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汀州大埔地区的科举发展及客家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汀州大埔地区的科举发展及客家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7.3至表7.7的数据,显示了汀州及大埔地区唐宋元明各时期科举及第者的数量变化。〔10〕由上可见,汀州及大埔地区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开始科举及第者明显增加,科举自此进入显著发展期;进入明代以后,科举及第者群体进一步扩大。首先,在汀州地区,朝廷的政治统治、文化渗透和经济开发都始于北部的宁化一带。

汀州大埔地区的科举发展及客家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表7.3至表7.7的数据,显示了汀州及大埔地区唐宋元明各时期科举及第者的数量变化。而从这种数量变化,可以发现该地区科举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在时间上,表现为自宋至明发展显著;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北向南优势转移。

表7.3 唐宋时期汀州各县及大埔县进士和特奏名进士的数量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宋)胡太初《临汀志·进士题名》、嘉靖《汀州府志·选举志》、乾隆《汀州府志·选举志》、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人物志》、乾隆《潮州府志·选举志》。

*宋时,归化、永定和大埔都尚未置县,表格中归化和大埔两县之有科举及第者,皆因地方志是按科举及第者的出生地在置县后的归属状况记载,熙宁九年进士(杨时)的出生地时属将乐,绍兴二年特奏名进士的出生地时属沙县,两地在明成化六年归化置县时都被划归为归化。

表7.4 元代汀州各县及大埔县进士的数量

  资料来源:嘉靖《汀州府志·选举志》、乾隆《汀州府志·选举志》、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人物志》、乾隆《潮州府志·选举志》。

表7.5(a) 明代汀州各县及大埔县进士(文)的数量

续表

  资料来源:嘉靖《汀州府志·选举志》、乾隆《汀州府志·选举志》、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人物志》、乾隆《潮州府志·选举志》。

表7.5(b) 明代汀州各县及大埔县进士(武)的数量

  资料来源:嘉靖《汀州府志·选举志》、乾隆《汀州府志·选举志》、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人物志》、乾隆《潮州府志·选举志》。(www.xing528.com)

表7.6 明代汀州各县及大埔县举人(文、武)的数量

  资料来源:嘉靖《汀州府志·选举志》、乾隆《汀州府志·选举志》、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人物志》、乾隆《潮州府志·选举志》。

表7.7 明代汀州各县及大埔县贡生的数量

  资料来源:乾隆《汀州府志·选举志》、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人物志》。

(一)从宋至明发展显著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山峒,置汀州”。其后经过120年,于唐大中十年(856),汀州地区终于有了第一个进士。其后,又经122年,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有了第二个进士。也就是说,从开元二十四年到太平兴国三年这近二百五十年里,该地区总共只有二人考中进士。但从太平兴国三年以后,当地的科举及第者开始显著增加。至靖康元年(1126)的148年中,有28名人考中进士,1人入选特奏名进士;[5]再至开庆二年(1260)的134年里,有36人考中进士,106人入选特奏名进士。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该地区新增进士4名。明代,从洪武十八年(1385)至崇祯十六年(1643),该地区先后送出进士58人、举人296人以及武进士5人、武举人7人,另有贡生1 631人。在科举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何炳棣曾经明确指出,生员的资格也是需要经过相关考试才能获取的,因此,生员可以说是科举及第者中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10〕

由上可见,汀州及大埔地区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开始科举及第者明显增加,科举自此进入显著发展期;进入明代以后,科举及第者群体进一步扩大。

(二)由北向南优势转移

如表7.3所示,宋代汀州六县之间科举及第者的数量相差悬殊,进士的出生地多集中在北部的宁化、清流和州衙所在地的长汀,而南部汀江流域的连城武平、上杭总共只有4名特奏名进士。特别是宁化和上杭二县之间差距尤大,形成鲜明对照:宁化县有30人考中进士、41人入选特奏名进士,这数量在汀州六县中名列第一,还远远超过州府所在地的长汀县;但上杭县不仅无人考中进士,也没人入选特奏名进士。这一科举业绩上的“北优南劣”及“宁化最优”的现象绝非偶然,其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这里暂且只列举四点。

首先,在汀州地区,朝廷的政治统治、文化渗透和经济开发都始于北部的宁化一带。如第五章所述,早在汀州设置之前,朝廷就因宁化一带地方豪族的请求而在此地先后设置了镇和县,即所谓“先有宁化,再有汀州”。而在南部的汀江流域地区,即使是较早建置的武平和上杭二县,也都比宁化县的建置晚了二百数十年,其县学的建校也晚于宁化县学。

第二,如第四章所述,在汀州境内,北部的宁化一带平地相对较多,较适合于粮食生产;而南部的汀江流域地区则更多山地,发展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的自然条件更差,尤其上杭一带唐宋时期主要是矿区。

第三,与上述两点相联系,在北部的宁化一带,定居型农业生产方式更早得到普及;在南部的汀江流域地区,如第五章所述,宗族开基多在元代至明代中叶期间,宋代时人们的流动性还非常高。这种高流动性对科举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为籍贯不明或不能证明三代为原籍者,就不具备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11〕

第四,从人文环境而言,北部的宁化一带也比南部的汀江流域一带更好。如宁化一带邻近宋代以印书业闻名的麻沙和崇化,因此,宁化一带的居民比汀江流域的居民更容易获取包含科举相关书籍在内的读物。又如被认为是朱熹之师的著名理学家杨时的故乡——龙湖位于将乐和宁化二县之交界地。〔12〕再有,宁化一带宋代时已有不少书院。书院是一种民间的教育机构,产生于唐朝,北宋时由于政府重视官学的政策而一时衰退,但到南宋时又因朱熹的提倡而重新兴盛。

但是,在表7.5至表7.7中则可以看到,进入明代以后,科举上的优势逐渐南移,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南北格差由“北优南劣”转变为“南优北劣”。有明一代,北部的宁化、清流和归化三县共有进士14人、文举人73人和贡生459人;而南部的汀江流域地区,仅武平、上杭、永定和大埔四县就送出进士23人、文举人122人、贡生574人。与宋代相比,最值得注意的,是宁化的衰退和上杭的崛起。宋代时科举业绩曾是“汀州第一”的宁化县,到了明代,进士和文举人合并在一起总共也只有26人,在汀州八县中降为第六位。以宋代上杭县之地(含成化十四年建置的永定县)来看,明代共有94人考中进士或文举人,这个数字比宁化、清流、归化三县的总数还多7人。且如表7.8所示,武平、上杭、永定和大埔四县的科举业绩进入清代以后依然保持向好趋势。位于汀江流域最南端的大埔县属潮州府内的一个小县,“自建邑以来,科甲联翩,后先相望”,“讫乾隆初元,捷南宫者二,隽贤书者十有二,副中者二。今秋合正副中凡得九人,皆冠潮各属焉”。〔13〕大埔县科举在乾隆年间发展愈盛,以进士和举人的数量而言,在潮州各县中名列第一。

表7.8 清代武平、上杭、永定和大埔四县进士、举人和贡生的数量

  资料来源:民国《武平县志·选举志》、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上杭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93页;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第736页;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人物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