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宋学第5辑:两次地方家族文化事件的文献形成过程差异

新宋学第5辑:两次地方家族文化事件的文献形成过程差异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兩次地方家族文化事件的文獻形成過程有三點明顯差異。②張元幹祖父張肩孟,字醇叟,皇祐五年登進士第,終朝散郎、歙州通判,後以子貴,累贈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少師,諡文靖。⑧《跋了堂先生文集》,《全宋文》第182册,第405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宋史》卷三四〇《劉摯傳》,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0858頁。《宋史》卷三五三《何傳》,

新宋学第5辑:两次地方家族文化事件的文献形成过程差异

北宋太宗朝,“義門胡氏華林書院”的名流賦詩題詠事件與張元幹“幽巖尊祖”題跋一事頗有異同,可資比較。

據《宋史》載:洪州奉新人胡仲堯,“累世聚居,至數百口。構學舍於華林山别墅,聚書萬卷,大設厨廩,以延四方遊學之士。南唐李煜時嘗授寺丞。雍熙二年(985),詔旌其門閭”。淳化五年(994),胡仲堯弟仲容赴朝賀壽寧節,獲太宗召見,特授試校書郎,並賜御書,於是“公卿多賦詩稱美”胡氏一門得到北宋朝廷的一再旌表嘉獎,用意在於重教興學及宣揚孝義風化,當時即引發了公卿名流的集體歌詠,成爲太宗朝廷的一件文化大事。王禹偁《諸朝賢寄題洪州義門胡氏華林書齋序》記載了此次同題歌詠的緣起始末,詩序讚揚“南昌舊都,胡氏大族,一門守義,四世不析”的家風,記述胡仲容入朝受封及向朝廷公卿名流求詩經過:

由是有位於朝,有名於時者,校書(仲容授試秘書省校書郎)皆刺謁之,且盛言其别業有華林山齋,聚書萬卷,大設厨廩,以延生徒,樹石林泉,豫章之甲也,願得詩什,誇大其事。自舊相司空而下,作者三十有幾人,詮次官紀,爛然成編,再拜授予,懇請爲序。

據此可以確知,淳化五年題詠江西胡氏書院系非集會同題之作,題詠諸詩包括王禹偁的詩序均是應胡仲容所請而作,參與者達三十多人,其題詠之作都得以完整保存,爲清宣統元年修《甘竹胡氏十修族譜》收録,成爲胡氏家族的重要文獻。

兩次地方家族文化事件的文獻形成過程有三點明顯差異。其一,“寄題”與“題跋”的不同形式。雖然都是當事人約請徵集,但江西華林書院吟詠多是事後寄贈,“幽巖尊祖録”題跋大多爲當面題寫。其二,詩與文的不同載體。胡仲容持名刺拜謁公卿名流,介紹其書院之規模,“願得詩什,誇大其事”,張元幹則以祖父手澤等材料示人,然後請賜題跋。兩種不同的書寫媒介,從傳播效果來看,詩體更正式,更便於流傳,這從其後數朝續有歌詠華林書院者可以看出;而題跋則具有更私人化、隨意性的特點,因此後世除了張氏子孫收藏外,似少見有人提起,蓋因張元幹之後,後人已難讀到相關文獻。其三,官方與民間的不同色彩。“義門胡氏華林書院”的題詠明顯得益於太宗的召見、授官、賜書,題詩者除個别人外皆爲當朝公卿顯榮,詩壇名流,它是胡氏家族一次成功的公關宣傳,而張元幹“幽巖祭祖”純屬私人活動,其邀請的題跋者均是自己追隨交遊的前輩、詩友。官方和民間的差異也體現在署名方式上。王禹偁稱胡仲容將“華林書院題詠”作品“詮次官紀,爛然成編”,應指按官爵排列,如“禮部員外郎知制誥王禹偁”“特進守司空李昉”“翰林學士中書舍人修國史張洎”等而“幽巖尊祖”題跋則基本按題寫時間先後編排,無爵位、年輩高下之分,題寫者多自署鄉籍名號,顯示了平等的身份意識。最終的結果是,從朝廷到公卿直到個人的高調宣傳,使胡仲堯利用官方資源達到了光耀其門第、宗族的目的,張元幹則一開始就局限在個人的交遊圈内,其初衷也僅僅是“貽訓子孫”,因此,儘管他文名甚著,但這批私人檔案却塵封已久而少人問津。

(作者單位: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

① 張元幹祖父手跡見《蘆川歸來集》附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② 張元幹祖父張肩孟,字醇叟,皇祐五年(1053)登進士第,終朝散郎、歙州通判,後以子貴,累贈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少師,諡文靖。參見王兆鵬《從〈永泰張氏宗譜〉輯録宋人佚文佚詩》引鄭穆《宋特進儀同三司少師文靖公墓志》,《文獻》2006年第1期;《宋才子傳箋證·詞人卷》“張元幹傳”,遼海出版社2011年版,第420頁。本文張元幹生平事跡,主要參考《宋才子傳箋證》,爲節省篇幅,一般不再出注。

③ 如以張肩孟皇祐五年進士及第之年計,則距宣和元年(1119)爲67年,以手澤書寫時間熙寧八年(1075)計,則爲45年。

④ 按:據鄭穆《宋特進儀同三司少師文靖公墓志》載張肩孟:“男五,勵,宣德郎知鄭州滎陽縣,後以左中大夫充集英殿修撰贈至通議大夫。勔,建州建陽令,後以朝議大夫贈至中奉大夫。勣,太學博士,年二十有七,先公七月而亡。勸,金紫大夫,以工部尚書致仕。動,太廟齋郎,後以左中大夫直龍圖閣贈至光禄大夫。”“歷官二十餘年,有宅一區而已,宅之西有樓,未名,諸子讀書其上,……已而俱擢進士第紳榮之,時有‘丹桂五枝芳’之語。宣和間,殿撰(勵)、尚書(勸),相繼帥鄉郡,龍圖(動)知建州,時有‘三張’之稱。”(前揭王兆鵬《從〈永泰張氏宗譜〉輯録宋人佚文佚詩》)但張元幹《録先祖手澤後序》載:“先祖凡五男子,其仕宦者四,獨六伯父終於布衣。”兩處記載頗有牴牾之處:一,張肩孟有五子還是六子?張元幹的記載即自相矛盾。二,張肩孟之五子俱仕宦還是僅有四子仕宦?待考。

⑤ 見〔宋〕張元幹《跋祭祖母彭城郡夫人劉氏墓文》,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册,第423頁;《跋了堂先生文集》,《全宋文》第182册,第405頁;張元幹孫張欽臣《幽巖尊祖録跋》,《全宋文》第315册,第17頁。

⑥ 本文所引各篇題跋均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蘆川歸來集》附録《宣政間名賢題跋》,《全宋文》收録各篇題目略有差異,或跋其“先祖手澤”後,或跋《蘆川歸來集》後,《幽巖尊祖事實》或稱《幽巖尊祖録》,稱張元幹“蘆川老隱”,或“大監蘆川老隱”,行文中如無特别需要,不再一一出注。

⑦ 參見《宋才子傳箋證》(北宋後期卷)“徐俯傳”(馬强才撰),第578頁。

⑧ 《跋了堂先生文集》,《全宋文》第182册,第405頁。

⑨ 本文所引張元幹詩,均據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1册。

 《陳與義集》卷一,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6頁。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史》卷三四〇《劉摯傳》,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0858頁。

 〔宋〕趙令畤《侯鯖録》,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69頁。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卷一三“建炎二年二月丁丑”:“直秘閣提舉江州太平觀歐陽懋試衛尉卿。懋,修孫也。”注:“修,廬陵人,嘉祐參知政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8頁。

 按張元幹父張動,字安道(又字幾道),以恩奏出身,政和間出知建州。

 《宋史》卷三五三《何傳》,第11135頁。

 參見龔延明、祖慧編著《宋代登科總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5册,第2397頁。

 〔宋〕胡安國《楊文靖公墓誌銘》,《全宋文》第146册,第165頁。

 《苕溪漁隱叢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72頁。(www.xing528.com)

 王以寧事跡參見《宋才子傳箋證·詞人卷》“王以寧傳”(王兆鵬、張靜撰),第236—250頁。

 參見《宋才子傳箋證·北宋後期卷》“王銍傳”(張劍撰),第939—958頁。

 《宋代登科總録》第5册,第2221頁。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卷七八“紹興四年秋七月”,第88、97頁。

 〔宋〕李光《宋中奉大夫集英殿修撰張公墓誌銘》,王兆鵬《從〈永泰張氏宗譜〉輯録宋人佚文佚詩》引。

 《宋史》卷三七二《辛炳傳》,第11548頁。

 〔宋〕鄧柞《栟櫚先生墓表》,《全宋文》第186册,第196頁。

 《宋才子傳箋證·詞人卷》“李彌遜傳”(方星移撰),第398—407頁。

 〔宋〕朱熹《皇考朱公行狀》,《全宋文》第252册,第328頁。

 《宋史》卷三七五《富直柔傳》,第11167頁。

 參見〔宋〕李彌遜《葉公墓誌銘》,《筠溪集》卷二十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張元幹有三子:靖、竦、竑,欽臣爲張靖之子,見官桂銓《詞人張元幹世系》據《永泰張氏族譜》所考,《文獻》1988年第4期。

 〔宋〕胡銓《家訓》,《全宋詩》第34册,第21578頁。

 〔宋〕張元幹《録先祖手澤後序》。

 《跋朱侍郎奏稿》,《全宋文》第106册,第215頁。

 《宋史》卷三二九《李定傳》,第10601頁。

 〔宋〕張廣《蘆川歸來集序》,《全宋文》第290册,第166頁。

 《跋蘇詔君贈王道士詩後》,《全宋文》第182册,第418頁。

 《宋史》卷四五六《胡仲堯傳》,第13390頁。

 《小畜集》卷一九,《四部叢刊》本。

 據清宣統元年修《甘竹胡氏十修族譜》“胡仲堯傳”載:“宋雍熙二年,特詔旌表義門,且頒御書以光私第。時公赴闕謝恩,上賜白金器二百兩。當時公卿作詩稱頌者七十二人。”説法有不確之處,應係胡氏後人追記。胡氏族譜所録宋人題詠共七十一人次,但包括太宗朝以後各朝所詠,如蘇軾、楊萬里等人之作,淳化中所詠,當如王禹偁所載爲三十餘篇。參見謝先模《宋人佚詩一束》,《文學遺産》1984年第3期。

 如題“茅山布衣許堅”、“江山處士魏野”。

 謝先模謂《甘竹胡氏族譜》所收華林書院題詠,均删掉詩題,而代以作者官銜與姓名。自署官爵姓名或爲原作統一題署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