振刷”(《策略一》)、變革時局的政治責任感。可以説蘇軾所强調“君臣互信”的觀念即是源於這一現實窘境而發的。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來看,“君臣互信”是否得以落實體現在國家用人方面,而用人必然要處理與法制的關係。綜觀《進策》組文,蘇軾認爲當時國家政治之弊端主要在於任法太過而導致用人之失。下面就此兩端,加以總結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