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情耿直的赵孟与仁宗的深厚关系

性情耿直的赵孟与仁宗的深厚关系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孟为人性情耿直,快人快语,永远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有一次,朝廷召集百官到刑部去商讨制定刑法的事情。因为性情耿直,赵孟就得罪了这些朝廷的势力,以至于后来世祖打算重用赵孟,也因为他们从中作梗,而最后未能实现。然而赵孟却不惩罚一个人。仁宗和赵孟的关系要好的程度,可以说是历代君臣关系的典范。仁宗不仅不怪罪赵孟,反而把诬告赵孟的大臣臭骂了一顿。

性情耿直的赵孟与仁宗的深厚关系

赵孟頫为人性情耿直,快人快语,永远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有一次,朝廷召集百官到刑部去商讨制定刑法的事情。当商讨到死刑的罪名时,有这么一条,大家都一致认为凡是贪赃满元宝钞二百贯的话,就应该定死罪。然而赵孟頫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条刑罚定得太重了,因为在元钞法创立后的几十年里,钞票已经大幅度贬值了。原来的面值到了现在根本不值这个价钱,所以以贬值的钞票来定人的死罪,有失公允。众人听他一说,顿时就不高兴了,心想:“这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你一个年轻的后辈凭什么反对。”

所以有的官员见他年少,又是来自南方,就说他不了解元朝的国情,指责他反对以元宝钞来定罪,是想阻碍元宝钞的流行。赵孟頫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刑法的制定关乎一个人的生死,对人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不能如此草率,必须有轻重之分。否则国家岂不是要乱套了!我是奉诏来参与商议制定刑法的,所以我必须要对皇上和百姓负责。你如果想要用权势压迫我改变我真实的想法,这是不可能的!”听完赵孟頫这番铿锵有力的话之后,这个人便默不作声了。因为性情耿直,赵孟頫就得罪了这些朝廷的势力,以至于后来世祖打算重用赵孟頫,也因为他们从中作梗,而最后未能实现。

后来,赵孟頫官至兵部郎中的职位,因为当时兵部总管全国驿站,建立驿站的目的是为了给来往的使臣提供食宿。驿站的开支是由国家提供的。但是当时的官僚风气不正,来往的大多数使臣挥霍无度,饮食费用比过去增加了几十倍。朝廷每月给驿站的钱数是一定的,超出的额度自然不会给报销。当地官府无力供给,只好强取于民,民众因此不堪重负。但是骚扰民众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当地政府就想办法请求朝廷增加钞币的数量。但当时元朝的钞币因为一些弊病还不能在地方通行,朝廷就派尚书刘宣和赵孟頫一同惩罚那些贯彻执行钞法不力的人,为此官员们很多都遭鞭打。然而赵孟頫却不惩罚一个人。结果回到京城后,有人向丞相桑哥告密,对他这种宽容的行为大加谴责。但是赵孟頫却依旧特立独行,坚持自己的原则。(www.xing528.com)

元世祖忽必烈死后,仁宗继位。仁宗和赵孟頫的关系要好的程度,可以说是历代君臣关系的典范。当年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听闻了赵孟頫的名声,知道此人是一个贤良忠臣,一直对他非常推崇。在即位后就对他委以重任,平日里常召他进宫讨论国事和娱乐。叫他的名字时,只呼其字而不呼其名。在与他的侍臣谈论文学之士时,总是把赵孟頫比作唐代的李白、宋代苏子瞻等名人雅士,并且称赞他的品行端正,博学多才,书画绝伦,又精通佛学及老庄之学,这些都是人所不及的。有一些大臣看到仁宗待赵孟頫如此之好,不免心怀妒忌,想借机离间赵孟頫与仁宗的关系。但是谁想到仁宗对赵孟頫是如此的信任。仁宗不仅不怪罪赵孟頫,反而把诬告赵孟頫的大臣臭骂了一顿。既而有一次有人上书仁宗,说皇上不能让赵孟頫参与编修国史。仁宗就大怒道:“赵孟頫是元世祖皇帝亲自选拔留给我的重臣,这样有才华的人,我目前只让他在馆阁从事著述书籍的工作,传之后世,本来就是亏待他了。你们还啰嗦些什么?”然后,又当着众大臣的面,赐给了赵孟頫五百锭钞。并且叮嘱他的侍臣说:“中书省的大臣总说国库里的钱不够用,想必这笔赏金他们是不会交给赵孟頫的,你可以从我的日常开支中取出来送给他。”可见仁宗对赵孟頫是多么的器重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