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刘沆(hànɡ),生性倜傥侠义。在他出任衡州知府的时候,常常穿上百姓的服装,穿街走巷,一来了解地方的民情风俗,二来闲适心情。有一天,他来到郊外的一个集镇,坐进一家茶馆。此时已近中午,茶客稀少,刘沆要了一壶茶,便歇脚慢饮起来。忽然,他注意到靠墙角的茶桌上,呆然坐着一位年轻茶客,似饮非饮,神情凄怨。在续茶水的时候,刘沆便轻声问起店家来。这一问便问出一种事情来。
原来,这衡州地面上,有位姓尹的财主,拥有田地几百亩,但还不满足,偏偏又看中了邻家老翁的几亩肥田,便暗暗地伪造了一张假的卖地契。过了几年,那老翁死了,欺他儿子幼小,又无有权势的亲戚好友,就把几亩肥田夺了过来。后来,老翁的儿子长大了,数次告到官府,要把那几亩肥田要回来,但是没有用,因为尹姓财主手中握有假的卖地契为凭,官府也奈何他不得。这年轻人就是那老翁的儿子。
刘沆听完以后,就对店家说:“为什么不到衡州府去告他呢?听说新来的刘知府断案是很有办法的,也许能把这种旧案弄清爽。”
“难、难、难。”店家连连摇手说道,“除非刘知府是活神仙,让老翁与中间人活过来,否则这种案子是谁也没有法子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过了几天,那年轻人还是把状子递了进来。刘沆下令把原告和被告都传唤到公堂上。那尹姓财主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又把那张假卖地契拿了出来。刘沆把卖地契展开一看,这张卖地契果然是合规合矩,买卖双方都签着名,中间证人也签着名,一点破绽都没有。(www.xing528.com)
刘沆看完卖地契,抬起头来说:“你们一方说这张卖地契是假的,另一方说是真的,各执一端。此事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年,卖方与中间人都过世了,死无对证,本官也一时难断。”说到这里,刘沆停了停,然后望着尹姓财主,“不过,办法也是有的。根据本朝的法律,买卖田地必须征询村上所有人家的意见,时间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年,但村子上活着的老人还有,只要问问他们就清楚了。”
刘知府这一说,尹姓财主立即慌了。他制造这张假的卖地契,本来就是偷偷摸摸不让人知道的,哪里会征询村上人的意见呢?于是磕头求饶,把费尽心机制造假卖地契的经过都一一吐了出来。
二十年的陈案,终于重见天日。百姓称赞,说是刘知府比神仙还灵。(《宋史》陶湘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