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运交通及竹纸外运路线简介

盐运交通及竹纸外运路线简介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水陆商道上从事运输的人们,主要有三类:船夫、装卸工、挑夫。1933年,福建省盐运处与江西省盐运处签订联合盐运的条约,决定盐从南靖经高头到峰市为陆运,于是,以官盐运输为中心,这条线路上开始有了受政府控制的陆运队。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由于潮州、汕头为日军侵占,南靖—三河堤—峰市这段约100公里的陆运路线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当地产的竹纸外运路线有两条,一是经由上杭城销往潮州、汕头,另一是经由龙岩城销往福州。

盐运交通及竹纸外运路线简介

第三章已述,历史上汀江流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状况,当为该地区带来中转贸易和远距离异地贸易的兴盛。而从本章以上所作考察,也能看到汀江流域地区在历史上、特别是宋、明、清时代,上述贸易活动确实曾经繁荣一时,并带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时代,又地处山区,可以想见如此大规模的商品运输,其中还有又大又重又贵的矿产品,需要多少人力的支撑。在水陆商道上从事运输的人们,主要有三类:船夫、装卸工、挑夫。三者之中,船夫多为“专职”;装卸工和挑夫大多是“兼职”的。

(一)船夫

1.数量

尚未找到有关汀江流域地区船夫人数的文献资料,只能从一些相关资料作些推测。

其一,当地至今流传着“上河八百,下河一千”的谚语。关于这谚语的一般解释是,在汀江—韩江航道的水面上,通常从峰市往汀州城的船只为800艘左右,从峰市往潮汕方向的船只为1 000艘左右。笔者在当地听说,这谚语流行于明清时期,而清末民初以后,汀江—韩江航道的水运日趋衰退,所以民间流行“上河五百,下河八百”的新说法。日本东亚同文会在1910年前后对汀州城和峰市之间的汀江航运状况进行过观察,并留下记录:“汀州城附近有25艘,汀州城和上杭城之间有340艘,上杭城附近有60艘,上杭城和峰市之间有40艘,峰市附近有60艘,合计525艘,平均约一里水路有2艘船在航行。”〔147〕这一状况与上述“上河五百”的说法大致相符。

据日本东亚同文会留下的另一记载,当时长汀登记在册的民船约有400艘,这种船每艘至少需要3—4名船夫。〔148〕按每艘船平均有船夫3.5人计算,清末民初时,仅在长汀登记在册的民船上工作的船夫,至少有1 400名左右。

其二,民国《上杭县志》记载,20世纪30年代,上杭船员工会有会员353人。

其三,1994年出版的新编《永定县志》记载,20世纪20年代,永定船员工会有会员800多人。

仅上述三个数据相加,就超过2 500人。

2.组织

明清至民国时期,汀江流域地区有一种船夫的自发组织,称之为“帮”。“帮头”由“帮”的成员推举,在“帮”内具有绝对的权威

“帮头”的主要责任在于:获取运货订单;协调“帮”内船夫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其他“帮”的关系,并维护本“帮”船夫们的利益。〔149〕

(二)装卸工

把货物装上船和卸下船,即是这里说的装卸工的工作。在汀江流域地区的水路运输中,除要在出发地把货物装上船、在目的地把货物卸下船之外,中途还有需因河道状况更换吃水深浅或船身大小、造型不同的船、或需有一段陆运的情况,所以对装卸工的需求量非常大,有记载表明,民国时期在峰市码头每天有近千名劳工在装货上船或卸货下船。〔150〕

新中国成立之前,汀江流域地区各个码头为不同的“帮”所掌控,码头上的装卸工分别隶属于各个码头的“帮”,其劳动所得的60%以上要上缴给“帮头”。〔151〕

(三)挑夫

1.数量

据乾隆年间修纂的《汀州府志》记载,自古以来,“肩挑背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计。〔152〕16世纪末,著名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途经闽粤赣三省边区,为如下景象所惊愕:“多得令人吃惊的商品汇集于此,多得数不清的挑夫列队行进,从日出到日落,绵绵不绝”。〔153〕20世纪初,日本东亚同文书院的学生在从岐岭步行到老隆途中也看到类似景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往来挑夫人数之众。……男女挑夫如军队行军,排成一例,某君数了一下人数,从岐岭到老隆,大概有800余人”。〔154〕上述两地都在汀江流域地区附近,而且周围一带也都分布着客家方言区,所以从那两处景象,不仅不难想象历史上汀江流域地区主要陆运商道上挑夫行列之壮观,而且可以想象在利玛窦和日本东亚同文书院的学生所看到的挑夫行列中可能有不少人来自汀江流域地区。

2.挑夫集中之地

以下四处,曾是汀江流域地区内的主要陆运商道,自然也是挑夫集中之地。

■峰市和石下堤之间(www.xing528.com)

如第三章所述,峰市和石下堤之间的汀江河道暗礁乱石密布,货船无法通行,货物只能改走陆路,靠挑夫们肩挑背扛地搬运。这段路,约有五、六公里。也就是说,溯汀江—韩江航道运往上杭、长汀方面的货物到了石下堤,就要卸下船,改由挑夫经陆路搬运到峰市,再装上船溯江运行;沿汀江—韩江航道运往大埔潮州、汕头方面的货物到了峰市,就要卸下船,改由挑夫经陆路搬运到石下堤,再装上船溯江运行。据说,自汀江航道开通至清末民初,这条商道上几乎每天都至少有400名以上的挑夫在运送货物,其中半数左右是妇女,她们有的是跟随丈夫或兄弟,有的是与女友结伴。〔155〕

■高头(南靖和三河堤之间)

福建南靖至广东大埔三河堤之间的陆路,历史上曾是连结汀江流域、闽南沿海、潮汕沿海三个地区的重要陆运路线。这条路线在永定境内的部分,被称为“金丰路”,高头是金丰路上的一个要卡。自古以来,高头一带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靠挑运物资或抬轿子维持生计。1933年,福建省盐运处与江西省盐运处签订联合盐运的条约,决定盐从南靖经高头到峰市为陆运,于是,以官盐运输为中心,这条线路上开始有了受政府控制的陆运队。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由于潮州、汕头为日军侵占,南靖—三河堤—峰市这段约100公里的陆运路线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20世纪30—40年代,高头村村民中,约有挑夫1 000多人、轿夫200多人。〔156〕

■白砂(上杭和龙岩之间)

上杭白砂一带,历史上被称为“纸乡”,曾盛产竹纸。上杭城和龙岩城之间的陆运交通线从这里经过。当地产的竹纸外运路线有两条,一是经由上杭城销往潮州、汕头,另一是经由龙岩城销往福州。陆运从白砂到上杭城,需走一天;至龙岩城,需走二天。因此,自古以来,白砂的成年劳动力几乎或是从事造纸,或是做挑夫,此二者为白砂人最主要的谋生手段。

■沐教(饶平和枫朗之间)

沐教位于广东饶平和大埔交界处的大埔一侧,历史上从饶平陆运大米等货物到大埔枫朗的挑夫,需在沐教住一晚,或在这里转交给其他挑夫。每天路径沐教的挑夫,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七八百人。〔157〕

3.挑夫的生活状况

从下述一处明代古迹和一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当地挑夫的生活状况可窥测一斑。

大埔县湖寮硿子头古道旁有一坐北朝南的巨大磐石,其左下角刻有一幅宽约75公分、高约165公分的告示,为大埔县知事伍凤章在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所立,全文如下〔158〕

大埔县知事伍示

仰硿子头船户:今后载货至赤石岩,每船陆担,每担百斤,脚银伍分,顺水叁分。其过矶挑夫,每货百斤,银壹分贰厘,不许额外多交多科,刁难停泊。如遭(违),请报人楷(指)名告究。

万历叁拾叁年叁月初一日立

硿子头河段有三处乱石险滩(当地人称之为“硿”),船至此处,必须停靠,货物由挑夫卸下后搬运,过此三硿之后,再把货物重新装上船。透过此知事所立告示,不仅可看到明代时这里船只来往熙攘及货物运输繁忙之盛景、运价纠纷发生之频繁且严重的程度以及官府对此的管理和控制,也可大致了解当时挑夫的收入状况。

三百多年之后,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劳动部在1932年7月1日颁布《福建省各级劳动部长联席会议决议案》,其中指出:在上杭、庐丰等地区,随着苦力劳动者因土改而分到了土地,农民和劳动者之间争挑担的事频频发生。就此而明文规定,本着保护劳动者这一劳动法宗旨,对苦力劳动者给予三分之二的挑担优先权(即有三担货物的情况下,苦力挑二担,农民挑一担)。〔159〕从这段文献资料,可作以下三点推断:

第一,当地的挑夫分“苦力劳动者”和“农民”二类,前者是以搬运货物为唯一或主要谋生方式的“专职挑夫”,后者是以务农为本职的“兼职挑夫”。

第二,作为“苦力劳动者”的挑夫,是没有一点耕地的“农村无产阶级”。 

第三,历史上在汀江流域,即使是以务农为本职的农民,大多也要靠帮人挑运货物,才可能维持一家生计。而这正与上面引用的《汀州府志》所述当地以“肩挑背负维生者为最多”相一致。

另外,汀江流域地区有很多女性挑夫,这也反映了“挑夫”作为当地居民主要生业的普遍性。由于山道艰险,即使年轻力壮的男子,一般也只能一挑约30公斤,日行20公里左右。女性挑夫大多在当天能够往返的距离范围内挑运货物,若遇到目的地较远、当天无法返回的远距离货运,往往采取“接力”形式,即挑运到中途一地,便移交给另一女性挑夫继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