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永增(右二)参加冶金部赴法国考察团在法国里尔
1988年11月,许永增(左二)赴日本广岛三菱重工设计组设计室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央决定打开国门,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1976年,国家启动武汉钢铁厂的“一米七轧机”项目(整理者注:以下简称“一米七”项目)。这个项目规模大,投入了好几个亿,所以设计划分成了几块,重庆钢铁设计院承担热轧工程,武汉院承担冷轧工程,还有其他院分别负责高炉、连铸等工程。
那个年代,我们都是做现场设计,所以长期出差是常态。建设武钢时我们住在武钢设计院的招待所,一家人住一间屋子,很挤,一住就是好多年,条件相当艰苦。我主要负责设备,担任设计联络代表。由于“一米七”项目引进的是日本技术,所以我每天参加中方、日方和施工单位的三方会谈,跟进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工程紧张,当时冶金部有一个专门的班子设在武钢,各个设计院也经常交流、讲课,有时半夜会被叫去开会。有一次,冶金部一个司长,半夜叫我去给他讲热轧厂的液压系统情况。等“一米七”项目的热轧厂建成投产,我才回重庆,那已经是5年之后的1981年了。(www.xing528.com)
1999年1月,许永增参加本钢热轧项目设计审查时在德国柏林留影
随着改革开放到来,武钢项目刚结束,宝钢的项目又来了,同时,攀钢也开始建设了。我们设计院调到西南,当初主要是为了开发攀枝花、建设“成都无缝”这两个大项目。“成都无缝”是一个非常大的钢管厂,位于牛市口。它们都属于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当时是匈牙利援建。
攀枝花原来完全是一个不毛之地,基本上是靠十万基建兵搞起来的。攀枝花有很多地方的名字叫做“弄弄坪”,因为很多山头被“弄弄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