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盖伦船与卡瑞克船相比的优劣势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盖伦船与卡瑞克船相比的优劣势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卡瑞克帆船卡瑞克帆船是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海域的一种船首高大、尾部成弧形的三桅或四桅的大型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于远洋航行的船型。(三)盖伦帆船16世纪时西班牙开始称霸世界,开始在先前海船的基础上建造了新的海船,并命名为“盖伦船”。16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发展轻型盖伦船,改善了它的操作性能,他们把船首部的上层建筑降低,使其适合远距离航行,这类新型盖伦船的速度、操纵性要优于西班牙的盖伦船。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盖伦船与卡瑞克船相比的优劣势

(一)卡瑞克帆船

卡瑞克帆船(Carrack,又译卡拉克帆船、克拉克帆船)是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海域的一种船首高大、尾部成弧形的三桅或四桅的大型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于远洋航行的船型。15至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即是使用这种帆船来进行远洋探险,在非、亚各地开展商贸及掠夺活动。如哥伦布探索美洲新大陆使用的“圣玛利亚”号即是卡瑞克帆船。另外,麦哲伦率领的“维多利亚”号也是卡瑞克帆船,是史上第一艘完成环球航行的船只。卡瑞克帆船的应用让西班牙、葡萄牙成为地理大发现与全球贸易的先驱,直到之后的改良船型盖伦帆船出现才取而代之。卡瑞克帆船拘于其笨重、不稳定的特点,逐渐从海洋争夺中退出,这两个国家的海上霸权也随之衰落。

卡瑞克帆船[111]

卡瑞克帆船一般装有3—4支桅杆,其船只吨位约200—600吨左右。其船型的主要特征是其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这种帆船的船尾是圆形的,用厚木板弯成,使得船的侧面到舵轴成为一个弧线。前船楼直接位于船首上方,船首斜桅位于其上。巨大的上层建筑影响了船帆的操作,使得船只的航行相当有特点:高耸的船楼限制了帆可以使用的区域,同时使得船头很重,在强风中船很容易前倾在航行过程中,船楼过高使得风拖着船走,而下层的帆——主帆和前帆——受风面积减小[112]

卡瑞克帆船高大的艏楼、艉楼和较大的干舷便于装载更多物资,加上帆船上装有多层甲板,可以安放多具重型火炮,不仅利于在海上劈波斩浪,一般海盗也不敢靠近。舯部主桅挂横帆,艏艉挂三角帆,整体构型上显得稳重且极具威慑力。但过高的艏艉楼也使得帆船稳性下降,行动笨拙[113]。不过由于其庞大的装载量和优秀的火力,这种船型成为欧洲商人远洋贸易的首选。随着葡萄牙人进入东方,这种船只也随之被带到东亚海域。1543年,当葡萄牙人的卡瑞克船到达日本时,由于船体漆黑,也被日本人称为“黑船”。直到现今,许多16世纪日本绘画作品里还有着这种“黑船”的图样。

卡瑞克帆船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了欧亚之间的交流,同时改变了海洋战争的面貌,至此海战从以弓弩为主的兵器时代进化到以火炮为主的热兵器时代。这种战争、战术思路的转变,为之后欧洲开辟亚、非殖民地提供了基础,开启了人类征服海洋的篇章。

(二)卡拉维尔帆船

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又译卡拉维拉帆船),同样是盛行在15世纪的三桅帆船。卡拉维尔帆船更多是为了弥补卡瑞克帆船的不足而出现的。由于海上航行条件复杂,因此不能仅凭一种船只就航行无忌。卡瑞克帆船具有船体大,风帆多的特点,虽然这种特点能够支持远洋航行。但是如果遇到浅滩或者无风的情况,卡瑞克帆船就很容易搁浅或者失去动力,更有触礁的危险。

为此,卡拉维尔帆船就应运而生。这种船约重一百吨,吃水线较浅,适合于沿岸及河川的贩运,降低大船在浅海地区的风险。同时,在船帆方面,卡拉维尔帆船使用三角帆(又称拉丁帆),让转舵性能变得更高,船帆更易鼓起,速度亦大幅增加。卡拉维尔帆船满足了当时冒险家要求的经济性、普遍性、操舵性及速度,成为当时欧洲最盛行的帆船。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卡拉维尔帆船逐渐定型,发展成2桅到3桅的小船。其有一小而低的尾楼而无首楼,长宽比为5∶1或4∶1,与大部分船的3∶1的长宽比有所区别。虽然它并无一标准尺寸,但一般长为15—20米,宽6米左右。到了15世纪末,横帆在顺风航行时的特殊优点被再度肯定,因此在卡拉维尔船的基础上又创制了横帆与三角帆并用的新型轻快帆船,后来发展为仅后桅用三角帆,其余桅均用横帆。

利萨·冯·吕贝克号,按15世纪复原的汉萨卡拉维尔帆船现停留在吕贝克博物馆港口(www.xing528.com)

卡拉维尔船航速较快,可作为战船,用作巡逻和护航。15世纪中、后期,卡拉维尔船得以普及,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经济在战后趋于萧条,不造大船。但是由于其长宽比大,载货量少,到16世纪就为灵活的大船所替代[114]。16世纪之后,卡拉维尔帆船的功用逐渐转变为渔船、领航、测绘等,不再担任商贸往来的可用船只。

(三)盖伦帆船

16世纪时西班牙开始称霸世界,开始在先前海船的基础上建造了新的海船,并命名为“盖伦船”。盖伦船尾部较高,甲板有数层,一般有4根桅杆,前面2根桅杆挂方帆,后2根挂三角帆。最大的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有较好的续航能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船之一。

16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发展轻型盖伦船,改善了它的操作性能,他们把船首部的上层建筑降低,使其适合远距离航行,这类新型盖伦船的速度、操纵性要优于西班牙的盖伦船。

盖伦帆船较之前船只的最大不同就是其整体外观上的变化,它的船首降低后,使得前舷的风阻降低,航速得以提髙,船的操控性更好。船尾采用方形尾楼来取代之前船只的弧形尾楼,稳定性大大增强,适合远洋航行。盖伦帆船的船身变得狭窄而修长,重量上较卡瑞克帆船更轻,因此速度更快。此外,盖伦帆船拥有十分坚固的船身,所以更适合远洋贸易、探险,甚至海战。

盖伦帆船

一般的盖伦帆船使用橡木作为龙骨,用松木作为檐杆,以及一些硬木作为船身及甲板。虽然盖伦船的体积较之前的众多战船小了许多,但是制造一艘标准的盖伦船还是价格不菲,并且要动用几十名木匠花费数月才可完工[115]

历史上也有专门用于海战的盖伦船,这类船只的主要特点是火炮甲板上装载了数量可观的重型火炮,可通过舷侧的炮眼开火,同时船只的防护能力要比一般盖伦船强。

此一时期,尤其是16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人远航到中国沿海,中外造船技术也得以交流。如中葡战期间,明朝官员获得了葡萄人的造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制造了名噪一时的“蜈蚣”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