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探究适应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探究适应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构建完善的教学环境,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开展教学工作,发挥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在探究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时,由于高

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研究:探究适应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教学模式不断翻新,层出不穷,各显神通。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属于人文素质类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一定的影响,但部分高校对这一内容的重视程度不高,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中,导致语文课时不够,例如:部分三本院校虽然将语文设为必修课程,但仅设置了36课时,而为英语课程设置了200课时,课程之间的课时比重严重失衡,学生在这一环境学习,对中华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另外,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完整性,36课时难以全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难以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大学阶段学习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大学使用统一教材进行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统一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多样化发展以及独立精神的树立,难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几乎成为高校语文教师共同的呼声,因而他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加适应新时期全面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有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了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时应用先进科技与文本内容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备课时先按照教学进度、教学设计设计教学形式,并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将教学课件上传到平台上,学生能够课前、课后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这种构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能够通过教师视角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视频点击量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语文课程。在授课时,教师能够将这部分教学内容作为重点,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并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出网络设备的优势,推动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有的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针对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实施互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并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形式,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例如:部分高校为了达到教学改革的需求,采用高校间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有效教学模式,取长补短,促进语文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更新了教学理念,并按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的教师实施绿色语文教学行动,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语文实用性特征。语文课程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带领学生体验生活,通过读书会、演讲比赛、文学社团、创作笔会、调查采访、才艺展示等形式把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存在的文学现象,避免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降低学习兴趣的问题,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解学生的真实语文学习情况,教师在一个阶段教学工作结束之后,应进行必要的语文综合能力考核工作,为之后的教学内容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民主教学,老师当导演,学生是主角。授课之前,先设计好话题,组织学生开展深入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不怕说错,敢讲真话,不怕出丑,敢于亮相。教师参与讨论,师生之间相互辩论,畅所欲言,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对青年学生而言就能养成良好的学风,培养进取精神,不断拓宽自己的认识,提高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www.xing528.com)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版本过多,高校之间的教学针对对象存在差异,进而应用的教学模式各不相同,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随意性较大,加之部分教材中选文质量不高,教材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外国文化很感兴趣,个别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信心,这些都是教学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需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满足个别化学习需求。部分教师为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分为研究性学习小组,并根据小组成员的爱好布置研究作业,例如教师为喜欢看网络书籍的小组布置名作赏析作业,为喜欢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布置古代小说戏曲赏析的作业,这样的个性化多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活跃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走进学生的心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学习帮助和指导,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语文教学综合能力,形成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构建完善的教学环境,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开展教学工作,发挥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另外,由于大学语文课程为集体课,教师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按照学生综合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但由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产生厌倦感或不能完全理解教材内容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模式时,体现出阶梯式教学内容,使学生各有所获,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语文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在学习时单纯地吸收语文知识,难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类似,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善的语文思维,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标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带领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语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课程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学生布置自主探究任务,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优化语文教学质量。

在探究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时,由于高校之间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使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教学对象也有差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所以,遵循教育规律,执行教学大纲,符合客观实际,服务人才标准的教学模式探究工作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还需不断完善。不管怎样变革,但就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弘扬人文精神的原则。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人格心理得到全面提升,使生命价值更具意义。第二,提高认知水平的原则。这一原则侧重三种能力的提升,一是识字解词求意的能力;二是对作者已经认知的对象感知、批判再认识的能力,以及对作者思维特征的领悟、认同和鉴赏能力;三是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第三,加强语言历练的原则。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心灵不断觉悟的过程,教学的成功,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过程体验的重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认识不断加深,思维逐渐灵敏,人格不断完善,实际上就是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与生命成熟的过程。第四,打通对话的渠道。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翻转课堂”的出现已经宣告学生再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尤其是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话的重要性。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对话过程,包括师生与教材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主体与客体的对话等。只有打通对话渠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五,激发创造热情的原则。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在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分为特殊创造力和自我实践能力,前者多指科学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等,他们能创造出人类前所未有的事物来;后者指在开发人的可能性,自我潜在能力意义上的创造,这样的创造成果可能并不一定是人类的新发现,但它对创造者自身的生命成长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教育重在后者,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