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伊始,便向周边国家诏告明朝的建立,对与中国接壤的朝鲜(高丽)更是礼待有加,把朝鲜列为14个不征国之首。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即派出使臣,要求与高丽恢复传统的宗藩关系。作为大国的明朝,在对外关系上,奉行“朕既为天下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的宗旨[32],招徕四夷朝贡,并将朝贡礼仪作为制度确立下来。
万历《明会典》所记的朝贡国中被列为序首的是朝鲜国,自“永乐以来,每岁圣节、正旦、皇太子千秋节,皆遣使奉来朝贺,贡方物”[33]。几乎每年都要来明朝朝贡。朝鲜和明朝的海路交通,随着辽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34]:
第一阶段:明初期,元代残余势力割据辽东,通往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被阻隔,所以不得不利用海上交通。如洪武元年,明朝派遣符宝郎侯斯去高丽,赐其王玺书及纱罗缎匹。明初定都南京,与高丽的往来通过海路。具体是由南京出发,通过长江口渡黄海,航抵朝鲜半岛西海岸中部的礼成江口,然后进入高丽。长江口的太仓港成为重要的港口。明朝初期开科取士,诏准高丽等赴京会试。由于海路曲折艰险,海难事故频发。洪武五年(1372年),高丽派遣150人奔赴南京国子监留学,途中遭遇海难,溺死39人。洪武帝得知后命令:“入学固美事,但涉海远,不欲者勿强。”并嘱咐勿频繁入贡,后规定“三年一聘”[35]。《明史·朝鲜传》载,洪武七年(1374年),朝鲜使臣要求“每岁一贡,贡道从陆,由定、辽,毋涉海”。明太祖亦准其所请,高丽使团于是取道辽东渡渤海前来朝贡。随着明政府在辽东和辽南地区建立卫所,控制局势以后,高丽使节改走辽东陆路,“十三年,辽东送高丽使谊至京师”[36]。高丽使团以辽东取道登州前往京师。登州港取代原来的太仓港。
第二阶段:永乐定都北京后,辽东局势逐步稳定,中朝往来主要通过陆路交往。其干线继承了由古“渝关”(今山海关)出行的傍海陆路。
第三阶段:万历以后,女真族兴起,势力不断南下,侵扰辽东地区,对明朝和朝鲜的陆路交通路线形成威胁。明朝政府在义州和辽东之间增设驿站,即凤凰城、斜烈站、镇宁(东)堡、宁夷堡(镇夷堡、通远堡),并派遣士兵驻守。后来不仅是辽东,连辽西地区,即辽阳以西的线路也经常受到干扰。朝鲜使臣苏光震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赴明,记述了这段路程的艰险[37]。1620年,后金攻陷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通往朝鲜的陆上交通被阻隔,从此两国不得不改走海路。如记载:“我朝自永乐七年(1409年)从陆朝天,至天启元年(1621年),辽沈路梗,复从海路。”[38]
天启元年八月,明政府将朝鲜朝贡的路线改为“自海至登州,直达京师”[39]。但是由于航海技术和航线生疏,海难屡屡发生,尤其是朝鲜的船只损失严重。事故多发生在旅顺口附近的铁山[40]。起初从安州(今朝鲜平安南道清川江下游安州市)乘船出发,沿着海岸线向辽东半岛。此后主要在宣川(今朝鲜平安北道宣川)、铁山(今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的宣沙铺乘船。
1627年,后金军入侵朝鲜,“冬至使”宋克请求明朝政府允许从石多山出港:“陆路自平壤至石多山则不过一日程,水路由大同江回转于海口,则甚险且远。请依前例,乘船于石多山。”[41]到第二年经过明朝政府的许可,“谢恩使”李恺、“冬至使”安国驰则从石多山出港。(www.xing528.com)
朝鲜人洪翼汉、金湜、金尚宪走这条贡路,并分别写下《花浦航海路》(航行时间19天)、《槎行路》(航行时间29天)、《朝天录》(航行时间12天)的旅行日记。1624年,洪翼汉去北京的海路记载于《花浦先生朝天航海录》。首站从平安北道郭山“旅槎浦”(义州南港口)出发,从海路到达毛文龙驻屯的椴岛,到辽东半岛沿岸的大鹿岛、石城岛、长山岛、黄鹿岛和渤海海峡的庙岛列岛,到山东半岛的登州(今蓬莱)港。再从陆路经过山东、河北进入北京。从平安南道郭山的宣沙铺(旋槎浦)(天启丁卯以后从甑山县石多山出发)出发,60里到达铁山府椴岛(即皮岛),140里到车牛岛,500里到鹿岛,600里到石城岛,300里到长山岛,200里到广鹿岛,260里到三山岛,200里到平岛,1000里到皇城岛,200里到鼍矶岛,200里到庙岛,800里到达登州。再从陆路经过山东和河北到达北京。此路水路部分3700里,陆路1900里,与辽东都司贡道相比时间长、道路远、风险大[42]。
因为季节、天气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所花费的航行时间也有差别。总之航行时间没有陆路准确稳定。从登州走陆路,经过东莱、青州、济南、德州、景州、河间、涿州到达北京。
崇祯初年,袁崇焕任辽东督师,为了限制毛文龙势力的发展,提出改变贡道。此条线路在平岛(今普兰店皮口镇西南1.7海里处)不南下,而一直向东,经过旅顺口,再沿着海岸线向北经过双岛,向北到南北信口(今大连长兴岛对岸),横穿辽东湾,经过觉华岛(今菊花岛),在宁远卫(今兴城)登陆,再由陆路南下至山海关。
这条路线海路风险大,陆路从宁远卫到北京的路上也经常受到后金军队的袭击[43]。因此朝鲜屡屡派遣使臣要求恢复登州线路。朝鲜使臣在请求恢复登州旧路的奏文称:“臣等一行,乘船五十日,始到觉华岛,得达广宁。海程之险,有难尽陈,自平岛至登州,风便一日程,而至觉华岛,则殆将倍之。”[44]但是崇祯四年(1631年),孔有德等在登州叛乱,持续一年多,延误了登州线路的恢复。
1627年,皇太极率领大军征服朝鲜,与朝鲜订立城下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但是朝鲜仍与明朝保持交往。1636年,皇太极第二次出征朝鲜,彻底征服朝鲜,朝鲜和明朝的关系从此结束,开始与清朝的朝贡关系。1638年,清朝规定朝鲜朝贡的道路,由凤凰城进入沈阳,并订立互市条约,凤凰城官民每年可以去两次朝鲜鸭绿江边的义州进行贸易,即春秋两季,每次贸易时间为20天,由朝鲜通事官前往监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