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汀江水系
汀江是福建西部最大的河流,属于韩江上流。其主流源于宁化县木马山,南流至大埔县三河堤,与梅江合流为韩江,全长二百余公里。主要支流中,有长汀县境内的濯田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南流河、铁长河、七里河和郑坊河,武平县境内的桃溪河、中堡河、丰田河、陈埔河;连城县境内的新泉河、莒溪和苗前河,上杭县境内的旧县河和黄潭河,永定县境内的永定河和金丰溪。
汀江主流发源于宁化县治平乡境内的武夷山脉木马山,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迂回,经四十余公里至长汀县庵杰乡大屋背村,从一处名为“龙门”的地点流出后,始称“汀江”。汀江主流穿过汀州城,流经策武、河田、三州等乡镇,在水口村与濯田河汇合。濯田河为汀江的最长的支流,源自长汀县古城镇元口村,全长六十余公里,有支流近一百六十条。
汀江主流与濯田河汇合后继续南流,在武平县湘店乡河口村与桃溪河汇合。桃溪河发源于武平县大禾乡贤坑村,全长三十余公里,武平县北部的大小河川几乎都是桃溪河的支流。
与桃溪河合流后,汀江主流水流量增大,河面拓宽,南流至上杭县临城乡与旧县河汇合。旧县河发源于连城县曲溪乡黄胜村,流经文亨、朋口、新泉等乡镇后进入上杭城,全长一百一十公里左右,较大的支流有二十余条。
汀江主流在上杭城三面迂回之后,继续向南流入永定县境,在洪山乡河口村与黄潭河汇合。黄潭河又名胜运河,发源于位于上杭县古田镇的笔架山,全长约一百四十公里,蜿蜒流经上杭、永定两县多个乡镇,较大的支流有三十余条。
继续南流的汀江主流在永定县仙师乡又与永定河汇合,长约九十公里的永定河源自永定县坎市镇竹子炉,较大的支流有四十余条。发源于永定县苦竹乡的金丰溪在永定县境内长约六十公里,流经湖坑、大溪、岐岭、下洋等乡镇,于大埔县茶阳镇融入汀江,主要的支流约有十五条。
汀江水系的河流,大多河面狭窄,河流湍急,且多险滩。但即便如此,历史上,水路航运还是为人们广泛利用。在汀江流域的闽西境内,普通船只可通行的水路至1992年时还有八百公里左右,而清末民初之前则要长得多。譬如,南山河原来可通行普通船只,但由于河田左犁壁兴建水库,该水路在1973年以后全线中断。〔13〕另一方面,在那些普通船只无法通行的河道上,当地居民会制作特殊船只,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路交通。如长汀县庵杰乡境内的汀江上游,河面很窄,河水也较浅,但在历史上则是当地居民的主要交通路线。人们根据河道的情况,特制了一种船身狭长、船底很浅的舢板,把山区土特产运往汀州城,再把食油、盐巴、布匹等运回山区。就这样,汀江水系贯穿南北的主流和众多的支流,与其他水系的水路和陆路相互连接,形成汀江流域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而汀江主流就是这张交通运输网络上的主动脉。
更重要的是,汀江主流还在大埔县三河堤与梅江合流为韩江后继续南流而下,流经海阳县竹竿山而终于走出山区进入韩江平原,进而经潮州,在汕头入海。于是,汀江水系不仅把散落在群山里的村落彼此连结起来,而且把山区与沿海平原、海洋连接起来。如后所述,这种山海连接因汀江航道的开通而更加紧密。(www.xing528.com)
(二)汀江航道
历史上,河流一般都会成为人们异地交通的水路。汀江也是这样,曾经是连接汀江流域山区与潮汕沿海地区的水路交通干线,人们顺江而下把汀江流域山区的产品运往潮汕沿海平原,又溯江而上把潮汕沿海平原和海洋的产品输向汀江流域山区。不过,需要留意的是,汀江这条水路曾备受官府重视,从而有了不同于一般水路的特殊历史:南宋端平三年(1236),为方便“官盐”的运输,官府清理汀江河道,凿暗礁,拓江面,开通了汀江航道,使这条水路交通线成为重要的“官道”。
宋代,福建内陆均实行食盐官卖。在南宋绍定五年(1232)之前,根据官府规定,当时汀州六县居民中,长汀、宁化、清流三县居民食“福盐(福州所产之盐)”,上杭、武平、连城三县居民食“漳盐(漳州所产之盐)”。从福州至汀州,交通不便,途中费时颇长,以致运到汀州的“福盐”不仅品质差劣,掺杂灰土,难以食用,而且分量不足,如据《临汀志》所述,“福盐”额度为“每年八中纲”,但“实搬到盐四中纲,多至六中纲”。〔14〕更有甚者,官盐的价格还往往高出私盐数倍,由此造成汀州及其邻近地区,盐价高腾,居民常常苦于“食盐不足”。而另一方面,广东沿海多处产盐,与汀州一水相连的潮州一带就有著名的盐产地,于是,当地居民中从事食盐走私者辈出。官府为了盐利,不仅按人头强制派销官盐,还颁布了极为严苛的盐法,并派官兵缉捕买卖私盐者,据说当时每年因此被判罪者竟以万计数。〔15〕如此高强压制之下,食盐走私愈盛。有史料记载,每到秋冬季节,走私贩盐者数百成群,甲兵旗鼓,往来于虔汀漳潮徇梅惠广八州,而广大百姓也常常群起拒买官盐。〔16〕因此,在汀州官府看来,食盐走私乃当地治安的一大危害。〔17〕自嘉定六年(1213)始,汀州知府多次向朝廷奏请,请求“更革”食盐配给路线,将配给汀州百姓的“福盐”改为“潮盐(潮州所产之盐)”,但历经十余载而未有果。至绍定元年(1228),终于酿成长达四年有余的晏梦彪之乱。[3]在此背景之下,绍定五年(1232),朝廷总算采纳汀州知府的建议。据胡太初在《临汀志》中记载,“前长汀县宰刘元英为检院申请,欲令汀民与长汀、宁化、清流并照上杭、武平、连城体例,改运漳盐。郡守赵崇模申请谓搬运漳盐,系遵陆路,恐脚夫有改,反为一方之扰,莫若改运潮盐。绍定五年,准尚书省札,从本路郑转运之请,许本州及诸县艰于运福盐者改运潮(盐)。本州具申朝廷,乞行下诸监司移文潮州,立定体例”。〔18〕端平三年,为便于作为官盐的“潮盐”运到长汀,长汀县知事宋慈组织人力,炸除暗礁,疏通河道,开通了从长汀县水口至上杭县回龙之间的汀江航道。〔19〕嘉靖三十年(1551),汀州府知事陈洪范又整治回龙滩,汀江航道延伸至永定县峰市,至此,汀江航道全线开通。〔20〕然峰市至大埔县石市之间的河段,暗礁乱石密布,白浪滔滔,人称“棉花滩”,如当地谚语“十里棉花滩,江水天上来”所形容,那里船只无法通行。
从汀州城到大埔三河堤,汀江航道总长度约为二百二十五公里,根据河道情况可将其分为四段。一是汀州城至上杭城,约一百二十公里,此段河面较宽,流速较缓,普通船只较易通行。二是上杭城至峰市,约六十公里,此段因河床狭窄且倾斜度较大,水流湍急,船只航行比较危险。三是峰市至石市,约十公里,此段船只无法通行,货物往来只能靠陆运。20世纪初,日本东亚同文书院的数名学生曾走夜路,经四个小时左右,从石市步行至峰市。〔21〕四是石市至三河堤,三十余公里,此段河道条件较好,普通船只可顺利航行。〔22〕
(三)其他水系交通
汀江水系之外,汀江流域各县境内还有其他水系河流,其基本情况为:长汀县境内有闽江水系的陈连河和童坊河以及赣江水系的古城河;〔23〕连城县境内有较大河流八条,除三条属汀江水系之外,另有四条属闽江水系,一条属赣江水系;〔24〕武平县境内汀江、梅江和赣江水系流域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40.5%、54.1%和5.4%;〔25〕上杭县总面积的95%以上为汀江流域,其余为九龙江或梅江水系流域;〔26〕永定县内汀江流域面积所占比例更高,达97%以上,其余也为九龙江或梅江水系流域;〔27〕大埔县内汀江水系流域面积所占比例不大,主要为梅江流域或韩江流域。
如上所述,在汀江流域,历史上汀江水系和其他水系的大小河流构建起连接区域内各乡村之间以及区域内外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汀江主流则犹如其主动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