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十九年(1893),是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的前一年,这时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战争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清政府应朝鲜国王请求,派遣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总兵聂士成率兵去朝鲜,驻守在牙山。光绪二十年(1894)七月,中国的运兵船“高升号”被日舰的鱼雷击沉,一千多名中国士兵全部壮烈牺牲。聂士成得到海战失利及日军要攻牙山的情报,立即去见叶志超。叶志超吓得没了主意,要聂士成想办法。聂士成说:“海路已被堵塞,牙山成了绝地,不宜再守。公州那地方背靠高山面临大江,地势颇为有利,我们胜了能守,败了能撤,不如转移到那里去。”叶志超是个胆小鬼,听说在公州能撤,正中下怀,当即命令聂士成率一千人马扼守牙山东北五十里的成欢,而自己则带兵驻守在牙山东南的公州。(www.xing528.com)
成欢左右都是山,前面是一条大河,河的南北两岸都是池沼水田,地势十分险要。当聂士成率众到达成欢时,不料遭遇到日军的埋伏。战士们对地形不熟,再加上长途行军,体力得不到恢复,所以伤亡不小,全靠聂士成身先士卒,拼死抵抗,才冲出了包围圈。他们想撤回公州,但走了没多远,就迷失了道路。只见四周都是荆棘丛生的山岗,不时有乌鸦从其间“磔磔磔”地飞起,每听到这种声音,士兵们就惊慌得面无人色,以为又遇到了敌人的伏兵。天色越来越黑,聂士成忧心如焚,倘若走不出这块危险地带,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战士们披荆斩棘,胆战心惊地走着、走着。突然,在蓝黑色天幕的衬托下,远方出现了两个小白点。聂士成走近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白鹤。这两只白鹤有红的顶、洁白的羽毛和细长的腿,它们很悠闲地在山岗上散步。看到白鹤,聂士成的满脸愁容变成了满脸笑容,他高兴地对士兵们说:“放心吧,这里不会有敌人的伏兵。如果有伏兵,早就将白鹤吓跑了。”消除疑虑后,战士们变得心明眼亮了,不一会儿,他们就辨清了前进的方向。聂士成终于带领部队走出了险境。(《清史稿》戴云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