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夫论》中的哲学思想:王符的见解

《潜夫论》中的哲学思想:王符的见解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上积愤,乃隐居著书36篇,不愿显露其名,而称《潜夫论》。王符《潜夫论》的天道天命观部分接受了道家的思想,也接受荀子的学说。)王符的天命思想,形式上有二元论的倾向,一方面承认天命,另一方面又强调人为。王符思想中唯物主义的因素是隐晦的,最后他总是从人类的道德观点来补救其理

《潜夫论》中的哲学思想:王符的见解

王符,东汉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生卒年月不详,主要生活于2世纪前中期。少时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学者友好。自东汉中期以来,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士人大多到处求官谋职,当权者更相荐引,而王符独耿介不同于俗,因此不得升进。思想上积愤,乃隐居著书36篇(分10卷),不愿显露其名,而称《潜夫论》。

王符《潜夫论》的天道天命观部分接受了道家的思想,也接受荀子的学说。他说:“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絪缊,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从这里的话看来,王符说的万物自化,含有物质自己运动的意义。他认为自然史是由混一的阶段翻然自化出对立与发展。他以一元性的“道”来解释统一物的变化,但这“道”是神妙的,他说: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是故道之为物也,至神以妙,其为功也,至疆以大。”他虽然形容“道”之为物如此其含糊,但并没有把“道”观念化,反之,他认为“道”是从物质的“气”派生出来:“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之根也,气所变也,神气之所动也。……正气所加,非唯于人,百谷草木禽兽鱼鳖,皆口养其气。”“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醜类、变易吉凶,何非气然。及其乖戾,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旦有害晦,宵有大风,飞车拔树,偾电为冰,温泉成汤,麟龙鸞风,蝥贼蝝蝗,莫不气之所为也。”

自然规律都是“气之所为”,这一光辉的命题正是对神学世界观的否定。他以为社会是以自然为最高的样本,自然有和气与乖气,社会也有治世与乱世,人生也有吉凶祸福。这里,他认为和气为正,乖气为戾,一常一变,往来相禅。常老是统一的,变者是矛盾的,似以统一为绝对,而矛盾为相对。这无疑地流入于均衡论的陷阱了,也即他所谓“妖不胜德,邪不伐正”。他又以为,人能法天,便可以“画法象而民不莲,正己德而世自化”,退一步也可以用“法令刑罚,治民事而致整理”。在这里,他调和了儒、道、法思想,以自化为最高之境,所谓“原元而本本,兴道而致和,以淳粹之气,生敦庞之民,明德义之表,作信厚之心,然后他可美而功可成也”;而整理则仅等于“中兴”。因此,他对于社会风俗,也援例于自然的正乖,区别德政与恶政,“德政加于民,则多滌畅姣好坚强考寿,恶政加于民,则多罢癃尩病天昏扎瘥”。人在社会的环境之中,犹之乎生物在自然的环境之中,环境可以决定生存的样式。他说:“民有心也,犹为种之有园也。遭和气则秀茂而成实,遇水旱则枯槀而生孽;民蒙善化,则有士君子之心,被恶政,则入有怀奸乱之虑。故善者之养天民也,犹良工为曲豉也,起居以其时,寒温得其适,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其愚拙工,则一荫之曲豉皆臭败而奔损。今六合亦由一荫也,黔首之属犹豆麦也,变化行为,在将者尔。”这是他的天道观(包括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决定论,除了圣帝明王以外,大多数要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他虽然在有些地方援引纬学,但他基本上跳出了正统的圈子,别立异说,反对了御用儒者有目的有意志的神学。若按照王符的天道观,顺天“正”者为圣王,逆天“乖”者为桀纣,存亡既然是没有一定的,那么依据自然变化的法则来看社会法则,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恶政必亡。他的政治思想,在这里得到了理论的依据。(按:《潜夫论》卷终有五德志、志氏姓二篇,五德志虽讲金木水火土与帝王的关系,但在内容上重在讨论兴亡的古史。志氏姓讲中国古代至汉代的氏族的演变,是早期氏族讲志的作品,和前一篇同为历史著作,这与汉代儒家的正统精神是有区别的。)(www.xing528.com)

王符的天命思想,形式上有二元论的倾向,一方面承认天命,另一方面又强调人为。他接近于怕羞的唯物论,在保存了天命的形式之下,说明信天难恃、尽己可凭的道理。他说:“凡人吉凶,以人为主,以命为决。行者己之质也,命者天之制也,在于己者固可为也,在于天者不可知也。巫觋祝请,亦其助也,然非德不行,巫史祈祈者,盖所以交鬼神而救细微尔;至于大命末如之何。”显然,这是天命与人为的二元形式。但从这一形式之中,又可以看出他的轻重的语气。他说到最后,依然主张远鬼神,重视德义方面的人为,他说:“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虽时有违,然智者守其正道,而不近于淫鬼。”“人不可多忌,多忌妄畏,实致妖祥。……身修正赏罚明者,国治而民安,民安乐者,天悦喜而增历数。”他既然主张“不违民以为吉,不专任以断事”,“不疑之事不问,非礼之祈不为”,那么,他就以卜命之事,统为道德上所利用的箴规的形式,其本身没有主宰性,他说:“凡人道旦瑞而修德者,福必成,旦瑞而纵恣者,福转为祸;见妖而骄侮者,祸必成,见妖而戒惧者,祸转为福。”“君子闻善则劝乐而进,闻恶则循省而改尤。”

同理,他讲一般人类的命运时,一方面主张“人身体形貌,皆有像类,骨法角肉,谷有分部,以著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而一方面又认为“吉凶期会禄位,成败有不必,非聪明慧智,用心精密,孰能以中?”但他按人性的质与材二元论,又说明命之不可必期,他说:“人之有骨法也,犹物之有种类,材木之有常宜,巧匠因象,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谷,此其正法通率也。若有其质而工不材,可如何?故凡相者能期其所极,不能使之必至。十种之也,膏壤虽肥,弗耕不获,千里之马,骨法虽具,弗策不致。……若此者,天地所不能贵贱,鬼神所不能贫富也。或王公孙子,仕宦终老不至于谷;或庶隶厮贱,无故腾躍,穷极爵位,此受天性命当必然者也。”他保留了鬼神的形式,因此,在推理上没有王充尖锐,但他在性命论上却比王充高出一步,把王充的天命论修改成为环境决定论,而复用二元理论修补了积极的一面,强调了人类的能动精神,他说:“天道日施,地道日化,人道日为,为者盖所谓感通阴阳而致珍异也。人行之动天地,譬犹车上御驷马,蓬中擢自照矣。虽为所覆载,然亦在我何所之可。……天呈其兆,人序其勋,书故曰,天工人其代之。”王符思想中唯物主义的因素是隐晦的,最后他总是从人类的道德观点来补救其理论体系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