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在国外,寄人篱下,是二等公民甚至三等公民,被人瞧不起,特别渴望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新中国成立,华侨欢欣鼓舞,纷纷回国。20世纪50年代,华侨归国成为一种潮流。
经历了孤苦的童年之后,我下定决心回国去,摆脱困境,奔向新的前程。我向父亲讲了我的决定,他不同意:“你是我的独子,你走了谁来养我呢?”当年我不理解父亲,现在我很理解,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年少轻狂,已经下定决心,最后偷跑回国。回国后,听我同学说,父亲谈到我的时候就会不住地流眼泪。
1956年11月,我回到中国。回国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国家给了我很多照顾。读书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国家给我学费、生活费,还资助生活用品,我的衣服、被子、蚊帐都是国家给的。第二,我开始了集体生活。因为国内外的教材版本有所不同,我们回国后,先在广州念华侨补习学校,为考学做准备,考试合格后再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学校去。
1957年7月,我被分到武汉第十三中学读初三。一年后保送入武汉大学附属高中,那时叫做“共青团中学”。校址就在武汉大学旁边,原来是生物系的一块实验地,我们去了以后才一起动手,劳动建校,学校里有不少华侨学生。我深感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所以读书非常勤奋,在思想上也要求进步,积极加入了共青团,还评选上了“三好学生”“五好学生”“劳动功臣”等。(www.xing528.com)
1961年,我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那时武大中文系有一些很厉害的老师,比如辞书学大家李格非先生。我在美丽的武大校园里度过了5年时光。
1966年毕业,刚好遇上“文化大革命”爆发。因为武斗,我在工作分配时受到了一些影响,等了差不多一年,才被分到四川德阳。我妻子是和我同级的武大物理系校友,她的工作分配比较顺利,先到了重庆。可是我们一看地图,德阳离重庆太远了。我就申请能不能照顾一下夫妻关系,把我也分配到重庆。但是重庆市区已经没有工作名额,只有附近区县有名额。我说也行。1968年,我被分配到合川县小沔区中学。同年来了七八个新老师,除了我,还有来自现名为华东师大、西南大学、吉林师大、重庆师大等几所学校的大学生。在当年,一所中学里集中这么多大学生,很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