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动的客家:建筑、缝制和竹器制作等

流动的客家:建筑、缝制和竹器制作等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闽书》中有关于连城民俗的记载:“民入他郡、治版、筑修砌、累壁、坚土。”三是随着财富的增加,产生了修建大型住宅以彰显族人团结自卫、对抗外来入侵者的需求。(三)竹匠汀江流域产竹,人们多以竹为原材料,制作笠、坐垫、篮子、椅子、床、扇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该地区竹器制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到清朝乾隆年间,上杭邹氏的制品还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

流动的客家:建筑、缝制和竹器制作等

汀江流域居民中,多“五匠”——“纸匠”、“铁匠”、“竹匠”、“泥瓦匠”和“缝衣匠”。造纸和铁器制作二项已在以上作了考察,这里再稍稍涉及一下其余三项。

(一)泥瓦匠

在汀江流域的农村地区,至今依然有很多人从事泥水匠、木匠、石工等与建筑有关的劳动,一般通称为“泥瓦匠”。而在历史上,很多家族以此为“家业”,不少乡村以此为“乡业”。笔者曾经走访过的永定田心村和上杭才溪乡,自古以来,男子以泥瓦匠为主,几乎都从事与建筑相关的劳作。田心村与前述西坡村相邻,是一个有廖姓村民83户361人(1997年春)的自然村。约360年前,田心村廖氏第14世祖孝康公携四个儿子来此定居。据村中的一位七旬男性老人介绍,廖氏一族自来田心村后,一直靠做泥水匠维持生计,族中男子,除入伍当兵或从文当教师的以外,即使迁居他乡,也几乎都是泥水匠。至于来田心村之前的先祖是干什么的,老人说:“虽然不知确切情况,但是会到这个几乎可以说没有耕地、也没有山林的田心村定居下来的先祖,很难想象他从前是靠种地为生的。至少在孝康公的时候,泥瓦匠就已经是我们廖氏的家业了吧。我猜想当年孝康公可能就是因为参加西坡村天后宫的修建才来TX村的,待天后宫盖好,他们也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上杭县才溪乡一带流传着“三千金锤八百斧”的谚语,意思是说在才溪乡,有三千人靠铁锤谋生,有八百人用斧头谋生。〔160〕至今,这一带依然是以建筑为“乡业”的著名的“建筑专业乡”。明清时期,“才溪泥瓦匠”就不仅为汀州人所熟知,而且名扬龙岩、瑞金、梅县一带,特别受人欢迎;〔161〕清末时,不少才溪人在漳州、泉州承包建筑工程,有的由此致富。〔162〕

在汀江流域地区,明代后半期开始,有很多人从事以泥瓦匠为主的建筑行业的劳动。例如,《闽书》中有关于连城民俗的记载:“民入他郡、治版、筑修砌、累壁、坚土。”〔163〕这里所说的“筑修砌、累壁、坚土”,显然都与泥瓦匠或建筑相关。“治版”,有人从连城盛行印书业,把它解释为做印书的木版;但也有人把它和后三者联系在一起考虑,认为也是属于建筑的劳动。由这一记载可知,当时连城人中,泥瓦匠也非常多,而且大多外出打工。

汀江流域的泥瓦匠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多能工巧匠。民国《上杭县志》中有一段是专门评价才溪泥瓦匠的:“论他们修建的建筑物之特点,牢固,那是毋庸置言的;而且,精致美丽具有艺术性。栋、梁等所见之处。都雕龙绘凤配饰花草,灵气十足,十分逼真。除盖房子之处,从修园筑路到立碑建墓,他们都有能力承包。”这段记叙反映了才溪泥瓦匠的工作范围之广和技术之精湛。其实,岂止才溪乡,上述田心村廖氏的泥瓦匠也是这样,清末西陂天后宫的修缮之事就是由田心村廖光明主持的。

那么,汀江流域在明清时期为什么会形成建筑产业呢?这恐怕与以下两点有关。首先,明代中叶以后,至少由于三点原因,汀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是科举及第者增加,二是因造纸和烟草种植、加工等手工业和流通业而富裕起来的人增加,这两类人都需要盖房子、修祠堂以光宗耀祖。三是随着财富的增加,产生了修建大型住宅以彰显族人团结自卫、对抗外来入侵者的需求。到清末民初时,永定、大埔一带,因华侨回国定居,或华侨汇款回家,住宅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其次,泥瓦匠等建筑劳动者集中的乡村大多属于耕地和山林都特别少,不仅不具备以农业为生的条件,而且也不具备发展手工业的条件。田心村和才溪乡就是这样的事例。(www.xing528.com)

(二)缝衣匠

裁缝是汀江流域的“五匠”之一,尤其在上杭、永定一带较多。民国《上杭县志》记载,1936年上杭成立制衣业工会时,有200多名会员。〔164〕另据1994年出版的《永定县志》记载,上杭、永定一带的裁缝,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名扬在外。〔165〕

该地区的裁缝铺一般兼卖布,在前述的西陂村,清末民国初期有二十多家这种裁缝铺布店,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剩下几家。

(三)竹匠

汀江流域产竹,人们多以竹为原材料,制作笠、坐垫、篮子、椅子、床、扇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该地区竹器制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到清朝乾隆年间,上杭邹氏的制品还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1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