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基坑(槽)土方量计算
在土方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土方工程的外形通常很复杂且不规则,要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很困难。一般情况下,将其假设或划分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1)基坑土方量
基坑形状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其边坡也常有一定坡度,基坑土方量计算可按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做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18):
式中:V——基坑土方工程量(m3);
H——基坑的深度(m);
A1、A2——分别为基坑的上、下底面积(m2);
A0——A1与A2之间的中截面面积(m2)。
图1-18 基坑土方量计算
图1-19 基槽土方量计算
2)基槽和路堤土方量计算
基槽和路堤通常沿长度方向根据其形状(曲线、折线、变截面等)划分成若干计算段,分
段计算后汇总(图1-19)。
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Vi,再汇总:V=
(1)断面尺寸不变的槽段
槽段长Li:外墙—槽底中~中,内墙—槽底净长。
(2)断面尺寸变化的槽段
式中:Vi——第i段基槽(路堤)的土方量(m3);
Li——第i段基槽(路堤)的长度(m);
A1、A2——分别为第一段基槽(路堤)两端的面积(m2);
A0——A1与A2之间的中截面面积(m2)。
在土方开挖前,计算基坑(槽)土方量时,应结合施工方案进行,坑(槽)底的面积除了基础外围尺寸外,还需考虑工作面、边坡支护等所需要的宽度。
【例1-3】 某基坑坑底长度为60m,宽度为40m,深度为5m。根据设计要求基坑四边
放坡,其边坡坡度为1∶0.5。试计算基坑挖土土方量。
【解】 (1)基坑的下底面积
A1=60×40=2 400m2
(2)基坑上底面积
长=60+2×0.5×5=65m 宽=40+2×0.5×5=45m
A2=65×45=2 925m2
(3)基坑中截面面积
长=60+2×0.5×(5÷2)=62.5m 宽=40+2×0.5×(5÷2)=42.5m
A0=62.5×42.5=2 656.25m2
(4)基坑挖土方量
【例1-4】 某基础外围尺寸为59m×39m,高度为5m,工作面宽度为0.5m。根据设计要求基坑四边放坡,其边坡坡度为1∶0.5。试计算基坑挖土土方量。
【解】 (1)基坑的下底面积
长=59+2×0.5=60m 宽=39+2×0.5=40m
A1=60×40=2 400m2(www.xing528.com)
(2)基坑上底面积
长=60+2×0.5×5=65m 宽=40+2×0.5×5=45m
A2=65×45=2 925m2
(3)基坑中截面面积
长=60+2×0.5×(5÷2)=62.5m 宽=40+2×0.5×(5÷2)=42.5m
A0=62.5×42.5=2 656.25m2
(4)基坑挖土方量
1.4.2 基坑(槽)土方量开挖
基坑(槽)的开挖,首先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做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设置龙门板,龙门板桩一般应距离基坑上边缘一定距离,以方便施工和保存(图1-20)。
图1-20 建筑物的定位
1—龙门板;2—龙门桩;3—控制桩;4—轴线桩;5—轴线
1)基坑(槽)开挖
基坑(槽)开挖程序一般是:基坑(槽)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基坑(槽)开挖→修整边坡→清底→验槽。
(1)放线
房屋定位后,根据基础的底面尺寸、埋置深度、土质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季节性变化等不同情况,考虑施工需要,确定是否需要留工作面、放坡、增加排水设施和设置支撑,计算确定基槽(坑)上口开挖宽度,拉通线后用石灰在地面上画出基槽(坑)开挖的上口边线即放线(如图1-21)。
(2)确定开挖顺序
根据基础和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图1-21 放线示意图
1—墙(柱)轴线;2—龙门板桩;3—白灰线;4—基槽宽度(d=a+2c+2b)
(3)基坑(槽)开挖
基坑(槽)开挖有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两种形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并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当基坑(槽)挖到离坑底0.5m左右时,根据龙门板上标高及时用水准仪抄平,在土壁上打上水平桩,作为控制开挖深度的依据。为避免对地基土的扰动,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时再用人工铲平修整至设计标高。
基坑(槽)开挖时,应准确计算预留回填土方,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地区。为防止坑壁滑坡塌方,根据土质情况及坑(槽)深度,堆土应在坑顶两边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4)修整边坡、清底
组织验槽前,通过控制线检查基坑宽度并进行修整,根据标高控制点把预留土层挖到设计标高,并进行清底。
(5)验槽验槽即为基槽(坑)开挖完毕并清理好以后,在垫层施工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一起进行现场检查并验收基槽的过程。验槽的目的在于检查地基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验槽主要靠施工经验观察为主,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辅以钎探完成。
①观察验槽
基础验槽除了要验收平面位置、尺寸、标高、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外,还要观察基槽基底和侧壁土质情况、土层构成及其走向,核对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是否已挖至地基持力层,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②基础钎探
人工打钎时,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尖为60°尖锥状,钎长为1.8~2.0 m。打钎用的锤重为3.6~4.5磅,举锤高度约50~70cm。将钢钎垂直打入土中,并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如图1-22)。
2)深基坑开挖
大型基坑应优先选用机械开挖,以降低开挖难度,加快开挖速度。深基坑开挖分为无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和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深基坑无支护的开挖多为放坡开挖,有支护的开挖多为垂直开挖,其中有支护的开挖根据其开挖顺序分为盆式开挖、岛式开挖等。
图1-22 钢钎
(1)盆式开挖
盆式开挖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后挖除挡墙四周土方。这种挖土方式的优点是挡墙的无支撑暴露时间短,周边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缺点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需集中提升后装车外运,施工速度慢。
(2)岛式开挖
岛式开挖即保留基坑中心土体,先挖除挡墙四周土方。这种挖土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中心岛作为支点搭设栈桥,挖土机可利用栈桥下到基坑挖土,运土的汽车亦可利用栈桥进入基坑运土,这样可以加快挖土和运土的速度;缺点是由于先挖挡墙内四周的土方,挡墙的受荷时间长,在软黏土中时间效应(软黏土的蠕变)显著,有可能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图1-23)。
图1-23 岛式开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