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抽分制确立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抽分制确立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德四年,广东都御史陈金为解决军饷问题,开始对番舶征收百分之三十的进口税,抽分制正式实行。抽分制为广东镇巡等地方官员率先执行,此后得到户部批准。抽分制是按船舶所载货物多少为依据进行抽分的,抽分的是货物,税制为实物税。抽分制的实行适应了明代中期贡舶贸易衰落、市舶贸易崛起的社会现实,有利于促进贸易转型。抽分制使市舶贸易合法化,前来进行贸易的船只增多。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抽分制确立

明中叶两广频繁用兵,耗费大量财力,军费紧张。为开拓财源,广东地方政府欲谋求对贡舶贸易进行征税。正德三年(1508年)广东布政使吴廷举以“缺少上供香料及军门自给”为由,对前来朝贡贸易的船只进行抽分[49]。正德四年(1509年),广东都御史陈金为解决军饷问题,开始对番舶征收百分之三十的进口税,抽分制正式实行。[50]

万历《广东通志》记载:“国朝洪武至弘治,诸国贡至,皆取自上裁多寡为例,抽分无考。正德四年,都御史陈金始奏以十分抽三为率,贵细解京,粗重变卖,留备军饷。都御史林富复申明变卖专留本处备饷,从之。十二年,陈金再镇,时副使吴廷举奏请或仿宋朝十分抽二,或依近日事例十分抽三,其贵细粗重分别如前陈金议从近日例,部议覈定十分抽二为常。”[51]根据以上史料,抽分所得主要用于军费支出,“备军饷之用”。抽分制实行之初,税率为百分之三十。正德十二年(1517年),税率改为百分之二十,遂为定例。抽分制为广东镇巡等地方官员率先执行,此后得到户部批准。抽分制是按船舶所载货物多少为依据进行抽分的,抽分的是货物,税制为实物税。抽分对象也逐步从贡舶扩大到市舶,如此市舶贸易逐渐公开化、合法化。抽分制的实行适应了明代中期贡舶贸易衰落、市舶贸易崛起的社会现实,有利于促进贸易转型。

为解决地方军饷不足而实行的抽分制不仅增加内府收入,也为地方政府带来税收,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如正德五年(1510年),两广镇巡官上奏乞求将部分番货变卖,而所得银两供军费之需,得到了批准:“盗贼连年为乱,军饷不支,乞将正德三年、四年抽过番货,除贵重若象牙、犀角、鹤顶之类解京,其余粗重如苏木等物,估价该银一万一千二百有奇,宜变卖留充军饷。报可。”[52]

抽分的实行触及了朝贡贸易的管理权问题,加上其中巨大的经济利益,宦官系统和官僚系统开始争夺抽分的控制权。正德五年(1510年)广东市舶司太监毕真不满官僚系统插手贡舶事项,上奏道:“旧例,泛海诸船俱市舶司专理,迩者许镇巡及三司官兼管,乞如旧便。”礼部讨论后认为“市舶职司进贡方物,其泛海客商及风泊番船,非敕书非(所)载,例不当预。”但是正德帝竟下令“如熊宣旧例行”[53]。熊宣是前任广东市舶太监,因为奏请兼理满剌加等国番船抽分而遭到礼部弹劾被罢免。不过,由于不久后宦官刘瑾被诛杀,抽分之权仍由地方官僚把握。

明代中期海防形势严峻,福建、浙江沿海厉行海禁,唯有广东对外贸易较为兴盛。抽分制使市舶贸易合法化,前来进行贸易的船只增多。至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又获准租居澳门,澳门成为唯一允许外商居留的港口,大批商人通过澳门中转,进入广州来贸易,带动了广州港的发展,广州港成为明代第一大港。据当时外国人记载,广州港是货物集散地,各国船只云集,十分繁荣:(www.xing528.com)

从交趾支那到中国沿海有(多个)要塞。第一个(是)海南,那里可以找到朝贡中国的小珍珠,(然后)是南头、广州和漳州等要塞。广州最大,商业发达。海南位于一个小海湾,岸边没有河流。附近海里有几个岛屿,可以捕捞到大量的珍珠。广州是整个中国的货物集散地,既有陆地上的产品,也有海产品。广州位于一条大河的出海口,涨潮时水位高达六至八米。从出海口看到的城市坐落在平原,没有山峰。房子用石块砌成,城墙宽高各十几米,一侧陡峭。吕宋人说去过那里。广州港有很多大船。城内有人巡逻,关闭坚固的城门。[54]

中国各地的货物,尤其是丝绸和麝香运至广州,葡萄牙人则在广州收购这两件大宗货品[55]

随着广州贸易繁荣发展,广州城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商民众杂,以致总督吴桂芳奏请增筑广州外城,“看得广东省城正南归德等门外壕畔、高第、卖麻等街,商民绸缪,财货积聚,乃两广所恃以为利府,奸宄垂涎,以为奇货之地也……广东省城为十郡根本之地,而城南郭外,正诸商贸易之区,生民之凑集如云,财货之积聚满市,真一省丰阜之最,两广通利之源也。”[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