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泰三年,黄河在兖州的沙湾大洪口决堤,导致京城赖以供粮的漕运会通河淤塞,朝中大臣一致推荐右佥都御史徐有贞负责治理。徐有贞到了兖州后,不急于动手,而是命令治河的士兵暂且回营,请他们过两个月再来。徐有贞也不说什么,叫人拿来两把壶,一把壶有一个口,另一把壶有五个口。两壶都装满了水,五口壶一会儿水就流光了,而一口壶水流了很长时间。太监把所见报告了皇上,皇上一听明白了,以徐有贞开支河泄水势为是。
景泰三年(1452),黄河在兖州的沙湾大洪口决堤,导致京城赖以供粮的漕运会通河淤塞,朝中大臣一致推荐右佥都御史徐有贞负责治理。
此时已是农历冬月,河水暴涨,许多船只都聚集在那里,治河的几万士兵在那里待命。徐有贞到了兖州后,不急于动手,而是命令治河的士兵暂且回营,请他们过两个月再来。他自己带几个随从,乘上了一只便船,从济水、汶水到卫水,然后沿黄河而上,一直到范、濮而回,把黄河仔仔细细考察研究了一遍,然后向皇上写了个报告,说明黄河屡屡决堤的原因,提出了先疏上流使水势平缓,然后治堤决,再疏淤沙的三步方案,并加了三个具体做法:置水闸,开支河,疏通运河。皇上恩准了。
谁知刚刚开工,督漕都御史王竑就提出,应该先塞决口,清淤会通河,以保证漕运通畅,京城粮足。皇上听听有理,叫徐有贞照此办理。徐有贞马上上疏,现在先塞决口,而不疏上流,春天大水一来,黄河照例必决,会通河照样淤塞,徒劳无益。皇上想想还是徐有贞说的是,就又下旨还是按徐有贞的方案办。谁知又有人提出,黄河应该以筑堤堵决为是,怎么还可开支河,河水不是更难控制了吗?皇上听听又是,于是派了个太监去问徐有贞。徐有贞也不说什么,叫人拿来两把壶,一把壶有一个口,另一把壶有五个口。两壶都装满了水,五口壶一会儿水就流光了,而一口壶水流了很长时间。太监把所见报告了皇上,皇上一听明白了,以徐有贞开支河泄水势为是。(www.xing528.com)
徐有贞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把兖州一段的黄河治好了,在以后很长的年头里都没有决过口,解决了朝廷多年治黄所没有解决的难题。(《明史》陶湘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