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海丝史:海外移民和神明信仰

明代海丝史:海外移民和神明信仰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海外移民的精神生活中,宗教信仰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外,从不同沿海地区迁往海外的移民,崇拜不同的地方神。海洋移民群体中正规庙宇的建造必须是有一定的神灵信仰覆盖面与经济能力。随着移居地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多与移民开发事业的发展,经济能力的增强,海洋移民群体开始在聚居地集资建造正规的神庙。为了承担中琉朝贡关系中航海和翻译任务,明朝初年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172],将海神妈祖等信仰传到琉球。

明代海丝史:海外移民和神明信仰

在中国海外移民的精神生活中,宗教信仰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沿海社会流行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以及各种不同的区域性民间信仰。这些宗教、信仰随着移民的漂洋过海,也成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精神寄托。据载,伊斯兰教在印尼、爪哇岛的大量传播,早在15世纪初郑和西洋时即已开始。郑和可能是首位访问爪哇的有地位的伊斯兰教徒,自他第一次下西洋后,永乐五年(1407年)在苏门答腊的旧港,中国移民伊斯兰教徒社区就产生了。接着,永乐九年(1411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航时,东爪哇的杜板、锦石、惹班,西爪哇的雅加达、井里汶等地也都纷纷建立起伊斯兰教堂宣德五年(1430年),在杜板、井石、井里汶,中国移民伊斯兰教徒社区都已产生了[167]。马欢《瀛涯胜览》也记载了满者伯夷王国境内的中国移民“多有从回回教门、受戒持斋者”[168]

另一为海外移民社会普遍尊奉的妈祖(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本是宋代产生于福建沿海的地方神,因渔民、海商、水手的信奉而成海神。明代以后,随着海洋贸易的拓展,传播于日本、朝鲜、琉球和东西洋各国,并经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为中介,传到美洲和欧洲。此外,从不同沿海地区迁往海外的移民,崇拜不同的地方神。如新、马地区福建人的地方神有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广泽尊王、圣侯恩主、开漳圣王、大使爷等;广东的地方神是三山国王、玄天上帝,海南人的地方神是水尾圣娘,等等。

海洋移民们到达目的地后,都要把与自己风波浪里一路相伴的神灵的香火或神像供奉起来,当然其供奉的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将携带的神像或香火供奉在移民栖身的茅屋中是最常见的做法。据研究,渡海去台湾的移民登岸后把从故乡随身携带的“妈祖香火、香符、神像等供奉于草寮、茅屋中”[169]。而往南洋群岛的移民当其登岸后,通常要搭建“亚答屋”以供栖息,同时也把从家乡携带去的“妈祖像”[170]供奉在屋内[171],或供奉其他神像如观音、关帝、大伯公等。有的移民登岸后则设立神龛、神坛供奉所携带的神像。

海洋移民群体中正规庙宇的建造必须是有一定的神灵信仰覆盖面与经济能力。随着移居地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多与移民开发事业的发展,经济能力的增强,海洋移民群体开始在聚居地集资建造正规的神庙。如移居琉球的闽人大多建天妃庙,祭祀妈祖。琉球是与明王朝交往密切的朝贡国,闽人“善操舟”。为了承担中琉朝贡关系中航海和翻译任务,明朝初年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172],将海神妈祖等信仰传到琉球。据记载,琉球久米村的天妃宫“宫在曲巷中,门南向,神堂东向,门旁亦有石神二。进门,上甬道。左右宽数亩。缭垣周环。正为天妃神堂,右一楹为关帝神堂,左为僧寮。阶下,钟一所,大门左有神堂,上飨供龙神”[173]。久米村的天妃宫是移居琉球的闽人共同创建的,作为当地闽人移民社会“祈福”的信仰场所。20世纪末,日本人真荣城安子女士到福建泉州寻根认祖时说,她的家谱记载,她家本姓金,是明太祖时受赐到冲绳岛帮助开发的福建沿海三十六姓之一,其先祖移居在那坝区久米村,创建天妃宫,拜妈祖。此庙目前还在,仍受崇拜。她一踏入泉州天妃殿,随即跪扑在地上数分钟,激动得流泪。她说,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祖地,感到无比欢喜[174]

继移居琉球的闽人社区中出现妈祖庙之后,明末清初,日本长崎的中国海洋移民社会创建了几所佛寺、神庙一体的庙宇。据西川如见的《长崎夜草话》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永禄五年,1562年)就有装载瓷器、棉布、食品等货物的中国船只来到长崎港入口处的户町海岸[175]。此后至清初,我国沿海海商前往长崎从事海洋贸易者日增。其中有为数不少的人留居长崎而成了移民,同时还有一批流亡日本避难的明朝遗民,从而形成了移民社会。从明末至清初在长崎的海外移民社会中相继出现了一批寺院。天启三年(1623年),东明山创建“兴福寺”;崇祯元年(1628年),分紫山创建“福济寺”;崇祯二年(1629年),圣寿山创建“崇福寺”;康熙十七年(1678年),万寿山创建“圣福寺”。前三寺合称“唐三寺”,再加上圣福寺,又合称“唐四寺”。这些寺院大都供奉民间俗神,其情况为:兴福寺设有妈祖堂,正中主祀天后圣母,左右配祀关帝及大道公(三官大帝);福济寺设有青莲堂,正中主祀天后圣母,旁祀关帝和观音大士;崇福寺设有妈祖堂,正中主祀天后圣母,旁祀三官大帝,而在护法堂内祀关帝与观音[176]。可见,是以妈祖、关帝为主,还有观音与三官大帝。日本学者内田直作教授说,唐三寺当初是以妈祖堂、关帝庙为主体的[177]

当然东南亚的中国人移民社会中最初出现的神庙应是神坛与小庙。土地公是神界的“基层干部”,庇佑一方水土,是我国民间诸神中广为民众信仰的小神,但也是贴近民众生活的神灵。海洋渔民、海洋商人都信奉土地公[178]

【注释】

[1]万明:《乡国之间:明代海外政策与海外移民的类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4期,第1页。

[2][明]马欢:《瀛涯胜览校注》,《旧港国》,冯承钧校注,中华书局,1985,第16—17页。

[3][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八《爪哇》,中华书局,1993。

[4][清]张廷玉:《明史》卷三一《三佛齐传》,中华书局,1974。

[5]王俊编著《中国古代华侨》,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第56页。

[6][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八《三佛齐》,中华书局,1993。

[7][明]马欢:《瀛涯胜览》,《旧港国》,中华书局,1985。

[8][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八《三佛齐》,中华书局,1993。

[9]参看陈育嵩:《明代中国迁民和东南亚回化的关系》(英文稿,未公开发表)。

[10]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第363页。

[11][明]马欢:《瀛涯胜览》,《旧港国》,中华书局,1985,第7—9页。

[12][明]马欢:《瀛涯胜览》,《旧港国》,中华书局,1985,第17页。

[13]威尔莫特:《三宝垄的华人》(Donald Earl Willmott:The Chinese of Semarang)第1—2页关于三宝太监在三宝垄的这段传说,是作者根据四种有关的印尼文书籍写成的。

[14]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64页。

[15][明]李言恭、郝杰:《日本考》,中华书局,1983,第89页。

[16][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616页。

[1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教研室译:《九州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社,1983。

[1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教研室译:《九州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社,1983。

[19][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三一,解放军出版社,1988。

[20][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621页。

[2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教研室译:《九州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社,1983,第64页。

[2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教研室译:《九州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社,1983,第64页。

[23]李嘉:《蓬莱谈古说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第161页。

[24][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701页。

[2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教研室译:《九州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社,1983,第67页。

[26][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618页。

[27][明]郑舜功:《日本一鉴》卷四《风土》。

[28][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619页。

[29][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胡锡年译,1980,第616页。

[30][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一二《经略三·散贼党》。

[31][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卷十一《叙寇原》。

[32][明]谢杰:《虔台倭纂》卷上,见《玄览堂丛书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3][明]谢杰:《虔台倭纂》卷上,见《玄览堂丛书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4]罗晃潮:《日本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97页。

[35][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胡锡年译,1980,第624页。

[36][日]岩生成一:《近世日中贸易数量的考察》,载《史学杂志》第62编第11号。

[37][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中华书局,1959。

[38][明]王在晋:《越镌》之《通番》,《四库禁毁丛书》,集部第104册。

[39]黄贞争:《郑和下西洋与福州海外移民》,闽都文化研究会编,《海外福州人与海上丝绸之路》,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第86页。

[40][日]内田直作:《日本华侨社会研究》,东京都同文馆,昭和24年,第51页。转引自宋越伦:《日本华侨小史》,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第3页。

[41][日]内田直作:《日本华侨社会研究》,东京都同文馆,昭和24年,第51页。转引自宋越伦:《日本华侨小史》,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第3页。

[42]《通航一览》,京都朝阳堂,昭和四十二年复印本,所引《古集记》。

[43]王维:《华侨的社会空间与文化符号:日本中华街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44][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六〇,李廷机:《乞罢使琉球疏》,中华书局,1962。

[45]伊波普猷等编《琉球史料丛书》,转引自谢必震:《论朱元璋的琉球移民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史学》1988年第1期,第23页。

[46][清]里人何求:《闽都别记》第275回、第276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47]谢必震:《论朱元璋的琉球移民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史学》,1988年第1期,第23—25页。

[48][清]周煌:《琉球国志略》卷三《封贡》,中华书局,1985。

[49][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卷一《琉球》,明崇祯刻本。

[50][明]何乔远:《名山藏》卷一〇三《王享记二,琉球》,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51][明]陈侃:《使琉球录》,中华书局,1985,第69页。

[52][清]周煌:《琉球国志略》卷一三《人物》,中华书局,1985。

[53]谢必震:《论朱元璋的琉球移民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史学》,1988第1期,第23—25页。

[54][清]张廷玉:《明史》卷三二五《满剌加传》,中华书局,1974。

[55][明]黄衷:《海语》卷一《风俗·满剌加》,《岭南丛书》本。

[56]王俊:《中国古代华侨》,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第58页。

[57]张礼千:《怀满剌加》,载《东方杂志》第三十九卷第3号。

[58][英]巴素:《东南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期。

[59][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八《真腊》,中华书局,1993。

[60][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二《暹罗》,中华书局,1981。

[61][英]博克舍编著《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0,第132页。

[62][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现经济全球化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第146页。

[63][明]黄衷:《海语》卷一《风俗·暹罗国》,《岭南丛书》本。

[64]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第28页。

[65]罗伯逊和布莱尔(女)合编:《菲律宾群岛》(Robertson and Bjair,The Philippines Island)第五卷,第10页,第167页。

[66][明]张燮:《东西洋考》卷六《吕宋》,中华书局,1981。

[67][明]何乔远:《名山藏》,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68][清]徐继畲:《瀛环志略》卷二《南洋群岛》,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69]黄启臣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第368页。

[70][明]李光缙:《景壁集》卷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第514页。

[71][明]李光缙:《景壁集》卷十四,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第2258页。

[72]E.H. Blair & T.A. Robertson,The Philippine Islands 1493—1898,Cleveland,1903,p.79.

[73][清]张廷玉:《明史》卷三二三《外国四·沙瑶呐哔啴》;《明史》卷三二五《外国六·苏禄》。

[74]Eufronio M Alip,Polit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s,Manila:Alip & Sons Inc,1954,p.298. 转引自李金明:《明代福建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收入《福建海洋文化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第264—277页。

[75]Shubert S. C. Liao edited,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Philippine Culture and Economy,Manila:S.N,1964,p.31.

[76][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三三,徐学聚:《报取回吕宋囚商疏》,中华书局,1962。

[77]Manel Ollé,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 Archipelago: Global Projection of a Local Community,p.137.

[78]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州市政协委员会编《福建海洋文化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第274页。

[79][越]朱海(châu Hải):《越南华人群体》,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22—23页。

[80]唐鹏:《重归宗藩——十五世纪初安南国独立诸因素探析》,硕士学位论文,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2016年。

[81]钟珊:《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合》,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系,2017。

[82]《明宪宗实录》卷一〇六,成化八年七月癸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影印本。

[83][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一《西洋列国考》,中华书局,1981。

[84]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第365页。

[85][越]张登桂等编纂《大南实录》卷五《前编》,庆应义塾大学语言学研究所,1961。

[86]钟珊:《17—19世纪越南南方华人与中越文化交流融洽》,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www.xing528.com)

[87][明]马欢:《瀛涯胜览》,《占城国》,中华书局,1985。

[88][明]陈全之:《蓬窗日录》卷二《寰宇二·西南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89]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第450页。

[90][清]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三八《征抚》。

[91]郑永常:《来自海洋的挑战:明代海贸政策演变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3,第383页。

[92][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三《下港》,中华书局,1981。

[93]曹永和:《明末华人在爪哇万丹的活动》,《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二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 , 1986,第234—235页。

[94]陈碧笙:《南洋华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73—75页。

[95]曹永和:《明末华人在爪哇万丹的活动》,《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二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 ,1986,第234页。

[96]陈碧笙:《南洋华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73—75页。

[97]陈碧笙:《南洋华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70页。

[98]包遵彭:《明史论生之七·明代国际关系》,台湾学生书局,1968,第14页。

[99]陈俊:《明清前期东南亚华侨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第79页。

[100]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25页。

[101]陈烈甫:《东南亚华侨、华人与华裔》,正中书局,1983,第126页。

[102]林英强:《马婆土著民俗研究》,东南亚研究所,1971,第10页。

[103][英]布塞尔:《东南亚的中国人》,载《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2—3期合刊,第185页。

[104]周堃:《17—18世纪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第38—39页。

[105]周伟民,唐玲玲:《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海南出版社,2008,第457页。

[106][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甘嗜第四》,巴蜀书社,1989,第278—279页。

[107]延陵处士:《新锓江湖秘传商贾买卖指南评释》,潭邑余文台梓行本,第39页。

[108]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220页。

[109][英]巴素:《东南亚之华侨》,正中书局,1974,第683页。

[110]王介南:《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156页。

[111]P. A Toer: Hoe Kiau di Indonesia, Bintang Press,Djakarta,1960. p121—122.

[112][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贺圣达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381页。

[113][英]巴素:《东南亚之华侨》,正中书局,1974,第724页。

[114]《远东季刊》1946年,第五卷第二期,第192页。

[115]温广益:《印度尼西亚华侨史》,海洋出版社,1985,第75页。

[116]费慕伦:《红溪惨案本末》,翡翠文化基金会,1961,第119—120页。

[117][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泉州府新志《市舶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18]Blair and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1493—1898;Cleveland:The Arthur H. Clark Co. 1903.Vol.7,p.364.

[119][菲]格雷戈里奥· F ·赛义德著《菲律宾共和国·历史、政府与文明》,吴世昌、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512页。

[120][菲]陈台民:《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侨》,香港朝阳出版社,1985,第249—250页。

[121]Blair and Robertso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1493—1898;Cleveland:The Arthur H. Clark Co. 1903.Vol.7,p.226.

[122]刘芝田:《中菲关系史》,正中书局,1979,第347页。

[123][明]马欢:《瀛涯胜览》,中华书局,1985,第14页。

[124]刘芝田:《菲律宾华侨史话》,台北海外文库出版社,1958,第27页。

[125]刘芝田:《中菲关系史》,正中书局,1979,第451页。

[126]《暹罗学会会刊》,曼谷:暹罗学会,1976年第1期,第26页。

[127]朱杰勤:《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第9页。

[128][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56。

[129][清]张廷玉:《明史》卷三二三《婆罗传》,中华书局,1974,第8378页。

[130][清]徐继畲:《瀛环志略》卷二《南洋群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31][明]邓钟:《筹海重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二二七册,齐鲁书社,1996,第143页。

[132]金应熙,刘迪辉:《菲律宾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第153页。

[133][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三三,徐学聚:《报取回吕宋囚商疏》。

[134]陈台民:《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侨》,《一封大主教的信》,朝阳出版社,1985,第252页。

[135]王刘波:《明代隆庆开放后的旅菲华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第38页。

[136]陈台民:《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侨》,《一封大主教的信》,朝阳出版社,1985,第251页。

[137]Eufronio M.Alip:Ten Centuries of Philippine–Chinese Relations,Manila,1959,p.103—104.

[138]蔡丽红:《明清时期中国与邻国乐舞文化交流述略——以海陆丝绸之路的文化线路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57—160页。

[139]周堃:《17—18世纪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第38—39页。

[140]林金枝:《福建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影响》,《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年第6期,第40—44页。

[141]赖伯疆:《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第198页。

[142]赖伯疆:《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第18页。

[143]孔远志:《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14页。

[144]孔远志:《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16页。

[145]张彬村:《十六——十八世纪中国海贸思想的演进》,《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二辑,台北中研院,1987,第39页。

[146][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47][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48][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49][明]郑若曾:《郑开阳杂著》卷四《日本图纂》,康熙31年刊本影印版。

[150][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〇〇,[明]许孚远:《敬和堂集》《疏通海禁疏》。

[151][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〇〇,[明]许孚远:《敬和堂集》《疏通海禁疏》。

[152][明]万表:《玩鹿亭稿》卷五,齐鲁书社,1997。

[153][清]陈锳、王作霖:乾隆《海澄县志》卷二四《丛谈》。

[154][清]沈云:《台湾郑氏始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5]连横:《台湾通史》卷二九《颜思齐、郑芝龙列传》,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6][清]彭孙贻:《靖海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7][清]陈锳、王作霖:乾隆《海澄县志》卷一五《风土》。

[158][明]洪朝选:《洪芳洲先生摘稿》卷四《瓶台谭侯平寇碑》。

[159][明]董毂:《碧里杂存》下卷《盐邑志林·卷三九》,中华书局,1985,第8—10页。

[160]周学锋:《中国海岛法律制度》,海洋出版社,2018,第172页。

[161][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三,[明]王抒:《王司马奏疏·条处海防事宜仰祈速赐施行疏》。

[162][明]谭纶:《谭襄敏公奏议》卷二《条陈善后未尽事宜以备远略以图治安疏》。

[163][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〇〇,[明]许孚远:《疏通海禁疏》。

[164]《明神宗实录》卷二六二,万历二十一年七月乙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影印本。

[165][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九一,[明]徐光启:《海防迂说》。

[166]黄顺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论》,岳麓书社,2005,第319页。

[167]李炯才:《印尼——神话与现实》,香港明报出版部,1982,第133—134页。

[168][明]马欢:《瀛涯胜览》,《爪哇国》,中华书局,1985。

[169]张文绮:《从匾联碑记看台湾官民的妈祖信仰》,林文豪主编《海内外学人论妈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249页。

[170]闽人称妈祖<ma-Tsu>,粤人称婆祖<Po-Tsu>。

[171]黄炳元:《泉州——妈祖信仰传播的发祥地》,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一卷,第83页。

[172]杨国桢:《唐荣诸姓宗族的整合与中华文化在琉球的流播》,《亚太地方文献研究论文集》第119页,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1。

[173]徐光葆:《中山传信录》,转引自谢必震:《中国与琉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第116页。

[174]黄炳元:《泉州——妈祖信仰传播的发祥地》,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一卷,第82—83页。

[175]郭梁:《长崎华侨史迹若干考察》,《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76]童家洲:《日本华侨的妈祖信仰及其与新、马的比较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77][日]内田直作:《日本华侨社会的研究》,1949年东京出版。

[178]王荣国:《海洋神灵:中国海神信仰与社会经济》,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第1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