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骥和妻子的结婚照
总仓库其实并没有仓库,是一个管理部门,下面有9个分仓库,我负责把征收的粮食押运到分仓库,曾经到过乌江江口,没遇到过什么危险。相对于匪患较为严重的川南,川东这边要平静得多。
重庆市人民政府成立后,西南粮食局改成了重庆市粮食局,我和同单位的戴郁芬有了来往。戴郁芬的家庭成分不好,她有个叫贺龙庆的表哥是特务,重庆解放后跑去了中国台湾,她因此受了影响。1956年,我和戴郁芬结婚,1960年我离开粮食局,成为临时工。我堂哥在水电部列车电业局当科长,和我二姐关系比较好,我请他帮忙,他们就想办法把我调到了山西晋城。
由于我在重庆的时候,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办的职工美术培训班学过美术,就在晋城塑料厂当美术设计,后来又在山西长治的工艺美术厂搞玻璃画,我所绘制的玻璃画《嫦娥奔月》曾在山西省的展览上受到好评。
应骥作品:玻璃画《西厢记·听琴》(www.xing528.com)
1980年平反后,我回到重庆粮食局。我妻子有朋友在四川外国语学院,经介绍,我进入川外教授日语。我没上过大学,底子薄,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中级职称,60岁离休前才成为名誉教授。重庆大学等好几个大学也请我去讲过日语课。
离休后,我翻译过一些作品,也写过一些民族研究方面的书籍,比如《僰氐羌源流考》,也因此加入了市文联和市作协,但感觉这些都算不上我真正的作品。我准备写一本完整的自传,作为真正的作品交给作协。
许永增先生
许永增是新中国钢铁建设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从北向南,从东到西,再从中国到世界……很多有钢铁产业的地方,都流下过他的汗水。
对于做了一辈子工程技术的许永增来说,网络世界根本难不倒85岁的他。相反,网络的开放性与便捷性使他感觉自己始终与世界同步。如今的许永增,不仅购物首选网络商城,出行首选网约车,与亲友联络习惯于使用手机社交软件,连理财也直接在手机上操作。他的女儿说,父亲是一位“网购达人”,“手机玩得比年轻人还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