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自从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后,就进入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作为一种融经济与精神为一体的特殊社会形态,其发展既随着时代而变化,又受经济活动的制约;既有内在自身规律的延续,又受外在多种力量的影响。我们只有把握其特殊发展规律,艺术设计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一、艺术设计随时代而发展变化
艺术设计自产生至今,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始人打制的第一件粗糙的石器到现代制作精密的机器;从形式简陋的草屋,到气势恢弘的宫殿;从过去以实用为主的器皿设计,到今天为多种需求服务的、样式各异设计形式……无不显示出设计发展与变化的轨迹。
纵观艺术设计的发展史,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艺术设计随时代而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设计。刘勰曾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刘勰的意思是,文学艺术总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内容、形式、风格诸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文学艺术如此,艺术设计也不例外。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等在具体物质材料上的体现。每一时代的设计都以其特殊的材料和方式记录下该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不同时代的设计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差异,是不同时代物质与精神的总体体现。不同时代的人们各行不同的生活境遇,面临不同的社会矛盾,具有不同的政治、哲学、伦理、宗教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物质喜好和审美追求,这些都通过设计作品而获得体现。以我国古代的青铜饕餮来说吧,它是我国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设计铸造的一种钟鼎祭器,其造型是超世间的神秘、恐怖的动物形象,由殷代占统治地位的氏族部落的图腾演化而成的。在它的正面显赫的位置上,镌刻着一个变形的、幻想化的、可怖的怪兽头,有的甚至口中含着人头(图2-2)。这种造型美,是一种狞厉之美。它是殷商王朝统治者的权威、意志和力量的象征。观赏它,会把人们带到人类童年那个野蛮、遥远的年代,那恐怖、神秘、沉着、稳定的造型,体现了我国古代由原始野蛮时代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伟大转折时期的历史必然。一方面,包含着创建奴隶制过程中对于原始野蛮制度的无情冲击和扫荡;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于奴隶和被征服者的兽性的残忍。
图2-2装饰有饕餮纹的鼎
建筑设计常被称为用石(木)头制作的史书,就在于它常常以自己的形象揭示着时代的主题,记录着每一时代的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特定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理想。古希腊的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重视整个城邦公民的利益,帕特农神庙就是为雅典城邦保护神雅典娜修建的祭殿(图2-3)。据希腊神话传说,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喜欢美丽富饶的雅典,他们都想成为雅典城的保护神。为此,两神争执不下,请求宙斯裁决。宙斯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百姓选择。波塞冬将战叉抛到地上,海浪滚滚,昏天地暗,以此显示他的强大和霸权;雅典娜则把一尊神塑放在地上,大地上长出了硕果累累的橄榄树,充满了一片生机,以此显示保证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幸福安宁生活。雅典人民显然不喜欢强权政治而爱好和平,选择了女神,并为她修建了神庙。这座神庙是陶立克式建筑,落成于公元前447~前432年。神庙背西朝东,用大理石建成,耸立在三层台阶之上,神庙有祭殿和女神殿两个主殿。从神庙前门可以进祭殿,踏后门可以入女神殿。庙里浮雕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东山墙上,镌刻着智慧女神雅典娜从天父宙斯头里诞生的生动图案;西山墙上,雕绘了雅典娜与波塞冬争当雅典保护神的场面。可见,这座城邦保护神的庙宇,代表着整个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的某些特点。到了古典晚期,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城邦民主制已经解体,古希腊在专制制度的各个小王国里,建造起壮丽的国王陵墓。这些建筑物位置显要、体积高大,超人的尺度,威严的风格,华丽的装饰,都在神化着专制的国王,同时也显露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鄙视态度。
图2-3帕特农神庙
到中世纪,神权统治一切,教会是封建制度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一种最能表达中世纪欧洲人思想、理想、愿望的艺术设计就应运而生。城市里最宏伟的建筑是教堂,这就是风靡一时的哥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一般以厚重的石块作建筑材料,结构宏大。屋顶上那些高耸入云的尖塔使它仿佛失去了分量,将人的思绪带到虚幻飘渺的上苍。教堂内部空间宏大,顶部是巨大的穹隆,四边是粗大的支柱,墙壁布满尖顶拱券形的窗户,窗户镶满彩色玻璃,日光通过彩色玻璃进来,变幻出奇异的色彩,造成一种向上升腾、天国神秘的幻觉。教堂内部的各种装饰、绘画和雕刻,都与教义有关,使教堂充满庄严神秘的感觉。在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有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教堂(图2-4)。它们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
再说我国封建社会的宫殿建筑设计,其构图要求严格对称,以突出统帅全局的中轴线。而在它的两侧,还有层次分明的次要轴线,统帅局部。在建筑的立面上,通常是左右划分为五部分,以中央部分为主;上下分为三层,以中层部分为主,主从关系,有条不紊。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朕即国”的绝对君权,北京故宫、天坛建筑即是如此(图2-5)。天坛是封建皇帝祭天的场所,它占地272公顷,几乎是故宫的三倍半,但建筑的面积却很少,绝大部分都是苍松翠柏。这少量的建筑,都布置在一条高出地面四米多的甬道两端,以一条轴线贯通。中轴线一端的祈年殿,是三层蓝色屋顶的圆形大殿,下衬巨大的三层白石台座。所有这些,都把上天至尊、皇权神圣的思想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样的道理,随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也都印记着其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思想光辉,成为时代的象征。“世界贸易中心”(图2-6)、“悉尼歌剧院”(见彩图7)即如此。
艺术设计随时代而变化,还表现在每一时代都有一两种设计形式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成果,集中体现出该时代的物质水平、时代精神和审美理想。如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设计,奴隶社会的青铜器,秦汉的建筑与丝绸,唐代的建筑、服装,宋朝的瓷器、广告,明清的建筑园林、纺织家具等。这些设计的形式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峰,具有“永久的魅力”。
二、经济对艺术设计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5](5)即人类经济生活的发展,必然引发人们精神意识的变革。尽管艺术设计的社会属性至今存有争议,或存有双重性与边缘性特征,但它总体上属于人类的意识形态,因此,它必然随着社会经济而发展,反之,经济是推动艺术设计发展根本动力。
回顾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史上每次重大设计观的转变或设计思潮的变更都同社会经济的变革分不开。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三次大的变革浪潮。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变革,它使人类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向了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则摧毁了农业文明赖以生存生产关系和生产工具,创造了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的工业文明;今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又一次巨大变革,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被核能、太阳能、计算机、自动化等生产方式所取代,人类已进入到信息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历史上这三次大的经济变革都带来艺术设计观、设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农业文明的设计是以手工业为主的个体化设计,一般以个人或封闭式的作坊为生产单位,设计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往往是一体的,生产者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因而生产出的产品具有丰富的个体特征,装饰成了体现设计风格和提高产品身价的重要手段;工业文明是以大机器为主导的、批量化、标准化的设计,设计由专门的设计师来完成,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物,注重产品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信息社会的设计则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导的信息设计,无论设计、生产或销售都是通过信息传递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情感的传达维系和体贴周到的服务。其实,每一历史阶段下新的设计思潮、设计流派的诞生也都是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土壤,与其密不可分。例如,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诸如后现代主义设计、波普设计、解构主义设计、减少主义设计等设计流派,其形成的原因也是离不开后工业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二战结束后,西方社会经历了二十多年大规模的建设,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裕社会的到来,带来了大量新的消费群体,也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和审美观发生重大转变。人们对过去那些只讲究功能而缺乏意味和形式美的现代主义设计已无兴趣。于是,后现代艺术设计便应运而生,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可见,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图2-5天坛
图2-6世贸中心
经济决定着艺术设计,反之艺术设计也能影响和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经济的起飞与发达必须依靠设计,走设计强国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战争重创的战败国德日两国,当时国力衰退,经济萧条,精神颓废,处于百废待兴的痛苦时期。那么,如何尽快摆脱这种困难局面,发展工业,恢复经济呢?两国面临着选择,它们都意识到工业设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设计强国的方针。日本政府认识到,优良的设计,高质量的产品是日本在国际商业竞争中胜出的唯一途径,也是推动日本经济崛起的关键所在。他们一方面请进来,引进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并消化融合,以建立自己的完善的工业设计体系,如在1952年成立了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1957年设立日本设计最高奖——GMark奖,并成立“日本工业促进会”,以保护日本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是走出去,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宣传,以树立日本设计的形象。1951年,日本企业巨头松下幸之助从美国归来,对下属谈到考察感想时说到:“今后是设计的时代!”“在美国市场,已经认识到设计的优劣已成为支配市场的重要条件。……这是决定企业兴旺的关键!”[6](6)在1957年的“米兰三年展”和1958年的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上,日本人成功地向欧洲展示了“日本风格”产品的魅力,一举确立了日本设计与经济的国际地位。德国原本就是欧洲的经济强国,且有着良好的设计基础。二战将之毁于一旦,德国人在恢复国力,重建工业化体系的道路上,仍旧是靠设计,靠设计教育,并使之经济迅速发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
英国作为工业文明的先驱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其经济的发展却落后于德日,这同其相对落后的设计观念与陈旧的工业设施不无关系。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政府已意识到经济滞后的原因,并决心改变之。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分析英国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时就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撒切尔夫人不仅多次邀请全国企业界和工业设计界的代表座谈,共商通过工业设计达到振兴英国经济的战略,还委托首相府举办了由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业设计人员参加的“产品设计和市场成功”研讨班。撒切尔夫人断言“设计是英国工业前途的根本。如果忘记优秀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永远占领不了市场。然而,只有在最高管理部门具有这种信念之后,设计才能起到它的作用。英国政府必须全力支持工业设计。”[7](7)她甚至说:“工业设计对于英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首相的工作更为重要。”[8](8)可见,当时英国的经济战略十分明确,即依靠工业设计的现代化影响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正是由于政府的重视,英国的设计业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得以迅速发展与繁荣,为英国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英国设计以其高度的逻辑性,对消费者愿望的理解和销售系统之间的结合为英国赢得了国际市场,涌现出如康兰、彼得斯、费奇以及“五角星”等世界知名的企业集团和许多千万富翁(不少优秀的设计家同时又是企业家)。当时的英国,设计业赢得了“让总裁听话”的地位,它不仅推动了工业,并且拯救了英国商业,设计使政府和企业尽快地获得赢利(包括巨额的不断增长的设计咨询费)。80年代英国仅在陈列环境设计和零售店方面就获得了大批设计业务,为商家和设计集团自身带来了相当大的利润。
总之,设计作为经济和意识(物质和精神)形态的载体,它既受某一时代经济的制约,又能促进某一国家、地区或企业集团经济发展。设计的这种杠杆作用在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越发为人们所关注。
三、外在其他力量的牵制与影响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除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受经济的制约外,还要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现代设计要满足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追求,须依靠与艺术、科学的融合。设计既要通过艺术的方式来传达情感,又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持。
1.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与艺术的联系紧密且渊源悠长。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的teche(艺术),还是拉丁语的ars(艺术),都包含技能和技巧之意,显然都与实用(设计)有关;古希腊甚至把建筑称为“巨大的工艺”。在东方,中国古代称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而日本则将香道、茶道、歌舞、乐曲视为游艺;中国魏晋之前的“美术”,则统称“工艺”。设计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如15世纪的理论家弗朗西斯科·朗西洛提就将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的四要素。切尼尼也认为设计为绘画之基础。从广义的角度看,当时的设计包含了艺术家头脑中创造性的思维(指在画素描稿时的酝酿过程)活动。显然,设计与艺术在其发展之初就如孪生姐妹难以辨认。实际上,人类早期的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无论是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被射中的牛(图2-7),还是北京山顶洞人所戴的饰品(图2-8),都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功能性以及审美意义。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出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伴随美术概念的出现,有了大美术与小美术之别。18世纪。法国美学家巴托(1713—1780年)在1746年撰写的《归结到同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一书中首次对艺术进行了划分,他把各种艺术细分为实用艺术(theusefularts)、美的艺术(thebeautifularts包括雕刻、绘画、音乐、诗歌),以及一些结合了美与功利的艺术(如建筑、雄辩术)。至此,美的艺术或纯艺术诞生,这种强调审美情感活动的艺术是有别于强调技术的应用艺术。但到了19世纪,随着艺术纯形式主义研究的兴起,尤其受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戈尔的《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调》一书的影响,大美术与小美术的界限又被打破,“艺术”与“技术”又开始走向新统一,设计史上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都为此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到了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更为密切,以至我们现在都把设计视为艺术的组成部分,干脆称之为“设计艺术”或“艺术设计”。
图2-7受伤的野牛
图2-8石制项链
1—有孔贝壳2—有孔兽类犬齿3—有孔石珠4—有孔砾石5—鱼脊椎骨6—鹿犬齿7—柱形穿孔的骨管8—有孔青鱼睱上骨9—骨针
设计与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内在的、历史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互为促进。设计是事先经过内心酝酿、在想象中描绘出的,并通过实践使之成为现实的创造物,它反映着人的自觉意志、经验技能,以及对美的内在规律的探索。设计既然是人类特有的美的创造活动,就必然要具备“艺术的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设计具有双重特质——具有“用”的物质功能和“美”的精神属性。为此,设计师在创造过程中既要遵循实用的原则,又要按照艺术的法则进行“美的”创造;既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用的物质需求,还要以优美的造型、悦目的色彩、高雅的品位等艺术因素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当然设计的“双重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或不同的设计种类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设计品主要是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用的”物质需求,其产品大多简单粗糙,以实用为主,但仍有创造的成分和美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级制度的确立,设计观也随之改变。设计既要满足多数人的日常需求,还要满足少数(统治者)人的各种心理追求与奢望,设计的艺术化特征得以加强,出现了大量为上层社会服务的、艺术含量极高的设计品:如象征统治阶级地位和权力的宫殿园林、教堂神庙,为贵族阶级享用的服装鞋帽、金银饰品、瓷器家具、雕刻玩物等,其在造型或装饰上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现代大工业社会,又造成了技术与艺术的分离,批量化、标准化、功能化的产品虽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但也造成了其精神的贫乏和形式美的缺憾。进入到后工业社会,设计再次转向对精神情感的追求,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装饰精美、舒心悦目的产品再度受捧,艺术与设计结合愈加紧密。可见,设计是一种艺术形态,其艺术化道路更加宽阔。
设计的种类繁多,样式多样,不同的设计对艺术有不同的要求。工业设计是为工业服务的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共同构成,艺术设计只是其中之一。工业设计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其艺术设计的内容主要涉及产品的造型、材质、色彩、机理和装饰等形式要素(图2-9)。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文字、标志、图形等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为使受众准确、自觉、情愿地接受信息,设计师的设计表达至关重要。为使其作品更具艺术性,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要准确生动,富有形象性;标志与图形要简洁优美,富有意味和形式感。
图2-9贝伦斯电水壶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是社会的经济、文化取向以及人文观念的综合体现,是社会观念意识的物化。它的艺术性主要表现是通过空间关系、色彩处理、材质选用,以及绿地美化等因素的配置协调,从而达到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人类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空间。
设计若更好地满足人类深层次的审美情感需求,则要采用艺术化的表现手段进行表达。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等。这些艺术化手法的介入,可大大加强设计的艺术品质,从而提高整个设计的审美品味与艺术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总之,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设计是艺术化的设计,艺术可以提升或彰显设计的美的品质;反之,设计也能丰富艺术的表现方式与手段,艺术借设计创造出新的艺术种类与形式。
2.设计与科技的关系
设计与科技同样是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科学技术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来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求取真理,以达到改造自然和为人类所用的目的。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深刻影响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理念,并促使其世界观、方法论发生质的改变,进而对艺术设计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段。人类设计手段的更新总是同新科技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例如,现当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现实技术在设计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设计史的巨大飞跃,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手工业时代、机械时代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教育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现实设计是数字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图形影像技术、动画技术、视频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材料。设计材料大致经历了从自然材料到金属材料,由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以至功能性材料等几个发展阶段。每种重大新材料的出现都意味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同时也带来新的、标志性的设计成果的展现。例如,金属材料的出现使埃菲尔铁塔耸立于巴黎;先进的复合材料使飞机更为轻盈灵活、综合性能更高(图2-10);而作为功能性材料则已成为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航空航天和交通等技术领域里不可或缺的材料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图2-11)。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设计课题。例如,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设计师带来标准化、机械化、批量化的设计理念;而信息时代则为设计师提供了诸如软硬件的设计、光纤系统设计、传输网络设计、航天卫星设计等新的设计课题。
图2-10飞机
图2-11磁浮火车
科学技术又是一种资源,人们要享用这种巨大资源,需要通过某种载体进行转化,而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只有通过设计,科学技术才能物化为商品,才能为消费者接受。设计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科学技术服务的。例如1972年美国著名设计师雷蒙德·罗威提出了月球登陆飞船的室内设计计划,由于飞船的室内环境有特殊的功能,与我们的生活空间不同,空间小,且要集工作、休息、睡眠等于一体,他根据航天飞机的实际需要,宇航员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大大改进了航天飞机的室内环境,减少了舱内上千个开关盒按钮,使宇航员有了安定感和平衡感。再如,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但是作为电磁感应定律却不能被社会消费,于是法拉第很快发明了第一台发电机,并由此敲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电能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科技成果,但要很好地利用它,使之成为社会的财富,则需要通过不断的设计,将之转化为商品。随后电灯、电报、电话,以及不计其数的电气产品,包括家用电器、电动生产工具、电动交通工具等以电为能源的一切产品相继发明设计成功,并得以广泛应用。人类电气文明成果的形成,正是设计运载科学技术所行驶的轨迹。
显然,设计与科学技术是不可分离的,两者是开发和适用的关系。所有类型的设计都含有科技的成分,而所有的科学技术又都需通过设计转化成商品。从指甲刀到自行车,从“大哥大”到航天器,从民居住宅到世博会场馆,从影视艺术再到奥运开闭幕式……人类所有创造物都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都是通过设计物化为产品的。因此,设计如果脱离了技术将不成为设计;而科学技术如没有设计的参与也难于同社会生活结合,也就不能转化成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四、内在自身规律的传承与创新(www.xing528.com)
艺术设计在其发展历程中虽受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是,作为人类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创造物,艺术设计也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即从纵向角度来说它存有某种继承关系,艺术设计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
1.设计发展中的继承与借鉴
尽管艺术设计随时代而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设计。但是,作为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创造物,它们之间必然存有一些共同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即是它们之间所存有的某种继承关系,这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9)就是说,任何新的设计成果的产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已有的思想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依次交替”来完成,“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10](10)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过去同现在,现在同未来,并非毫不相干,截然断裂,而是互相交错,互相影响的。每一时代的设计都必然以前一时代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前一时代保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又必然对新的时代产生影响,从而使新一代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就是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的承接关系或自律性。例如,当原始人在自然界“拣”起第一块石器作为武器或工具使用,或第一次用人工手段划分空间,建起自己的草屋时,其中所包含的“便利、实用、安全”等观念,自然会对后世的设计创造产生影响。当原始人通过打磨石器而逐渐对物体的形体、性能有所感受时,这种感受也会作为经验为后代所接受,并逐渐发展为高级的形式感和对形式规律——光滑、规整、色彩、对称等的认识。当原始人第一次使用兽皮或树叶来遮挡身体,或将色彩美丽的贝壳挂在颈上作为装饰时,其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同样被后人效仿。人类早期所有的创造形式,使用的工具,表现的技巧,以及积淀在其中的美的观念,自然地成了设计遗产,以经验的形式为后人学习和继承。也正是有了这最初的一笔遗产,人类才不会重复前人的经历与曲折,而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否则,人类只能在最原始的生活水平上停滞不前,不会有物质与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图2-12兵器-弩、迫击炮、火箭炮、导弹
艺术设计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器物的内在使用功能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人类设计制造物品是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无论是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还是服饰、家具、建筑,它们最基本的功能是适用,这一点自古至今不可改变。如对器皿的设计,无论是何种造型(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用何材料(陶瓷、铁铜或塑料),怎样装饰,但作为器皿容纳东西的空间不能少。正如,床是让人躺着休息的,椅子是供人坐的,房子是居住的,衣服是让人穿的,兵器是杀敌用的……所有这些,无论怎样发展变化,其最基本的目的性和功能性仍是一脉相承的(图2-12)。
艺术设计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表现形式、工艺方法等方面也有明显表现。陶瓷器、青铜器、服饰、家具、建筑,这些设计样式或种类,它们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方法,都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今天仍然在运用这些手段来创造,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些设计形式在今天有的发生了变化(如制作技术、工艺手段等),有的则基本未变。无论如何,艺术设计在表现形式、工艺方法等方面的承接关系表露无遗。
艺术设计的历史继承性还体现在民族的设计传统和风格上。每一民族的艺术设计都是特定民族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产物,必然印有民族的特色,每一民族的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或风格。这种民族传统或风格,是在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历史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民族的社会需求与文化心理结构紧密相连。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以汉族传统建筑为主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着其基本性格。从其发展历史看,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次发展高潮。而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因此,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是建筑设计得以发展的契机。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中国人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这与欧洲、伊斯兰建筑以神庙、教堂和礼拜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最高有明显不同。这种政治伦理观,也影响到其他建筑类型,明显者如祭祀性建筑坛庙和帝王陵墓等。中国佛教源于印度,其佛教建筑只在初期阶段受印度影响,但很快就融于汉民族,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形成鲜明对比。受“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影响,中国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始终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其重要特点。中国建筑镶嵌在自然中,宛若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有所不同。这在园林设计中体现的更为突出,属于自然式,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建筑还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是采用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组合方式。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精神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外向放射性格,强调体形体量的强烈变化等有明显不同。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石或砖结构为主不同,是唯一的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独具风姿。如今,中国现代建筑虽然已有发展和改变,但其民族的、特有的内在精神却代代相继,永放光芒。
因此,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设计的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在世界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又必定是民族化的。如《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图2-13)之所以能从千百件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其设计巧妙地将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融为一体。即以印章为主要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与书法等艺术形式以及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巧妙地幻化出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恰似现代“京”字的神韵,作品蕴含浓重的中华民族的韵味。使观者一目了然,即可明白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北京。难怪许多评委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就被震撼了,就感觉到这就是中国的,能表现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实际上,历届奥运会的标志设计都明显体现出举办国的民族特色。
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的自身规律性除表现为纵向的继承关系外,还表现在横向的借鉴关系上,即各民族间的艺术设计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借鉴,共同前进。各个民族的艺术设计都具有差别性、独特性,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设计来说都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利于本民族设计的繁荣与发展。各民族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表现在设计的多方面:或在造型样式上,或在工艺技术上,或在装饰手法上,或在设计思潮、审美意识上等等。如日本的和装就借鉴了中国唐装的设计思想和样式。法国18世纪的罗可可风格的家具在装饰上明显受清式家具的影响,有“中国装饰”之说。欧洲的“装饰运动”既有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也从非洲部落舞蹈艺术中得到创作灵感。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建筑、家电产品、汽车设计等,都深受欧美设计思想的影响,有的甚至直接引进生产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随着时代发展,网络电子技术的出现,全球的“一体化”,就使得这种联系和借鉴也越发容易。因此相互联系,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是社会发展、设计繁荣的必然之路。
图2-132008年奥运会会徽
2.设计继承中的创新
艺术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继承前人的宝贵遗产,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即任何时代都不能将前人的财富统统抛弃,在一片空地上设计创造自己的新财产。当然,任何时代对遗产的继承也决不会简单机械的照搬。事实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或国家,任何设计师对于遗产的继承都是有条件、有选择的。况且,继承本身也不是依样画图般地硬套,而是在吸取有用成分基础上的革新和创造。也就是说,对前人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要继承,但绝不是为了继承而继承,继承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既是社会和时代对设计的客观要求,也是艺术设计的本性使然。
第一,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是设计不断创新的首要前提。任何时代、任何新的设计作品的产生都同一定的社会(人)需求相适应。社会(人)需求是多方面的:或出于使用的目的,或在于精神的寄托,或为了安全的需要,或需要享受,或追求美丽,或显示财富等。正是这丰富的社会需求,促使设计不断翻新。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也在日新月异,不断更新,而设计师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要求。反过来,新的设计又能促进社会更高的新需求,从而推动设计的创新活动。例如,手提电话的产生与发展,就经历了从需要(随身使用)——设计(“大哥大”)——新需要(美观适宜,多种需求)——新设计(精致便宜,功能齐全的手机)这样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图2-14)。因此,创新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图2-14从“大哥大”到概念手机
第二,科技的进步是设计创新的有力保障。设计中的创新往往表现在对旧有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突破。而这种突破通常要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来实现。例如,被誉为世界上“最美观、最现代化的足球场”——慕尼黑“安联体育场”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主赛场(图2-15)。体育场可容纳66000名观众,工程耗资3.4亿欧元,其外形像一座鸟巢,外墙由2874个巨大的菱形“充气枕”构成。由于造型特殊,充气枕有1437种不同的规格。为了使场内有足够的采光,体育场阳面的充气枕是透明的,其余部分的是半透明的。据了解,气枕的材料是一种聚乙烯薄膜,厚度只有0.2毫米,但可抗御风霜雨雪。白天,体育场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到了有赛事的夜晚,整个体育场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非常美丽壮观。显然如果没有新材料、新科技的加入,这个足球场就难以成为现实。同样,如果没有电子工业的发展,也就不会有计算机、多媒体等设计技术或手段,也就不会产生如此多的、新的设计样式或作品。因此,科技的进步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图2-15慕尼黑“安联体育场”
第三,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实际上,设计就是这种创造新事物的活动。在近代史上,“设计”经常与“发明”、“创造”相提并论,甚至在有些场合是同义词。通过发明,从前没有的,现在有了;从前效率低的,现在效率高了;从前费力的,现在轻便了。通过设计,过去丑陋的,如今漂亮了;过去笨拙的,如今精巧了;过去落后的,如今先进了……总之,正是由于发明,由于发明家的创造,社会上的财富才成倍、成十倍、成百倍地增加起来;也正是由于设计,由于设计家的不断创新,人类的社会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充满生机。
总之,设计是人类社会、时代发展的象征,是时代科技、经济、艺术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展现。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充满创造性的文明史,它凝结着人类设计的智慧与结晶。
五、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每一民族艺术设计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植根于本民族的历史土壤,与其民族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心理结构、审美意识和民俗习惯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各民族的艺术设计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不断发展,走向成熟与大同,具有世界性。把握好艺术设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对我们发展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艺术设计的民族性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性就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共同属性。艺术设计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设计形式、设计语言创造出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能体现出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创造物。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突出民族形式。艺术设计形式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是通过设计作品创造本民族特有的形式因素,传达出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不同民族的设计尽管在使用功能上大致相同,但在设计表达、色彩运用、装饰风格等形式要素上却相差甚远,体现出各民族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例如,在色彩的运用上,中国人视红色为喜庆之色,把白色作为丧葬的标志;而欧美人则不同,他们视红色为危险,而把白色当做圣洁的标志。再如中国戏曲艺术舞台设计的“空”与西方戏剧舞台设计的“实”,就是东西方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的写照。
第二,表现民族精神。艺术设计内容的民族性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就是通过设计作品来表达民族精神与美好愿望。如北京奥运会无论是吉祥物或祥云火炬的设计,还是整个开幕闭幕式的构思与展现,都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人民盛情好客,追求和谐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艺术设计的民族性根源于民族生活的特殊性。世界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中,形成各自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并世代相传。当然,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也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2.各民族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世界上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也就造成艺术设计的多元性存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开放,各民族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艺术设计也在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和取长补短中走向共同繁荣。
各民族艺术设计之所以能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其根源在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交流。特别是近代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既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物质产品的富足,也导致整个人类的社会观与价值观的巨变。资本主义列强的海外扩张与争夺市场的战争,既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也打破了东西方间长期的封闭与隔绝,从侧面促成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被动交流。当今世界,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民族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更为积极与频繁,这更有利于世界各民族艺术设计之间相互影响与促进。
世界各民族间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体现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装饰形式,以及设计思潮、流派与风格等多方面。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可谓艺术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几乎贯彻于欧洲设计的每个时期。从古希腊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文艺复兴达·芬奇的设计草图;从包豪斯创始人格罗佩斯的“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物”到现代的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都在强调设计要为人服务,为人类的需要而设计。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对我国的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设计长期重视“皇权”的思想宗旨,确立了为广大民生的需要而设计的思想。
艺术设计各形式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有利于各民族的艺术设计形式上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设计样式的丰富多样。例如,中国明清家具的造型形式(图2-16)和装饰特点就对洛可可家具有直接影响(图2-17);欧洲新艺术风格的装帧设计明显具有日本浮世绘绘画的影子。同样,我国的现代电子产品、车船飞机等产品,其功能特征、造型形式都学习借鉴了欧美的技术与设计。再如,发端于欧洲,以钢架结构、玻璃围墙、平面屋顶、火柴盒式造型为特征,以“形式服从功能”“少就是多”为设计理念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后来流传到美国,形成了“国际风格”并影响至世界各地。
各民族艺术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是对等的。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各民族艺术设计的相互交流中,只有先进的设计理念、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才能对其他民族的艺术设计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从消费的角度说,其他民族的艺术设计,只有符合本民族社会经济的现状和人民现实生活的需要,并与本民族人们的消费观与审美观相适应,才能为本民族所接受,并产生积极的作用。就具体设计作品而言,并非任何一个民族的每一件设计作品都对其他民族发生影响,而只有那些在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上具有突出成就的作品,才可能影响其他民族的设计。如日本乡村的许多教堂都借鉴、接受了法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见彩图8)的设计理念;而我国20世纪80~90年代所建设的许多教学楼和工厂厂房则是格罗佩斯的《包豪斯校舍》与《法古斯鞋楦厂》的翻版。
图2-16清代家具
图2-17洛可可家具
当然,各民族艺术设计间的相互影响不是对等的,其影响的力度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因素有关。一般说,各民族的艺术设计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单从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来说,各民族的艺术设计与其民族本身一样是平等的,很难说有优劣之分。但是各民族的艺术设计在相互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其政治、经济、文化强盛民族的艺术设计的影响力相对大些,相反,政治、经济上落后和弱势的民族的艺术设计对政治、经济上繁荣和强大的民族的艺术影响则较小。如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设计、法国设计,20世纪初期的德国设计都在当时对其他民族产生重要影响;而相对落后的中国现代设计则深受美、德、日等国艺术设计的影响。
3.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各民族从封闭中走出,各种物质与文化交流日益增加;而科技时代的来临,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使相互间的交往变得更加自由通畅,世界走向了一体化。地球作为人类共有的家园,人世间的创造物作为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共有财富已经成为共识。各民族的艺术设计活动正逐渐走向世界,设计的世界性也成为许多设计师的共同追求。当然,艺术设计的世界性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物,它定是民族艺术设计的一种存在形式。
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任何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艺术设计作品,都必定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的园林设计之所以能立足世界,为各国游客所赞叹不已,重要原因在于其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图2-18)。中国园林的民族性首先表现在重视自然美的创造。园林虽由人工造成,但设计者却善于因地制宜、巧妙借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自然布局,造成“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给人以天然所成之感,使人更贴近于自然、融入自然情怀;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过于人工化的规整格局,而是效法乡野与自然山水密切融合的路亭水树、旅桥村楼,使建筑美与自然美有着充分的交融。其次是追求形式美的变化。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端的,中国园林提倡师法自然,必定要追求自由多变的构图形式。力求在相对有限的面积里,创造出无限的空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如中国园林在布局上经常划分为若干个景区,每个景区的面积大小、景观设置、建筑形态、表现手法,以及花木品种等都有所变化,人们在景区游览移动,会有步移景异、变化无穷的感觉。再就是崇尚意境美的探索。中国园林设计不在于自然景观的仿造,而追求诗情画意的创造。即意在通过这外观的景,表达出内在的情感、意蕴之美。因此,园林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应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统一正是所谓的意境。中国园林的创作,高下成败的最终关键,要视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高下文野而定。意境的创造主要通过总体布局和局部设计引出,同时也借助于联想寓意,匾额楹联的点题手法,使主题得以明确,意境更加深化。
图2-18颐和园长廊
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的艺术设计要成为世界的设计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深刻地表现人类一般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共同的审美情感,真实地反映科技发展的直接成果和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的民族设计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同拥有、共同欣赏的艺术设计;反之,那些粗制滥造的物质与精神垃圾,无论怎样的“民族”,也不可能变为世界的。
就中国当代设计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完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创造出既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又为世界各民族所喜爱的设计作品。为此,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整理我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美的设计元素,并赋予时代的内涵与精神风貌,注入当代人的审美理想与情感追求,使之反映出世界的共同的物质需求与美感需求,而成为世界设计中的一员。例如,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就是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很好结合。从借鉴民族书法印章艺术、彰显运动活力的奥运标志设计到充满灵性、带有美好寓意和民族特色吉祥物;从富有装饰意味、展现祥和精神的单体火炬设计,到气势恢弘地展现中华民族整体精神风貌的开(闭)幕式;所有这些设计不仅让中国融入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另一方面必须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设计遗产,吸收其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形式,以及设计方法和表现技巧,只有兼收并蓄,吸收其它民族优秀设计成果,才能拓展眼界,丰富和完善本民族的艺术设计,从而达到走向世界的目的。对待其他民族优秀的设计遗产,既不能“全盘西化”,照抄照搬;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味“民族化”。只有批判地、有选择地吸收,加以消化、溶解,并和自己民族的设计传统相结合,才有利于本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使之真正走向世界。例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和大屋顶的建筑形式,其使用空间的局限与占地的浪费,以及那单一的形式和沉重的压抑感,如今已明显背离新时代人们的需求。那我们则可以学习西方建筑设计的宝贵经验,从追求功能与使用空间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与强调历史文脉和注重装饰效果与精神审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汲取养料,并将之与我国国情和民族审美意识相结合,设计出新的建筑形式。世界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图2-19)和“中银大厦”(见彩图1)都是民族性与现代感结合的完美之作。前者构思巧妙,给人以独特的美感,设计者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融入了现代元素,博物馆与园林艺术互为依托,相得益彰。整个建筑以灰白色为主,简洁的灰色线条勾勒、突出了白色建筑物的古朴、凝重、大气,给人以虚幻的朦胧之美。其中,最为独到的设计是位于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美色;步出大堂外面碧波荡漾,鱼戏莲花,造型别致的湖心亭创造性地演绎了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后者是1990年交付使用的新现代主义杰作,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大厦,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香港的中银新厦看似一柄青凛凛的、“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利剑,整座大厦的外表是由最简单的线条所组成,平滑的浅墨色及略呈银白色反光玻璃墙幕,配以银白色平滑宽阔金属片,镶嵌在建筑物四边角位,各个面的中间都印有一个斜斜的银白色大十字,极具现代感,成为香港的新标志。尽管如此,我们从大厦的结构设计中依然感受到中国传统元素的存在,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其外型看似“节节高升”的竹子,蕴涵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中银未来不断向上的美好情景;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
图2-19苏州博物馆
总之,世界各民族间的艺术设计只有不断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发扬光大本民族的艺术设计,使之真正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