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能力是大学语文阅读能力结构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认知策略,来达到培养认知能力的阅读教学目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阅读指的是读者将阅读材料中收集到的信息与其自身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结合起来,生成一定意义的过程。较高的阅读能力离不开观念性理解、认知策略及自动化的技能等要素,其中观念性理解指的是阅读者应做到对阅读文本中涉及的字、词、句、语体及文体等知识内容的基本理解,属于陈述类知识;自动化技能则主要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文体、语体等,对这些知识进行解码和翻译的技能;而认知策略指的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动形成的一种阅读技能和方法。从知识分类方面来看,认知策略和自动化技能可看作是程序性知识。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将语文阅读过程划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解码过程、内容表面含义理解过程、推理过程以及理解监控过程。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着手进行阅读能力的阐述,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阅读能力结构组成中认知能力的重要地位。丰富阅读教学中的认知策略,能够加大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阅读者要首先对语言信息有明确认知,进一步对阅读文本内在含义有所掌握。言语信息通常是通过图式表示出来的,存在于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需要阅读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来对阅读文本表达信息初步掌握。
图式就是指以某一特定主题为核心,建立起相关知识表征及存储的方式,利用图式简化知识学习难度。通常来讲,学习者自身图式结构的构建程度能反映出其阅读能力强弱,需要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丰富图式结构,进一步提升阅读者认知能力。图式中不仅包括概念及命题的网络结构,还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起到梳理知识、连接各知识点的作用,进而形成知识网络,这种情况下生成的认知图示便被称作记忆。在进行语文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图式属于一种心理组,将阅读阶段涉及的各类知识结合起来,这些知识彼此作用,共同组成有机的结构体系,在之后的阅读实践中不断丰富,并作为阅读理解的工具。大学语文阅读中需要用到的图式结构包括场景图式、形象图式和语言图式等,需要明确图式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上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图式的构筑,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在阅读文章前,可借助图式使得阅读者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并通过推理、搜索等,加深对文章细节内容的了解。总的来讲,图式构筑是一项重要的认知策略,需要在充分利用图式作用的条件下,加大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例如,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将以丰富学生语言信息的图式体系为主要教学目标,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索文章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自身的图式结构的完善建设。包括使学生更多接触社会生活,使得他们在阅读时能融入自身生活经验,深入体会文章内在情感;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促使他们的图式结构和阅读经验更加丰富;同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图式结构的基础上,还要求他们做到各类图式的整合分类,以便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达到阅读文本信息和图式结构的结合,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