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域文化环境下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与传承

地域文化环境下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与传承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地域文化环境下公路景观的属性文化景观指的是地表的文化面貌,或者是人类社会性聚居所产生的文化“地貌”。其中自然景观包括地形、地貌、动植物、水体等方面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地域文化环境的要素及理论进行高速公路人文景观的设计。高速公路建筑物主要由服务区、收费站和沿线周围建筑物景观组成。如果结合周边的地域文化,设计出洞门的造型、色彩与版面构图等内容,就能更好地表现高速公路景观的地域特点。

地域文化环境下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与传承

(一)地域文化环境下公路景观的属性

文化景观指的是地表的文化面貌,或者是人类社会性聚居所产生的文化“地貌”。文化景观学与城市规划学科所研究的聚居形态与景观风貌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文化景观的内涵丰富,储蓄的信息量巨大。[19]

文化景观是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其文化的支配下,在长期聚居实践的地域空间中创造出的与文化相应的地表特征。文化景观的研究就是要鉴别、区分不同的文化区域,探索文化历史,研究人类介入环境、运用环境、改造环境的方式,尤其是研究自然景观是如何向文化景观转化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是动因,自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文化景观概念的意义在于大地不仅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性聚居活动的舞台,而且是人类的塑造对象。在人类对地表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不仅是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伴随着浓厚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趋向。[20]文化景观研究的具体目标,是探索视觉景观及心理反应的艺术性与美质为人类提供美感经验的视觉环境。因此,作为人类景观体系,高速公路景观是物质形态(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等)和文化形态(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在某一具体历史时期的综合反应。

(二)地域文化环境下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是在公路可视范围内,研究公路景观规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时,如何保持与自然更好的协调,如何更好地服务用路者,以减少交通事故、增加司乘人员舒适性的理论。公路景观设计理论包括:自然景观设计和人文景观设计两大部分。其中自然景观包括地形、地貌、动植物、水体等方面的内容。人文景观包括虚拟景观和具象景观。虚拟景观是指依据当地的历史故事、风俗、逸闻趣事、古遗址等人文地域环境内容设计的景观。具象景观指的是标牌及标牌字体的设计、涵洞、立交、出入口的护栏、服务站等内容设计的景观。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地域文化环境的要素及理论进行高速公路人文景观的设计。具体指在人文景观中如何依据高速公路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环境及资源进行虚拟景观设计和具象景观设计。在具体景观设计中,具象景观设计要服从虚拟景观设计,如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的造型设计如何与当地的人文景观相协调。

地域文化环境下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最重要是高速公路的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服务区的景观设计、收费大棚的景观设计,另外还有隧道内壁的景观设计、立交互通区的景观设计、路两边边坡的设计、路两边雕塑广告牌的设计、交通节点的景观设计等一些系列内容。本书主要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高速公路收费大棚的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

高速公路建筑物主要由服务区、收费站和沿线周围建筑物景观组成。服务区建筑设施景观是服务区内重要的景观要素。建筑设施包括综合楼、加油站、员工宿舍、修理间、电气室等设施。[21]另外,还有场地的雕塑、草地绿化等。

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建筑设施景观包括收费站大棚和收费站服务人员办公楼及宿舍楼建筑。其中收费站大棚不仅仅具有收费功能,它还是一个地区出入的门户,具有“大门”的作用。因此,根据地域文化特色,以因地制宜与统一协调的原则设计出有特色的收费站建筑景观,对展示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优势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的洞门具有洞的识别性和象征性。如果结合周边的地域文化,设计出洞门的造型、色彩与版面构图等内容,就能更好地表现高速公路景观的地域特点。西安机场收费站大棚按“新汉风”仿古建筑设计,造型为古城堡。仿汉城堡为迎宾之门,建筑色彩以仿汉灰白为主,主阙楼、梁柱、斗拱呈朱红色。这些仿汉建筑浓缩了汉代文化,既符合地域特点,又能给前来西安的客人以视觉冲击,留下古城的第一印象。[22]

【注释】

[1]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6.

[2]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858.

[3]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8.

[4]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关于人与文化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

[5]祁家能.从“文化”到“文化生产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2).

[6]李平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D].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6:5.(www.xing528.com)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14.

[8]方淑荣.环境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1.

[9]方淑荣.环境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4.

[10]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2:26.

[11]周笑.民俗风情旅游与民族民间文化变迁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12]王翠翠,江海涛,潘旭.地域文化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16).

[13]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关于人与文化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

[14]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2.

[15]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2005.12.

[16]李欣欣.地域文化在高速公路隧道洞口中的景观设计研究——以承秦高速公路隧道洞日景观设计为例[D].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7.

[17]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重庆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5.12:29.

[18]魏中华.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

[19]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重庆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5(12):26.

[20]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37.

[21]王一杰、王家民.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13(1).

[22]马国库.西安地区高速公路附属建筑规划与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