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黄慧懿,原名黄娘宋,祖籍福建福清,1939年出生于印尼万隆。
父亲黄开喜,母亲郑兴莲,大约在1921年从福建福清下南洋,到了印尼。“下南洋”在我们家乡是风气,一个村大约60%的年轻人都会出国。
父母最初在印尼做点小商贩生意,后来逐渐有了起色,开始卖布料。1942年日本军队占领印尼,在万隆投过炸弹,所以我们全家多次进山逃难。每次逃难,家里的损失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心情不好,所以在1943年就过世了,当时我才4岁。
回国前黄慧懿与同学的合影。印尼当时的经济条件远远好于国内
4岁之后,我们全家就住在万隆市区。印尼华侨很多,主要是以同乡聚居为主。华侨又以广东和福建两省的人为主,其中广东人在印尼主要从事日杂商贸生意,普遍比较精明,而福建人多是卖布,或从事自行车组装、修理,性格和做事方式与广东人不同,两地人之间的矛盾也较明显。当然,福建人内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人也各不一样。(www.xing528.com)
我在家里排行老幺,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排行前三的哥哥、姐姐没怎么读书,父亲对后面三个子女的教育都比较重视。
父母到印尼后,按照当时印尼的规定,华侨的子女都是中国籍,所以一般都是接受华人教育。比如,我们在学校要学汉语、英语,还要学印尼语,地理要学中国地理、印尼地理,也要学世界地理,历史同样,要学中国历史、印尼历史、世界历史。在华人学校,老师大多来自内地,我记得有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甚至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在学校,老师宣传的是“报效祖国、建设家乡”。学校每周都要教唱歌曲,一般都是爱国歌曲。我记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们居住的华人街上遍插五星红旗,大家高兴极了。背后是怎么宣传、怎么组织,我不知道,但这些与当时华人的知识分子关系都很密切。
在学校我们都说汉语,回家之后则说印尼语,事实上华人与当地人的融合还是比较困难。华人子女大多信仰佛教,而印尼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过斋月,我们是过春节。过节时,一定要吃糕点、花生、面条,面条上一定要放完整的荷包蛋。因为宗教和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华人与印尼人通婚的情况并不多。华人在自己的街区生活,读华文报纸,子女在华人学校念书,但子女长大之后怎么办?要么回国,要么还得在印尼当地谋生,这是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