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扬
过去,天津的富户凡以“店”字相称的,不问可知,此家定是盐商。因为盐商们全是在家里设总店,又叫“津店”,外县的称“外店”。这里所谈的黄家,他的津店字号叫做“振德”,因此,就把他们家叫做“振德”,他家就是以经营盐务致富的。在天津所谓“八大家”之中,以黄家年代较长,无论是老“八大家”或新“八大家”,这个“振德店黄家”始终“榜上有名”。按黄家由清道光年间至民国十七年(1830—1928),这近百年的时间,正是他们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经历了黄倬云、黄静山、黄星桥和黄丹甫几代。这里面以黄星桥和黄丹甫为代表性人物。
黄家起家主要由于经营盐务。黄家所办的南引(指豫岸),包括舞阳、郾城、西华等县;北引有威县等处,每年销盐数字很大。不仅是因为引岸多,而且有时两淮缺盐,黄家的盐竟推销到南五县(指光山、商城、固始、息县、潢川)。有时盐尚未落码,即被抢购一空,这是额外多销的盐,给黄家创造了发财的好机会。同时黄家前半期当家主事人黄静山精明强干,是个抓钱能手,对于黄家发财致富所起的作用很大,而且在“芦纲”中也有一定的权威,只是活不到50岁就死了。不过,他已经为黄家积赞了雄厚的家底。(www.xing528.com)
继续主持家事的是黄星桥(外号黄三大王)。此人盛气凌人,恃财而骄,狂妄自大,奢侈浪费。因为有钱,就大量购买红货(珍珠、翠玉、钻石等),并竭力修饰住宅。按黄家老住宅在红桥区南阁东,即针市街西头建造坐南大门楼,据说迎门这个影壁的修建费,就用了3000两白银。上面用砖刻了许多花样,完全是出自当年各地名手,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差不多用了两三年的工夫。盖好之后,这个影壁还能自由转动。如果遇有喜丧大事,就把它移转一下,能由大门一直看到最后一道院落,当中完全是一个四合套着一个四合,房屋的外型构造和院落的尺寸方向,是一丝不差,显着整齐深邃,阔气壮观。另外还有门房、轿房、更房、下房、账房、书房、内厨房、外厨房、大客厅、内客厅、祖先堂等等。院子非常广阔,屋子也特别宽大。所用砖瓦木料完全采购上等货,为市面所罕见的,真是工精料实,豪华富丽。男女佣人甚多,每个“房头”(男子结婚后,就叫做一个“房头”)起码要有三四名女佣人。内外厨房大师傅连同学徒工也不下数十人,还有账房先生、教读的老师,以及看门的、护院的、烧香的、轿夫(两班,每班4人,外有担篓1人,共计10人)。每个厅房全有专人负责打扫和看守一切名贵陈设,另外还有瓦、木、漆工工人十几名,整天修饰各所房屋、制造各种各样日用陈设和家具,全由主人自己出样,按房屋内尺寸和需要来制造,同时还用各种把式,如养金鱼有鱼把式,玩鸽子、鸟,喂养蟋蟀也都有把式。外面的引岸也有当家的,以及收发、下坨、司秤等人,还有负责押送镖银的人,即“保镖”。用这么多的人,每月的开销是相当庞大的。
传到黄丹甫这一代,家道逐渐衰落。他的生父黄问白,根本不管家事,一生只知享受,曾过继给他的曾叔祖黄倬云,后来继承了黄倬云的全部遗产,所以他比黄家任何一支都富足得多。他不与本房父兄们同财共居,他自己有一套生活方式。他一生也没有在外边做过事,平时只知追求个人享受,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大肆挥霍。黄丹甫有自己的华丽住宅,大批佣人,有自用汽车3辆,出入有“跟班”随身不离。黄家的客厅陈设特别讲究,全是名贵物品,连当时各租界里住的外国人都到那里去拍照。民国七年(1918)冬季,大总统冯国璋下台后,曾在他的客厅里住过一个时期,后来黄丹甫和他结为儿女亲家。黄家也和其他北洋军阀(如孙传芳、陈光远、杨以德等)结为儿女亲家。黄丹甫本人还开设一座当铺,字号是德源当,坐落河东十字街,1933年倒闭。黄家走向衰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民国十年(1921)前后军阀混战时期,曾由天津往河南运出一列车盐,中途被军队劫留没收,后补运一列车又被劫留。这两次被劫,使黄家损失很大,元气大伤。另一原因,黄家的人全是好吃懒做,财产虽不算少,可是经不住奢侈浪费,信手挥霍,坐吃山空。到了解放前夕,竟落得一贫如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