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耕作技术的传播:揭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

农业耕作技术的传播:揭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沿海地区较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加工技术,随着海外移民传到海外移居地,尤其在东南亚一带最显突出。[103]中国的水稻耕作方法也通过华侨在越南广泛传播。中国人不仅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东南亚人民,而且也有大量华人积极从事稻米的生产。

农业耕作技术的传播:揭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

中国沿海地区较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加工技术,随着海外移民传到海外移居地,尤其在东南亚一带最显突出。华侨开发了移居地的荒山野岭、湖泊沼泽,将荒原变成了沃野。如明代杨彦迪、陈上川带领的移民集团到越南后,当地“利用明人之人力、物力,一面抵抗北方郑主,一面促进南疆之开拓及建设。”[98]在华侨辛勤劳动下,东浦、河仙才“日增繁衍,生民安居耕植,风物繁华”,人称“小广州”[99]

1. 农业水利技术的南传

农业的发展得益于水利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工具的改进,明代中国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农业工具,通过海外移民源源不断地传入东南亚地区,促进了东南亚地区农业的发展。

水车在中国古代是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虽然都是依靠轮轴的转动进行工作,但有不同的类型,即筒车、翻车、井车以及刮车。以越南为例,在越南黎朝宪宗年间,水车由中国传入越南。《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二十五记载:“景统六年(1503)春正月,旱,敕备水车以卫农。敕谕清化承宣使司参议杨静等:‘朕于农务尤所留心,卿等当尽心民事,思惟善政,旱潦靡常,须当预备堤防,以辰(时)耕稼。朕每遣人往探,或田畴卑湿,或阡陌荒芜,旱未数日,殆甚告干,皆由州县不得其人,卿等宜饬部内,紧行修筑江关水车,小溪大路,亲自检阅,完好者为上考,疏漏者为不称职,具实以闻,定行黜陟。’”水车的传入得到了黎朝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下令在各州县进行推广,并以此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这是越南王朝推广中国水车之制见于史乘之始”[100]。水车的输出丰富了越南百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中国古代农业相当发达,历史上有许多先进的水利工程,并且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对南洋国家影响深远。后世越南水利学家黄叔会,在分析当地最主要河流红河的自然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越南的治水历史和中国的治水经验,写成在越南农业水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河堤对策》。

2. 水稻耕作法

15世纪时,东南亚一带地区的农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当地土著仍然使用原始的生产方法,处于刀耕火种状态。他们砍伐或焚烧树木,开出一块土地,进行耕作,最多两年之后,又转移到其他地方。其耕作方法只是利用雨季把种子插于田中,在秧苗生长期内既不施肥,亦不除草,稻田里杂草丛生。当地农民以为这些杂草可以支撑稻秆,不致因结穗而倒坠。收割时只将稻穗摘下,并将晒干后的稻秆与杂草烧成灰以为肥,如此轮作保养。这样的原始种稻法,稻米产量自然不高[101]。在割取稻穗后,“摊在竹篾上晒干,继而由妇人用脚踩踏,使谷粒自禾穗中脱出,再晒干数日之后即将其贮藏,待需要的时候,始取出于臼中春出米粒。”[102]中国移民把较进步的耕作制和先播种苗、插身成行以及除草施肥收割、稻草的利用等技术经验带到南洋地区并传授给当地农民。以犁为例,16世纪中国移民向菲律宾人民介绍了使用中国犁具。西方的史学家有过专门的记载“他们的犁也是中国式的,有一手柄,没有犁头铁后的定型铁,犁嘴的上部是扁平的,在耕地时转向一边。”[103]中国的水稻耕作方法也通过华侨在越南广泛传播。华侨在与当地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将祖国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播种方法等经验推广至当地乃至东南亚地区,教他们除草、施肥、收割及稻草的方法,使他们摆脱落后的耕种方法,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产量,解决了许多人吃饭的问题[104]。沙捞越的华人带去了中国的水稻种子,在当地大面积种植[105]。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为马来西亚的粮食增产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不仅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东南亚人民,而且也有大量华人积极从事稻米的生产。在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大批中国移民和当地人民一道开荒辟地,消除森林,浚干沼泽。使荒山僻壤变为田园耕植之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粮食生产。

3. 甘蔗种植及其加工技术(www.xing528.com)

东南亚的中国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华南的广东、福建等地。这一地区有着种蔗制糖的历史传统,当地人都擅长种蔗制糖,当他们到达东南亚后,自然也把这一技术传到了东南亚。

福建是我国的主要产糖区之一,明清时期,福建的蔗糖已十分畅销。宋应星说:“凡甘蔗有二种,产繁闽广间,他方合并得其十一而已。”[106]福建的制糖技术和制糖业在那一时期也十分先进和发达。“蜜煎皆自苏闽,糖精、冰糖,漳州府出,福建所制。”[107]据外文记载,中国移民把种植甘蔗以及从甘蔗中取糖的技术介绍到菲律宾,并传授给当地人民榨糖、制糖的方法。他们把用垂直的石碾和铁熬锅的榨糖煎糖技术引进菲律宾,在菲律宾建立了第一家使用这种技术的制糖厂[108]。在印度尼西亚,17世纪以前,印度尼西亚的食用糖多是从桄榔花梗中的甜液制成的棕榈树糖,“虽然当地人也用土法制造蔗糖,但将真正的制糖之工业介绍到爪哇来的却是中国人。因此,巴达维亚开埠后不久,谙于其道的中国人便开始在该地设立了制糖作坊。他们利用牛拖或水力推转石磨来压榨甘蔗。”[109]这项技术将印度尼西亚过去的蔗糖年产量从196担,提升至1653年达到1.2万担[110]。杜尔(P. A. Toer)也指出:“虽然以往印尼也能以土法产糖,但只有采用了华人先进的制糖工具后,产量才大大地增加,从而促进了当地人民的经济繁荣。这种新的工具就是在中国所普遍采用的水力榨糖机,在没有水力时也可以用畜力来代替……到现在它仍是西爪哇和西苏门答腊制糖加工业的主要工具。”[111]爪哇甘蔗制糖业不仅始自中国移民,而且在长达两个多世纪中一直由中国移民经营。

4. 胡椒栽培法

胡椒是16—17世纪东南亚最重要的经济作物。17世纪的前20年,仅万丹每年出口就达2100吨胡椒,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产量接近5000吨[112]。16世纪万丹的中国移民多从事胡椒种植,他们结合中国先进的园圃技艺,对传统的胡椒种植法进行改良。据当时所记中国移民种植胡椒的方法如下:

他们和苏门答腊的习惯不同,不让胡椒蔓茎盘绕在榛栗树上;而是在地上插一根竿子,或是短而坚硬柱子,俾使蔓茎的滋养不致受到剥夺。华侨对蔓茎行列间的空地能保持得十分清洁;我曾看见他们把蔓茎上的叶子摘掉;据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胡椒粒得到更多的阳光。我曾数过每一个根茎上面的胡椒粒,多达70到75个——比苏门答腊者为多。[113]

正是由于华侨采取了一套完整的先进种植技艺,极大地提高了胡椒产量,使万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在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文莱,自明代起就有不少华侨前往种植胡椒,到18世纪时,加里曼丹华侨还改进了种植胡椒的生产技术,使胡椒增产。福莱斯特(Thomas Forrest)在加里曼丹看到华侨改进种植胡椒的先进生产技术,提升胡椒产量的情况大加赞赏[114]。利用改良的种植法,既可增加每株胡椒树的产量,还可利于合理密植,在邦加的胡椒园,那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每公顷可栽种2500株;但那些采用旧法的地方,如苏门答腊的楠榜,只有1200株[115]。中国移民改进胡椒栽培法,极大提高了东南亚国家的胡椒产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