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济大学景观专业生态课教学调查及统计: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

同济大学景观专业生态课教学调查及统计: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附录是对同济大学景观专业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进行的教学效果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统计等资料的汇总。由于专业教学总学时的限制,增加新的专业课几乎不可能。因此通过此项调查,希望有助于有目的地和相关课程进行协调,共同改进。

同济大学景观专业生态课教学调查及统计: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

本附录是对同济大学景观专业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进行的教学效果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统计等资料的汇总。

1.调查问卷

生态专项规划课程教学情况调查表

一、关于教学质量

1.综合各学期的设计课教学(五年制共9个学期)情况,我认为本课程教学质量

在其中的排序可列为:

A第一位 B前三位 C前六位(______)

2.我认为本课程教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选B、C者请务必填写,请文字说明):

3.我认为影响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在于(可多选):(______)

A背景知识欠缺 B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

C教学计划不周全 D老师不负责任

E课时安排太紧张 F课程要求过高

G教学内容重复 H教学内容陈旧

I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合理 J老师间沟通不够

K其他(请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说明(请针对所选项逐项说明):

4.我认为改进本课程教学质量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______)

A加强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衔接

B调整教学课题

C改进教学计划

D增加学期内课时(但涉及调整高尔夫球场专题的教学计划,请权衡)

E老师自身修养提高

F其他(请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说明及具体建议(请务必填写,针对所选项逐项说明):

二、关于课程设置与衔接

教学说明:

在进行本专业培养计划设计时,本课程的前期系列课程主要包括“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二年级上)、“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三年级上)、“景观生态学”(四年级上)、“景观规划设计”(三年级下设计课)、“旅游区规划设计(Ⅰ)”(四年级上设计课),学生个人需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应包括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场地设计理论与方法、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由于专业教学总学时的限制,增加新的专业课几乎不可能。因此通过此项调查,希望有助于有目的地和相关课程进行协调,共同改进。调查:

1.我认为这门课(______)

A很有必要设置 B有必要设置 C没有必要设置

2.我认为在设计课系列教学中,这门课的首要教学目的应该是:( )

A旅游区规划的方法程序

B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程序

C基于景观生态考虑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D其他(请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认为在学习本课程前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中,比较薄弱或欠缺的是(可多选):(______)

A景观规划理论 B景观规划方法

C场地设计理论 D场地设计方法

E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F其他(指具体内容,请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认为这些知识点的薄弱或欠缺,可通过以下途径改进(可多选):(_____)

A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理论的讲授

B在前期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增加该知识点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训练

C通过本课程教学计划的紧凑化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D通过调整本课程的学期内教学课时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但涉及调整高尔夫球场专题的教学计划,请权衡并提出具体建议)

具体说明及建议(必须说明各选项所针对的知识点):

5.我认为在学习本课程前还应掌握下列知识点,或我对本课程及其前期系列课程的安排有一些个人建议(例如教学内容、次序编排等,如没有可不填):

三、关于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由于课时限制,本课程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设想在①简要介绍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框架的同时,重点进行②生态认知、③环境容量研究、④多方案比较决策、⑤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四个技术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比较、体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不同于常规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操作方法。

调查:

1.我认为这门课设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______)

A强 B尚可 C不太强 D无相关性

具体说明及改进建议(选C、D者请务必填写):

2.这门课设置的教学内容组成(______)

A合理 B较合理 C有明显欠缺 D不合理

具体说明及建议(选C、D者请务必填写):

●我认为可去除的现有教学内容包括: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我认为需增加的教学内容包括: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我认为应重点强调的教学内容包括: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3.我认为这门课所要求的现有教学内容在教学效果上(______)

A好 B较好 C不够理想 D不理想

具体说明及建议(请务必填写):

●我认为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包括: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我认为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包括: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改进建议(请逐项说明):

四、关于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

教学说明:

为尽可能地加快学生掌握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策划运作了①集中讲课、②分组讲解、③设计指导、④小组讨论、⑤组间交流、⑥成果点评、⑦现场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分配到具体的课时。其中(A)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框架介绍以集中讲课的方式进行,共8学时;(B)重点技术环节的训练则通过分组讲解、设计指导、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和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包括(1)生态认知16学时,(2)环境容量研究10学时,(3)多方案比较决策12学时,(4)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12学时,共50学时;另(C)成果修改、制作12学时;(D)成果点评(结合组间交流进行),约2学时。

调查:

1.我认为这门课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______)

A合理 B较合理 C不太合理 D不合理

具体说明及建议(选C、D者请务必填写):

●我认为效果不佳、可去除的现有教学方法包括: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我认为应改进的现有教学方法包括: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改进建议(请逐项说明):

●我认为需增加的教学方法包括:

具体说明及理由(请逐项说明):

2.我认为这门课的课时安排(______)

A合理 B较合理 C不太合理 D不合理

具体说明及建议(选C、D者请务必填写):

●我认为可减少的教学时数包括:

主要针对现有教学内容中的:

或教学方法中的: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具体建议:

●我认为应增加的教学时数包括:

主要针对的教学内容是:

或教学方法是:

理由是(请逐项说明):

具体建议:

五、其他建议(如对教学课题、教学分组、师资配置、教学计划设计及执行情况等的意见建议,没有可不填):

2.2004年教学调查统计报告

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分析报告(2003—2004年度)

1 关于教学质量的调查结果分析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在本专业五个学年共9次的系列设计课中的教学质量排序及差距表现、存在问题及原因、改进途径及理由、改进建议等设问来进行的。

图1 质量排序

1.1 课程教学的质量排序

对课程教学质量排序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1所示。全班24位同学中,45.8%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本专业系列设计课中排第一位,54.2%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本专业系列设计课中排前三位,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排在第四位之后。单单从这一数字看,“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与本专业同类课程相比,整体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

1.2 课程教学的差距表现

对该课程教学差距表现的调查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意在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图2所示的是调查结果。在该项数据有效的一共12个样本中,认为差距在于缺少系统的生态学和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人数最多,共有3人;认为差距在于所学的理论对实践缺少指导意义,以及所学的理论没有方法论支持、无法进行操作的分别有2人;认为差距在于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落伍、课程进度安排过于紧张、与外专业交流不够、课程设计不够新颖缺乏挑战,以及课程引发不起学习兴趣的各为1人。

图2 差距表现

为了考察是否存在对课程教学质量排序和教学差距的认识自相矛盾的样本,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对教学差距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图3所示的差距聚类条形图中可以看出,所有认为本课程教学存在差距的12个样本均集中在认为本课程教学质量达不到第一位的13个样本中,应该说聚类分布是合理的。

图3 差距聚类

1.3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表1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有19人认为问题在于背景知识的欠缺,有9人认为问题在于课时安排太紧张,有7人认为问题在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合理,有5人认为问题在于任课老师之间沟通不够,另分别有2人认为问题在于课程要求过高和教学内容陈旧,其余认为问题在于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教学计划不周全、由于组内分工导致对分工以外的内容了解不多,以及小组之间沟通不够的各有1人,没有人认为问题在于老师不负责任或是教学内容重复。从频度分析表中可以看到,平均每人提出了2个问题,最为集中反映的问题是背景知识的欠缺、课时安排太紧张、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合理和任课老师之间沟通不够,分别占到总人数的79.2%、37.5%、29.2%和20.8%。

对课程教学问题原因的调查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意在让学生针对自己认识到的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原因解释,以帮助调查判断问题的真伪。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共有22人对课程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表述。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共有13人提出,占总回答人数的59.1%;此外,有4人提出各小组执教老师之间的要求不统一,占总回答人数的18.2%;分别有3人提出小组成员间的协作不好及课程计划安排的内容过多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各占总回答人数的13.6%;另有2人明确提出该课程课时太少,占总人数的9.1%。其余原因包括教学课题太大、相关课程配套不合理、缺少生态规划设计的最新发展动向介绍、缺少其他专业的老师辅导、教学计划安排前松后紧、小组成员间竞争多于合作、课题基础资料不全、缺少具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方法、小组内部缺少交流、与外教交流不够、所学的知识一时难以消化理解、在分组之前的集中讲解不够以致无法全面了解课程要求、历届教学内容重复,等等,均只有1人提及,较为分散。

表1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频度分析

为帮助判断问题的真伪,本研究通过交叉分析对问题与原因的针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指认问题是背景知识欠缺的19人中,共有17人说明了原因,其中有12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70.6%;在指认问题是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的1人中,有1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课题太大,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100%;在指认问题是教学计划不周全的1人中,有1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计划安排前松后紧,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100%;在指认问题是课时安排太紧张的9人中,共有8人说明了原因,其中有6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75%;在指认问题是课程要求过高的2人中,共有2人说明了原因,其中有2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100%,另分别有1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计划安排的内容过多、缺少具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方法,各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50%;在指认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的2人中,共有2人说明了原因,其中分别有1人次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生态规划设计的最新发展动向介绍、课题基础资料不全、各小组执教老师之间的要求不统一、在分组之前的集中讲解不够以致无法全面了解课程要求、历届教学内容重复,各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50%;在指认问题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合理的7人中,共有7人说明了原因,其中分别有3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小组成员间的协作不好、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各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42.9%;在指认问题是任课老师之间沟通不够的5人中,共有4人说明了原因,其中有3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各小组执教老师之间的要求不统一,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75%;在指认问题是由于组内分工导致对分工以外的内容了解不多的1人中,分别有1人次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小组内部缺少交流,各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100%。

表2 课程教学问题原因的频度分析

表3 课程教学问题与原因的交叉分析

通过对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频度分析和对课程教学问题与原因的交叉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可以确定背景知识欠缺、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教学计划不周全、课程要求过高、任课老师之间沟通不够,以及由于组内分工导致对分工以外的内容了解不多都具有逻辑合理且足够充分的样本支持,是切实存在的问题。而课时安排太紧张的问题与主要原因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之间则并无必然的逻辑相关,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背景知识欠缺导致学习过程加长,应属于假问题;此外教学内容陈旧由于样本小且相关原因指认分散,应属于认识不明确的模糊问题。小组之间沟通不够的问题未见有原因统计,也应属于认识不明确的模糊问题。

1.4 课程教学的改进途径

对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调查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表4所示。全班24位同学中,共有23人对此提出了建议。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加强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共有21人提出,占总回答人数的91.3%;其次意见较为集中的依次是对教学课题进行调整、增加总教学时数、改进教学计划、建议老师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分别有7、6、5、3人提及,占总回答人数的30.4%、26.1%、21.7%、13.0%;另分别有1人提及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对团队协作的训练、应有意识地鼓励组间竞争而非组内竞争、应加强生态规划设计原理的教学以便能够学以致用,较为分散。

表4 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频度分析

对所提出的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理由进行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查学生认为应首先应改进哪些问题,以及应如何进行改进。调查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结果如表5所示。全班24位同学中,只有13人解释了自己提出的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理由。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希望通过改进能增加相关知识的学习,共有8人提出,占总回答人数的61.5%;另分别有2人提出希望通过改进能解决教学课题太大、教学课时太紧张和所学理论与实践训练不配套的问题,占总回答人数的15.4%;此外分别有1人提出希望通过改进能解决已学知识的遗忘、课时分配不合理、假课题导致已有的方案限制了思路等问题,占总回答人数的7.7%。由此看来,背景知识的欠缺是首要应解决的问题,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教学计划不周全也是比较突出需要改进的问题。

表5 课程教学改进理由的频度分析

1.5 课程教学的其他改进建议

对课程教学其他改进建议的调查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意在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改进有无好的设想。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全班24位同学中,只有15名同学提出了总共19项建议,极为分散。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建议增加相关课程,共有5人提出,占总回答人数的33.3%;此外分别有2人明确建议加强本课程与景观生态学的有效衔接、本课程教学课时应翻倍(即增加到一学期)、专门设计与教学目的和内容相匹配的假课题进行教学、结合真题进行教学以便于获得现场考察的机会,各占总回答人数的13.3%;其余建议包括改选较小的教学课题、调整课程排序以加强课程间的有效衔接、教学过程中增加讲座的次数、讲课中增加介绍生态规划设计最新发展动向的内容、去掉快题教学环节,分组时完全采用自愿的方式、调整教学环节的顺序将详细设计放到总规之后、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引进其他专业的老师开设专题讲座、景观生态学与本课程应同步开设、应压缩前半学期的课题以增加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教学成识的讲授,等等,均只有1人提及。

表6 课程教学其他改进建议的频度分析

为帮助了解课程教学问题与其他改进建议的对应关系,本研究通过问题与其他改进建议的交叉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在指认问题是背景知识欠缺的19人中,共有11人提出了改进建议,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4人认为应增加相关课程,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36.4%;在指认问题是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的1人中,共有1人次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应专门设计与教学目的和内容相匹配的假课题进行教学,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100%;在指认问题是课时安排太紧张的9人中,共有6人提出了改进建议,意见较为集中的有2人认为应增加相关课程或本课程教学课时应翻倍(即增加到一学期),各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33.3%;在指认问题是课程要求过高的2人中,共有1人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应增加相关课程,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100%;在指认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的2人中,共有2人提出了改进建议,但意见较为分散,有1人次认为讲课中应增加介绍生态规划设计最新发展动向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增加讲座的次数、景观生态学与本课程应同步开设、教学应重在传授方法、结合真题进行教学以便于获得现场考察的机会,各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50%;在指认问题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合理的7人中,共有6人提出了改进建议,意见较为集中的是有2人认为应增加相关课程,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33.3%;在指认问题是任课老师之间沟通不够的5人中,共有5人提出了改进建议,但意见也较为分散,有1人次认为应加强本课程与景观生态学的有效衔接、增加相关课程或本课程教学课时应翻倍(即增加到一学期)、讲课中应增加介绍生态规划设计最新发展动向的内容、去掉快题教学环节、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引进其他专业的老师开设专题讲座、教学应重在传授方法,各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33.3%;在指认问题是由于组内分工导致对分工以外的内容了解不多的1人中,共有1人次认为课程教学中应增强理论知识的讲授,占提出建议总人数的100%。如果按意见提议率和集中率来进行综合考察,则对于背景知识欠缺、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由于组内分工导致对分工以外的内容了解不多这三个问题,相关的学生提出的建议意见较为一致,分别是增加相关课程、专门设计与教学目的和内容相匹配的假课题进行教学,以及课程教学中应增强理论知识的讲授。

表7 课程教学问题与其他改进建议的交叉分析

2 关于课程设置和衔接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设置和衔接效果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开设必要性、首要教学目的、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及改进途径和说明建议、对需掌握的背景知识点或本课程及其前期系列课程安排的其他个人建议等设问来进行的。

2.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对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4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75.0%认为该课程很有必要设置,25.0%认为该课程有必要设置,没有人认为该课程没有必要设置。单单从这一数字看,“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的开设必要性还是很强的。

图4 设置必要

图5 教学目的

2.2 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

对课程首要教学目的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5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认为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基于景观生态考虑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人数最多,共有18人;认为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应该是传授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程序有6人;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应该是传授旅游区规划的方法程序或是其他。应该说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的认识还是相当一致的,全班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该课程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基于景观生态考虑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课程教学中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

对课程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调查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由于该课程的前期系列课程主要包括“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二年级上)、“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三年级上)、“景观生态学”(四年级上)、“景观规划设计”(三年级下设计课)、“旅游区规划设计(Ⅰ)”(四年级上设计课),学生个人需掌握的主要背景知识点应包括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场地设计理论与方法、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等。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全班24名同学共进行了40次有效选择,以指认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其中有19人认为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8人认为是景观规划方法,有5人认为是场地设计方法,有4人认为是景观规划理论,有2人认为是场地设计理论,另有1人认为是景观生态学的实际应用和景观规划设计概论。从频度分析表中可以看到,平均每人指认了1.667个知识点,选项主要集中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景观规划方法和场地设计方法,指认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79.2%、33.3%和20.8%。

表8 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频度分析

2.4 课程教学中薄弱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

对于这些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的调查也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全班24名同学共有23人进行了37次有效选择。其中分别有15人认为有效的改进途径是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理论的讲授,以及在前期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增加该知识点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训练,有4人认为有效的改进途径是通过本课程教学计划的紧凑化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另有3人认为有效的改进途径是通过调整本课程的学期内教学课时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从频度分析表中可以看到,平均每人指认了1.609种改进途径,选项主要集中于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理论的讲授和在前期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增加该知识点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训练,指认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65.2%。

表9 薄弱或欠缺背景知识点改进途径的频度分析

为探查学生在指认薄弱或欠缺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的时候是否有清晰准确的认识理解,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所指认的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与改进途径进行针对性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这一说明建议与改进途径的交叉分析,可以判别学生所指认的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与改进途径是否有针对性。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共有17人对其指认的改进途径所针对的知识点作了说明。其中在指认改进途径是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理论的讲授的15人中,有12人作了相应的说明,意见最为集中的是认为这一改进应针对普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有8人提出,占说明人数的66.7%;在指认改进途径是在前期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增加该知识点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训练的15人中,有10人作了相应的说明,意见最为集中的也是认为这一改进应针对普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有6人提出,占说明人数的60.0%,此外分别有3人提出这一改进应针对生态规划设计的成功案例介绍、解决生态问题的具体方法,各占说明人数的30.0%;在指认改进途径是通过调整本课程的学期内教学课时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的3人中,有2人作了相应的说明,分别有1人次认为这一改进应针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具体方法、生态规划设计概论等原理性知识、生态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及将已掌握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各占说明人数的50.0%;在指认改进途径是通过本课程教学计划的紧凑化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的4人中,有3人作了相应的说明,意见最为集中的也是认为这一改进应针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具体方法,有2人提出,占说明人数的66.7%。可见,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应注意对普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的讲授,而本课程则应注意对生态学知识实际应用的讲授。

表10 针对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与说明建议的交叉分析

2.5 其他建议

对需掌握的背景知识点或本课程及其前期系列课程安排的其他个人建议的调查属于本部分调查的补遗,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调查结果如表11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共有15人18次提出了10项对于课程设置和衔接的改进建议。其中意见相对集中的是要求对前期系列课程进行重新排序,具体包括园林史大三上、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大三上、景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同时上、生态专项规划先于此前的高尔夫球场规划设计进行教学并适当延长教学周数等建议,共有5人提出,占总建议人数的33.3%;此外有3人提出应增加特定内容的讲课,包括国外成功案例、基础设施规划、保护规划等,占总建议人数的20.0%;有2人提出应增加设置相关的课程(如生态规划概论、生态学基础等)、增加生态规划设计的实习教学,各占总建议人数的11.1%;另有1人提出应将教学计划安排得更为紧凑以免同学们偷懒、增加代课老师人数、提供相应的生态规划设计教材、增加生态规划设计图纸的个人抄绘环节、选择较小的教学课题以便于深入体会、本课程中增加实地考察研究的教学环节。

表11 其他个人建议的频度分析

3 关于教学内容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教学内容满意度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教学内容组成合理性、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等设问来进行的。

图6 内容与目的相关频度分析

3.1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

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6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强或相关性尚可的各占50%,没有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不太强或无相关性。可见,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还是比较强的。

为了解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具体相关情况及可能加以改进的具体建议,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对所指认的相关性进行具体说明并提出改进建议,但未得到任何回答。

图7 教学内容组成合理性频度分析

3.2 教学内容组成的合理性

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合理性的调查也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7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有5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20.8%;有18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较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75.0%;有1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不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4.2%;没有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有明显欠缺。

3.3 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

为了判断由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框架的简要介绍和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环境容量研究、多方案比较决策、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等重点技术环节训练所组成的现有教学内容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本调查研究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可去除的现有教学内容、需增加的教学内容和应重点强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建议,结果如表12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只有3人认为现有教学内容中存在可去除项,分别指认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环境容量研究和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有6人认为需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其中有2人指认需新增生态工程技术的教学内容,另有1人指认需新增普通生态学基础、国外生态规划方法案例、实施具体案例来验证所学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现场调研和基础资料汇编的教学内容;此外有13人认为应重点强调某些教学内容,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7人认为应强调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框架的介绍,占总回答人数的53.8%,意见较为集中的是分别有5人和4人认为应强调环境容量研究和多方案比较决策,各总回答人数的38.5%和30.8%,另有2人认为应强调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和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

去除内容

增加内容

表12 现有教学内容调整建议的频度分析

去除内容*去除理由Crosstabulation

增加内容*增加理由Crosstabulation

为了判别学生对于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求是否合理,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提出可去除、需增加和应重点强调的教学内容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和理由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13所示。建议去除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的理由是该内容可提早到“旅游区规划与设计(Ⅰ)”进行教学,建议去除环境容量研究的理由是该内容由于现有学术观点的分歧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建议去除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理由是该内容因为采用单独快题的方式与规划课题无必然联系;建议增加生态工程技术和普通生态学基础教学的理由都是该内容对指导实践操作很有必要;建议增加国外生态规划方法案例教学的理由是该内容能增加对生态规划方法的了解并带来新的启发;建议增加实施具体案例来验证所学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理由是该内容能有助于学生进行直观的认识学习并验证自己所学到的方法的科学性;建议增加现场调研和基础资料汇编教学的理由是该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建议强调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理由主要是该内容极为重要和有助于加深了解;建议强调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的理由是该内容极为重要;建议强调环境容量研究的理由主要是该内容极为重要和由于现有学术观点存在分歧需要深入探讨;建议强调多方案比较决策的理由主要是该内容极为重要;建议强调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的理由是该内容该内容极为重要。

表13 现有教学内容调整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3.4 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

对现有内容教学效果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8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有2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好,占全班总人数的8.3%;有18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较好,占全班总人数的75.0%;有4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占全班总人数的16.7%;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图8 内容教学

为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别指出教学效果较好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并对此作了频度统计,结果分别如表14和表15所示。

由表14可见,全班24名同学中,共有17人指认了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9人认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效果较好,占所有回答者的52.9%;意见较为集中的是分别有8人认为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和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教学效果较好,各占所有回答者的47.1%;此外有6人认为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较好,占所有回答者的35.3%;还有4人认为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效果较好,占所有回答者的23.5%。

表14 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的频度分析

由表15可见,指认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的共有14人,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6人认为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效果不佳,占所有回答者的42.9%;此外有4人认为多方案比较决策和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不佳,各占所有回答者的28.6%;还有3人认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和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的教学效果不佳,各占所有回答者的21.4%。

表15 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的频度分析

可以看出,所有的现有教学内容中,教学效果最好的应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其后依次为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多方案比较决策和局部地块详细设计,教学效果最不好的是环境容量研究。

为了了解具体教学内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所指认的教学效果较好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说明理由,并对此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16和表17所示。

表16 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由表16可见,全班24名同学中,只有9人对所指认的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的具体理由进行了说明。其中指认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效果较好的9人中,共有4人说明了理由,其中3人认为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自己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还有1人认为对这一方法有了系统的了解;指认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的教学效果较好的8人中,共有3人说明了理由,其中2人认为对这一方法已基本掌握,此外还有1人认为这一方法较具有可操作性;指认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效果较好的4人中,共有2人说明了理由,其中有1人认为对这一方法已基本掌握及在讨论过程中得到了启示;指认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教学效果较好的8人中,共有2人说明了理由,分别有1人认为在讨论过程中得到了启示及获得了新的有趣的启发;指认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较好的6人中,共有2人说明了理由,分别有1人认为对这一方法已基本掌握及这一教学内容比较形象易懂。

表17 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由表17可见,全班24名同学中,有13人对所指认的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的具体理由进行了说明。其中指认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效果不佳的3人中,共有3人说明了理由,其中有1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不够详细、自己没能掌握以及专题讲座次数太少;指认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的教学效果不佳的3人中,共有3人说明了理由,分别有1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研究不够全面、缺少基础资料,以及没能进行现场调查缺乏感性认识;指认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效果不佳的6人中,共有6人说明了理由,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3人认为由于现有学术观点的分歧导致对环境容量的认识困惑,此外分别有1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讲解不够充分以及对于现有学术观点的分歧未能介绍清楚;指认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教学效果不佳的4人中,共有3人说明了理由,其中有2人认为决策缺乏科学依据,此外有1人认为老师对于不同方案的好坏点评得不够;指认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不佳的6人中,共有4人说明了理由,其中有2人认为该部分的快题与规划部分的课题脱节不利学生掌握,此外分别有1人认为老师对于作业的点评不够及课时过于紧张。

3.5 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改进建议

为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能加以改进的办法,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调查结果如图9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只有10人提出了共8项具体的改进建议,意见较为分散。其中有2人认为可通过将局部地块详细设计调整到总规之后进行、或是增加对各环节相关知识的讲解来加以改进,此外有1人认为可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方案、增加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中的辩论环节、在重点环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以充分利用课时、增加实施内容的教学以便对方案的合理性有所检验、增加整个课程的教学课时,以及在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中对各种分歧观点进行充分探讨。(www.xing528.com)

图9 改进建议

4 关于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满意度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和现状课时安排的合理性设问来进行的。

4.1 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的合理性

对该课程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合理性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10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25.0%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合理,75.0%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较合理,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不太合理或不合理。可见,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还是较为合理的。

4.2 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的调整与改进

为了判断对由集中讲课、集中讲座、分组讲解、设计指导、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成果点评所组成的现有教学方法应该如何进行取舍和改进,本调查研究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可去除的现有教学方法、应改进的现有教学方法和需增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结果如表18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没有人认为现有教学方法中存在可去除项;有11人认为应改进某些现有的教学方法,其中有3人认为应对设计指导或组间交流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各占总回答人数的27.3%,另有2人认为应对集中讲座、小组讨论或成果点评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各占总回答人数的18.2%;此外有7人认为需增加新的教学方法,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5人指认需新增现场考察调研的教学方法,另有1人指认需新增引进外籍老师和学生或外专业学生进行交流、或参观实习的教学方法。

图10 教学方法

表18 现有教学方法调整建议的频度分析

增加方法

为了判别学生对于现有教学方法的调整要求是否合理,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提出可去除、应改进和需增加的教学方法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建议和理由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19所示。

在认为应改进某些现有教学方法的11人中,只有6人说明了具体理由。其中建议改进集中讲座的2人中只有1人作了回答,认为集中讲座应对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从而有助于增加理论应用的实际可操作性;建议改进设计指导的3人全部作了回答,有2人认为设计指导缺乏科学依据,另有1人认为设计指导应重在启发学生的思想;建议改进小组讨论的2人也全部作了回答,2人均认为由于大家普遍对生态规划设计了解不多,小组讨论效率低下;建议改进成果点评的2人中只有1人作了回答,认为成果点评应针对每个同学的不足之处进行,使大家对自己的方案能够有新的认识,启发大家的思想;建议改进组间交流的3人全部没有回答。

表19 现有教学方法调整建议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增加方法*增加理由Crosstabulation

在认为需增加新的教学方法的7人中,共有4人说明了具体理由。其中建议增加现场考察调研的5人中,只有2人作了回答,分别认为现场考察调研可加强认识体验,以及认为规划设计必须结合具体实际,不能纸上谈兵;建议增加引进外籍老师和学生或外专业学生进行交流的1人认为该方法能有助于引进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思想;建议增加参观实习的1人认为该方法有助于学生通过实际的了解对所学的课堂知识加以消化吸收。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应改进的某些现有教学方法是否设想有好的改进办法,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此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对应改进的现有教学方法及其改进建议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0所示。在认为应改进某些现有教学方法的11人中,共有10人提出了共11项具体的改进建议,意见极为分散。其中建议改进集中讲座的2人分别建议集中讲座应针对一些关键性技术或重点环节设置;建议改进设计指导的3人分别建议设计指导应以提问启发的方式进行,应能提供经实践验证的科学依据,以及应多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建议改进小组讨论的2人中只有1人作了回答,建议应缩小分组的规模以便于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建议改进组间交流的3人分别建议应增加组间交流的教学课时,老师应注意营造活跃的交流讨论的氛围,以及应强制性规定组间交流的制度以促进规律性的组间交流活动;建议改进成果点评的2人分别建议应改课后点评为课前点评,通过点评以前学生的作业使大家对接下来的教学有一个直观初步的了解,以及应在规划教学阶段也引入成果点评使大家对自己的方案能够有新的认识,启发大家的思想。

4.3 现状课时安排的合理性

图11 课时安排

表20 应改进的现有教学方法及其改进建议的交叉分析

对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合理性的调查也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11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8.3%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是合理的,75.0%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较合理,16.7%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不太合理,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不合理。可见,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4.4 现状课时的调整建议

为了判断对由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4学时)、重点技术环节训练(共48学时,平均每环节12学时)、成果修改和制作(16学时)、成果点评(4学时)所组成的现状课时安排应该如何加以调整,本调查研究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可减少的教学时数及其主要针对现有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以及应增加的教学时数及其主要针对现有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并对此作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如表21、表22和表23所示。

表21 教学时数调整建议的频度分析

由表21可见,全班24名同学中,只有7人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所有7人均认为可减少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占总回答人数的100%;此外有1人还认为可减少成果修改和制作的教学时数,占总回答人数的14.3%。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共有16人,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11人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占总回答人数的68.8%;此外有5人认为应增加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时数,占总回答人数的31.3%;还有4人认为应增加实地参观考察的教学时数,占总回答人数的25.0%。应该看到,对于重点技术环节训练教学时数的增减意见很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增减的教学时数分别针对不同的训练环节所致。

由表22可见,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的7人中,只有3人指出了应减少的教学时数所针对的教学内容。这3人均认为应减少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减少的教学时数应分别针对环境容量研究、多方案比较决策和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与此同时,7人中只有2人指出了应减少的教学时数所针对的教学方法。这2人均认为应减少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减少的教学时数应分别针对分组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由表23可见,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16人中,只有7人指出了应增加的教学时数所针对的教学内容。其中在认为应增加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时数的5人中,有3人作出了回答,均认为增加的教学时数应针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内容;在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的11人中,有4人作出了回答,分别认为增加的教学时数应针对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GIS技术应用介绍、生态技术介绍和成功案例介绍;在认为应增加实地参观考察的教学时数的4人中没有人对此作出回答。与此同时,16人中共有9人指出了应增加的教学时数所针对的教学方法。其中在认为应增加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时数的5人中,只有1人作出了回答,认为增加的教学时数应针对组间交流的教学方法;在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的11人中,有7人作出了回答,其中有2人认为增加的教学时数应针对集中讲座和分组讲解的教学方法,另有1人认为增加的教学时数应针对设计指导、小组讨论和现场考察的教学方法;在认为应增加实地参观考察的教学时数的4人中,只有1人作出了回答,认为增加的教学时数应针对现场考察的教学方法。

表22 应减少的教学时数及所针对的内容与方法的交叉分析

表23 应增加的教学时数及所针对的内容与方法的交叉分析

为了判别学生对于现状教学课时的增减要求是否合理,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增减课时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对课时的增减建议和理由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4所示。

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的7人中,共有6人说明了具体理由。这6人均认为应减少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提出的理由分别是环境容量研究比较困难、多方案决策和成果制作的时间安排可更紧凑些、小组讨论效率太低、分组讲解经常会重复集中讲课或集中讲座的内容、成果修改所花费的时间过多。6人中还有1人认为应减少成果修改和制作的教学时数,提出的理由是成果制作的时间安排可更紧凑些。

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16人中,共有10人说明了具体理由。其中有4人认为应增加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时数,主要理由是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了解不够,共有3人提出,另有1人提出的理由是生态基础知识比较欠缺。还有4人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其中有2人提出的理由是分组讲解在教学实践中更容易操作、设计指导和组间交流能直接启发学生的思想,另有1人提出的理由是由于生态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应多加训练,以及重点技术环节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应予加强。此外有1人认为应增加实地参观考察的教学时数,提出的理由是缺乏对基地调查基本步骤和方法的了解。

表24 教学时数的增减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现状教学课时的增减是否有好的建议设想,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提出对此提出具体的建议,并对此作了相应的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5所示。

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的7人中,只有3人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这3人均认为应减少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其中有1人还认为应减少成果修改和制作的教学时数,提出的建议分别是将成果修改和制作的教学时数缩减到8~12课时,增加实地参观考察的教学时数,以及将成果的修改和制作分散到平时进行。

表25 教学时数的增减及其建议的交叉分析

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16人中,只有6人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其中有2人认为应增加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提出的建议分别是增加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以及将该阶段的教学时数增加到8课时。还有4人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其中有2人建议增加组间交流的次数,另分别有1人建议增加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以及将相关知识更多的分解到各个环节教学中进行讲解以便即学即用、理解掌握。

5 关于其他意见和建议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教学改进的其他意见和建议的调查是通过提示性的开放式提问来进行的,以期提示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如表26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只有3人进行了回答,提出的建议分别是应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更多的高新技术支持以加强生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本课程应增加指导教师,以及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计划地引进本专业高年级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参与,以便通过经验交流更好地启发引导学生。

表26 其他建议的频度分析

3.2005年教学调查统计报告

“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分析报告(2004—2005年度)

1 关于教学质量的调查结果分析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在本专业五个学年共9次的系列设计课中的教学质量排序及差距表现、存在问题及原因、改进途径及理由、改进建议等设问来进行的。

1.1 课程教学的质量排序

图1 质量排序

对课程教学质量排序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1所示。全班24位同学中,有2人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本专业系列设计课中排第一位,占总人数的9.1%;有14人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本专业系列设计课中排前三位,占总人数的63.6%;有6人认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排在第四位之后27.3%(图1)。

1.2 课程教学的差距表现

对该课程教学差距表现的调查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意在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图2所示的是调查结果。在该项数据有效的一共14个样本中,观点较为分散:认为差距在于生态学和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薄弱的共有2人;认为差距在于缺少参考资料、课程不够生动、内容不够系统、小组合作导致重复工作、老师指导不清楚、前期课程所学的理论与本课程脱节、内容过多无法深入学习、课程选题不当、对生态的认识观念不统一、感觉无从下手、内容空洞以及因内容不系统无法深入学习的各为1人。

图2 差距表现

为了考察是否存在对课程教学质量排序和教学差距的认识自相矛盾的样本,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对教学差距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图3所示的差距聚类条形图中可以看出,所有认为本课程教学存在差距的14个样本均集中在认为本课程教学质量达不到第一位的20个样本中,应该说聚类分布是合理的。

图3 原因聚类

1.3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表1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有15人认为问题在于背景知识的欠缺,有11人认为问题在于课时安排太紧张,有6人认为问题在于课题选择不合理,有3人认为问题在于教学计划不周全,有2人认为问题在于老师之间缺少沟通,其余认为问题在于课程要求过高、内容重复、内容陈旧、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佳、学生兴趣存在差距,以及缺少科学的评判依据的各有1人,没有人认为问题在于老师不负责任。从频度分析表中可以看到,最为集中反映的问题是背景知识的欠缺、课时安排太紧张和课题选择不当,分别占到总人数的68.2%、50.0%和27.3%。

表1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频度分析

对课程教学问题原因的调查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意在让学生针对自己认识到的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原因解释,以帮助调查判断问题的真伪。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共有16人对课程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表述,但意见极为分散。其中有2人提出交图时间与期末考试时间冲突、课时太少、方案评判缺少依据、校园环境人工性太强缺少生态性,以及课程内容设置太多,各占总回答人数的12.5%;其余原因包括因小组成员积极性差异导致合作进程无法把握、缺少对生态知识的了解、校园生态过于特殊、缺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教学进程经常临时变动、缺少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同期课程太多影响本课程的学习、小组成员的工作量考核不公、本科生教学缺少生态这一关键环节,对生态规划设计的认识不够深入、任课老师之间缺少交流、缺少科学的研究基础、感觉课题太难无法完成、觉得课程内容缺乏新意、课程内容空泛无法深入学习,等等,均只有1人提及。

表2 课程教学问题原因的频度分析

为帮助判断问题的真伪,本研究通过交叉分析对问题与原因的针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指认问题是背景知识欠缺的15人中,共有10人说明了原因,但意见极为分散,每个原因均只有1—2个人次样本,其中具有逻辑合理性的原因包括缺少对生态知识的了解、校园生态过于特殊、缺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缺少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本科生教学缺少生态这一关键环节,以及对生态规划设计的认识不够深入等6个;在指认问题是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的6人中,共有3人说明了原因,其中有2人次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校园环境人工性太强缺少生态性,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66.7%,另分别有1人次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因小组成员积极性差异导致合作进程无法把握,及校园生态过于特殊,各说明原因总人数的33.3%;在指认问题是教学计划不周全的3人中,共有2人说明了原因,其中具有逻辑合理性的原因包括教学进程经常临时变动、课程内容设置太多,及感觉课题太难无法完成,有1人次提出,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100%;在指认问题是课时安排太紧张的11人中,共有9人说明了原因,但意见极为分散,每个原因均只有1—2个人次样本,其中具有逻辑合理性的原因包括交图时间与期末考试时间冲突、课时太少、课程内容设置太多、同期课程太多影响本课程的学习,及感觉课题太难无法完成,前3个原因均有2人次指认,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22.2%,后2个原因均只有1人次指认,占说明原因总人数的11.1%;指认问题是课程要求过高的1人共提出3个原因,其中具有逻辑合理性的原因是缺少科学的研究基础、致使方案评判缺少依据;指认问题是教学内容重复的1人共提出2个原因,其中具有逻辑合理性的原因是觉得课程内容缺乏新意;指认问题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合理的1人指出的原因是小组成员的工作量考核不公;在指认问题是任课老师之间沟通不够的2人中有1人说明了原因,认为是老师之间缺少交流;指认问题是学生兴趣差距的1人认为原因是兴趣差距造成学习积极性差异,从而导致合作进程难于统一;指认问题是缺少科学的评判依据的1人认为原因是方案评判缺少依据。

表3 课程教学问题与原因的交叉分析

通过对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频度分析和对课程教学问题与原因的交叉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可以看到: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是唯一具有较明确的逻辑合理性原因支持且指认样本较多的问题;背景知识欠缺和课时安排太紧张这2个集中指认的问题虽有一定数量的逻辑合理性原因支持,但认识极为分散,可视为模糊问题;其余问题则由于指认人数过少而不具普遍性。

1.4 课程教学的改进途径

对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调查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表4所示。全班22名同学全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加强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共有22人提出,占总回答人数的100%;其余意见依次是增加总教学时数、对教学课题进行调整、改进教学计划、建议老师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分别有7、5、4、2人提及,占总回答人数的31.8%、22.7%、18.2%、9.1%。

表4 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频度分析

对所提出的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理由进行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查学生认为应首先应改进哪些问题,以及应如何进行改进。调查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结果如表5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有15人解释了自己所提出的课程教学改进途径的理由,但意见较为分散。其中意见相对集中的是有4人提出希望通过改进能增加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占总回答人数的26.7%;有3人提出希望通过改进能提高前期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占总回答人数的20.0%;另有2人提出希望通过改进能加强理论教育的配套和衔接,占总回答人数的13.3%;此外分别有1人提出希望通过改进能变换人工性过强难以进行生态化操作的课题、进一步提高这一相对重要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前期课程与本课程的衔接、置换前期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提高本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在前期理论教学中能补充人工环境的生态治理知识以加强本课程的教学基础、加强本课程的科学性避免主观臆断、解决交图与期末考试的时间冲突。由此看来,课程体系的配套和循序渐进的理论教学跟进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产生背景知识欠缺和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这两大问题的间接原因。配套课程存在但教学不到位使得学生对于自身背景知识欠缺的原因产生了种种困惑,而人工环境生态治理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对于本教学课题的质疑。

表5 课程教学改进理由的频度分析

1.5 课程教学的其他改进建议

对课程教学其他改进建议的调查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意在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改进有无好的设想。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只有6位同学提出了总共8项建议,极为分散。其中有2人建议应增加前期的相关课程;其余建议包括提供多个教学课题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加强前期相关课程的针对性教学、聘请生态专业的老师讲授生态课程、本课程教学扩展到整个学期、本课程与生态学原理课结合教学、调整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增加设计周教学等,均只有1人提及。

表6 课程教学其他改进建议的频度分析

为帮助了解课程教学问题与其他改进建议的对应关系,本研究通过问题与其他改进建议的交叉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在指认问题是背景知识欠缺的15人中,只有5人提出了改进建议,较具针对性的是其中有2人次认为应增加前期的相关课程,另分别有1人次认为应加强前期相关课程的针对性教学、聘请生态专业的老师讲授生态课程;在指认问题是教学课题选择不合理的6人中,共有2人提出了改进建议,较具针对性的是其中1人认为应提供多个教学课题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在指认问题是课时安排太紧张的11人中,只有3人提出了改进建议,较具针对性的是其中有1人次认为应将本课程教学扩展到整个学期、调整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增加设计周教学;指认问题是课程要求过高的1人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加强前期相关课程的针对性教学;指认问题是课程内容重复的1人提出的改进建议是本课程与生态学原理课结合教学、调整本课程的教学计划。

2 关于课程设置和衔接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设置和衔接效果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开设必要性、首要教学目的、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及改进途径和说明建议、对需掌握的背景知识点或本课程及其前期系列课程安排的其他个人建议等设问来进行的。

2.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对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4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有14人认为该课程很有必要设置,占总人数的63.6%;有7人认为该课程有必要设置,占总人数的31.8%;1人认为该课程没有必要设置,占总人数的4.6%。单单从这一数字看,“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课程的开设必要性还是很强的。

2.2 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

对课程首要教学目的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5所示。全班22位同学中,认为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基于景观生态考虑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人数最多,共有16人;认为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应该是传授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程序有4人;分别有1人认为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应该是传授旅游区规划的方法程序或是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应该说学生对于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的认识还是相当一致的,全班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该课程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基于景观生态考虑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表7 课程教学问题与其他改进建议的交叉分析

图4 设置必要

图5 教学目的

2.3 课程教学中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

对课程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调查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由于该课程的前期系列课程主要包括“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二年级上)、“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三年级上)、“景观生态学”(四年级上)、“景观规划设计”(三年级下设计课)、“旅游区规划设计(Ⅰ)”(四年级上设计课),学生个人需掌握的主要背景知识点应包括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场地设计理论与方法、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等。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全班22名同学共进行了37次有效选择,以指认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其中有16人认为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别有4人认为是景观规划理论和场地设计理论,分别有3人认为是景观规划方法和场地设计方法,有2人认为是普通生态学,另分别有1人认为是辩证生态学、规划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环境心理学、生态设计手段或生态规划思路。从频度分析表中可以看到,平均每人指认了1.682个知识点,选项主要集中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景观规划理论和场地设计理论,指认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72.7%和18.2%。

表8 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频度分析

2.4 课程教学中薄弱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

对于这些比较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的调查也是通过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全班22名同学共有21人进行了27次有效选择。其中有13人认为有效的改进途径是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理论的讲授,有11人认为有效的改进途径是在前期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增加该知识点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训练,另有3人认为有效的改进途径是通过调整本课程的学期内教学课时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没有人认为有效的改进途径是通过本课程教学计划的紧凑化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从频度分析表中可以看到,平均每人指认了1.286种改进途径,选项主要集中于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理论的讲授和在前期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增加该知识点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训练,指认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61.9%和52.4%。

表9 薄弱或欠缺背景知识点改进途径的频度分析

为探查学生在指认薄弱或欠缺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的时候是否有清晰准确的认识理解,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所指认的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与改进途径进行针对性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这一说明建议与改进途径的交叉分析,可以判别学生所指认的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与改进途径是否有针对性。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只有8人对其指认的改进途径所针对的知识点作了说明。其中在指认改进途径是在前期相应的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理论的讲授的13人中,有6人作了相应的说明,其中分别有1人次认为这一改进应针对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以及与本课程相关但前期课程教学较为薄弱的知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运用方法、对生态和景观规划的概念澄清、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成功案例、生态规划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等;在指认改进途径是在前期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增加该知识点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训练的11人中,有3人作了相应的说明,其中分别有1人次认为这一改进应针对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游憩行为学、生态规划设计的前沿技术和生态规划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指认改进途径是通过调整本课程的学期内教学课时来弥补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的3人中,有2人作了相应的说明,分别有1人次认为这一改进应针对与本课程相关但前期课程教学较为薄弱的知识,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运用方法。事实上,每一知识点均只有1人次提及,意见非常分散,表明学生虽然对于改进途径有较强烈统一的认识,但对于改进的目的和作用认识非常模糊。

表10 针对薄弱或欠缺的背景知识点的改进途径与说明建议的交叉分析

2.5 其他建议

对需掌握的背景知识点或本课程及其前期系列课程安排的其他个人建议的调查属于本部分调查的补遗,是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的,调查结果如表11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共有11人15次提出了14项对于课程设置和衔接的改进建议,其中有2人提出生态规划设计的学习需要在前期课程中有一个灌输认识和激发兴趣的过程,其余有1人次提出本课程应采用高低年级混合教学的方式以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课程中应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学生自己应加强阅读学习、将景观生态学课程推迟与本课程同步上、生态规划设计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这一门课而应拓展到更多的课程中、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加强相关知识教育、前期课程应加强景观设计理论方法及游憩理论的教学、应加强实际项目的训练、老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应聘请外专业老师共同授课以加强师资力量、增加生态学方面的课程、选取对已建场地进行改造的课题、前期教授生态建筑和动植物学知识以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可见,意见非常分散。

表11 其他个人建议的频度分析

3 关于教学内容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教学内容满意度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相关性、教学内容组成合理性、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等设问来进行的。

3.1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

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6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有6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强,占总人数的27.3%;有14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尚可,占总人数的63.6%;有2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不太强,占总人数的9.1%,没有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无相关性。可见,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还是比较强的。

图6 内容相关

为了解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具体相关情况及可能加以改进的具体建议,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对所指认的相关性进行原因说明并提出改进建议。全班22名同学中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关性不太强或无相关性的2人进行了指认原因说明(图7),分别是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及教学内容正确与否无法科学评判,但都未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图7 原因聚类

图8 内容组成

3.2 教学内容组成的合理性

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合理性的调查也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8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有7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31.8%;有11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较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50.0%;有4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不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18.2%;没有人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组成有明显欠缺。

3.3 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

为了判断由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框架的简要介绍和生态认知、环境容量研究、多方案比较决策、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等重点技术环节训练所组成的现有教学内容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本调查研究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可去除的现有教学内容、需增加的教学内容和应重点强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建议,结果如表12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只有4人认为现有教学内容中存在可去除项,其中有3人指认是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有1人指认是多方案比较决策;另有13人认为需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共10项,其中指认较集中的是有4人指认需新增介绍分析成功案例的教学内容,有3人指认需新增讲解生态规划设计技术方法,其余包括生态规划过程、生态伦理讨论、国外先进经验、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评价、景观生态设计方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知识、生态理念、及普通生态学知识等教学内容分别有1人指认,极为分散;此外有4人认为应重点强调某些教学内容,其中有2人指认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框架的介绍,另分别有1人指认是生态认知、环境容量研究和多方案比较决策。

表12 现有教学内容调整建议的频度分析

为了判别学生对于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求是否合理,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提出可去除、需增加和应重点强调的教学内容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和理由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13所示。建议去除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的理由是该内容没有必要及与教学目标脱节,建议去除多方案比较决策的理由是由于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牵制而无法提出多个方案供比较研究;建议增加生态伦理讨论的理由是希望能借此来清楚地断定规划设计的立场和出发点,建议增加生态规划设计技术方法讲解的理由是需要对此加以了解,以及只有借助技术方法才能将规划落到实处,建议增加生态规划设计方法评价的理由是不同的规划设计课题适用不同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需要有一个评价判断,建议增加景观设计方法教学的理由是设计是落实规划的重要手段,建议增加成功案例介绍分析的理由是可以从案例中学到切实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建议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专题知识及普通生态学知识介绍的理由都是需要对此加以了解;建议强调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理由是该内容极为重要,建议强调生态认知的理由是认为这是学习生态知识的必经途径,建议强调环境容量研究的理由主要是以前没能得到训练,建议强调多方案比较决策的理由也是该内容极为重要。

表13 现有教学内容调整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图9 内容教学

3.4 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

对现有内容教学效果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9所示。全班22位同学中,只有1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好,占全班总人数的4.5%;有13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较好,占全班总人数的59.1%;有8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占全班总人数的36.4%;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别指出教学效果较好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并对此作了频度统计,结果分别如表14和表15所示。由表14可见,全班22名同学中,共有15人指认了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11人认为生态认知的教学效果较好,占所有回答者的55.0%;意见较为集中的是有5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效果较好,占所有回答者的25.0%;此外分别有2人认为多方案比较决策和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较好,占所有回答者的13.3%。

由表15可见,指认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的共有10人,其中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有7人认为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效果不佳,占所有回答者的46.7%;此外有5人认为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教学效果不佳,占所有回答者的33.3%;还有3人认为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不佳,占所有回答者的20.0%。

表14 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的频度分析

表15 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的频度分析

可以看出,所有的现有教学内容中,教学效果最好的应是生态认知,其后依次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局部地块详细设计和多方案比较决策;教学效果最不好的是环境容量研究。

为了了解具体教学内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所指认的教学效果较好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说明理由,并对此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16和表17所示。

表16 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表17 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由表16可见,全班22名同学中,有14人对所指认的教学效果较好的现有教学内容的具体理由进行了说明。其中指认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的教学效果较好的5人全部说明了理由,其中3人认为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自己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系统的了解,此外分别有1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有收获,及介绍较为详实;指认生态认知的教学效果较好的11人也全部说明了理由,其中有3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自己有所收获,有2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对生态知识进行感性认识的机会,此外分别有1人认为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指导明确、教学效果显著,以及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巩固了以往学到的生态知识、转变了自己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应用生态知识、自身能力得到提高;指认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教学效果较好的2人中,有1人说明了理由,认为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自身能力得到了提高;指认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较好的2人也全部说明了理由,均认为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转变了自己的认识。

由表17可见,全班共有9人对所指认的教学效果不佳的现有教学内容的具体理由进行了说明。其中指认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效果不佳的7人中,共有6人说明了理由,但意见较分散,其中有2人认为由于现有学术观点的分歧导致对环境容量的认识困惑,此外分别有1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用时过多、与课题关系不大、所学方法可操作性不强、感到无从下手;指认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教学效果不佳的5人全部说明了理由,但意见同样分散,其中有1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用时过多、缺少统一的决策权衡角度、权衡对象不明确、因所学的生态知识与景观规划无法结合因此提出多方案比较困难,以及前期课程没有接触过这一内容因此不熟悉;指认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效果不佳的3人也全部说明了理由,其中有2人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太紧张,另有1人认为这一内容相对次要因课时紧张可以取消。

3.5 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改进建议

为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能加以改进的办法,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调查结果如图10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只有5人提出了共5项具体的改进建议,分别是多方案比较决策的教学应加强讨论和对方案的调整、环境容量研究的教学中对各种分歧观点进行充分探讨、应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内容组织应更系统科学、教学指导中应加强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讲解,意见较分散。

图10 改进建议

4 关于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满意度的调查是通过对该课程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和现状课时安排的合理性设问来进行的。

图11 教学方法

4.1 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的合理性

对该课程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合理性的调查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11所示。全班22位同学中,7人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31.8%;13人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较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59.1%;2人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不太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9.1%;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不合理。可见,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组成框架还是较为合理的。

4.2 现有教学方法组成框架的调整与改进

为了判断对由集中讲课、分组讲解、设计指导、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成果点评、现场考察所组成的现有教学方法应该如何进行取舍和改进,本调查研究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可去除的现有教学方法、应改进的现有教学方法和需增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结果如表18所示。全班22位同学中,没有人认为现有教学方法中存在可去除项;有6人认为应改进某些现有的教学方法,其中有3人认为应对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有2人认为应对组间交流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另有1人认为应对现场考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此外有5人认为需增加新的教学方法,但意见分散,分别有1人指认需新增生态实验、个人专题研究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聘请生态专家作讲座,以及对实际建成项目的调研等教学方法。

表18 现有教学方法调整建议的频度分析

为了判别学生对于现有教学方法的调整要求是否合理,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提出可去除、应改进和需增加的教学方法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建议和理由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19所示。

表19 现有教学方法调整建议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在认为应改进某些现有教学方法的11人中,只有6人说明了具体理由。其中建议改进小组讨论的3人全部作了回答,其中2人认为小组讨论的个人参与不够,另有1人认为组长的个人能力会妨碍这一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建议改进组间交流的2人也全部作了回答,分别认为讨论的个人参与度不够、及两个组的思想差距太大相互之间缺少认同感;建议改进现场考察的1人认为现场考察时间太短。

在认为需增加新的教学方法的5人中,只有2人说明了具体理由。其中建议增加生态实验的1人认为生态实验可以科学地验证规划设计的设想;建议聘请生态专家作讲座的1人认为这有助于及时了解生态科学的前沿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应改进的某些现有教学方法是否设想有好的改进办法,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此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对应改进的现有教学方法及其改进建议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0所示。在认为应改进某些现有教学方法的6人中,有3人提出了3项具体的改进建议,意见极为分散。其中建议改进小组讨论的3人中只有1人作了回答,建议应增加小组讨论的时间;建议改进组间交流的2人分别建议在交流中老师应经常提问质疑以帮助学生澄清认识,以及应设法加强组间交流活动。

表20 应改进的现有教学方法及其改进建议的交叉分析

4.3 现状课时安排的合理性

图12 课时安排

对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合理性的调查也是通过单项选择的方式进行的,结果如图12所示。全班24名同学中,有5人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是合理的,占全班总人数的22.7%;有16人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较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72.7%,有1人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不太合理,占全班总人数的4.6%;没有人认为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不合理。可见,该课程现状课时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4.4 现状课时的调整建议

为了判断对由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框架介绍(8学时)、重点技术环节训练(共50学时)、成果修改和制作(12学时)、成果点评(2学时)所组成的现状课时安排应该如何加以调整,本调查研究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可减少的教学时数及其主要针对现有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以及应增加的教学时数及其主要针对现有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并对此作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如表21、表22和表23所示。

表21 教学时数调整建议的频度分析

表22 应减少的教学时数及所针对的内容的交叉分析

表23 应增加的教学时数及所针对的内容与方法的交叉分析

由表21可见,全班22名同学中,只有2人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分别认为可减少重点技术环节训练和成果修改和制作的教学时数。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只有6人,其中意见较集中的是有4人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的教学时数;另有1人认为应增加成果制作的教学时数;还有1人提出应增加学生自学研究的教学时数。

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的2人中,有1人指出了应减少的教学时数是针对生态认知的教学内容(表22),但无人指出应减少的教学时数所针对的教学方法。

由表23可见,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6人中,分别只有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教学时数的1人指出了应增加的教学时数所针对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其中教学内容是生态认知、环境容量研究和局部地块的详细设计这3项,而教学方法则是集中讲课。

为了判别学生对于现状教学课时的增减要求是否合理,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增减课时的理由作出说明,并对课时的增减建议和理由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4所示。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的2人中,只有认为应减成果修改和制作教学时数的1人说明了具体理由,认为由于整体课时紧张成果制作的时间相对可以压缩。

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6人中,也只有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教学时数的1人说明了具体理由,认为这部分课时太少。

表24 教学时数的增减及其理由的交叉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现状教学课时的增减是否有好的建议设想,本调查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提出对此提出具体的建议,并对此作了相应的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5所示。认为应减少某些教学时数的2人中,只有认为应减少成果修改和制作教学时数的1人提出可将成果的修改和制作移到课外进行。

表25 教学时数的增减及其建议的交叉分析

认为应增加某些教学时数的6人中,只有2人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其中认为应增加重点技术环节训练教学时数的有1人建议应将局部地块详细设计的教学开始时间提早到总体规划的初期与规划同步进行,另认为应增加成果修改和制作教学时数的有1人建议应推迟最后的交图时间以避开期末考试的时间段。

5 关于其他意见和建议的调查结果

关于“旅游区生态专项规划设计”教学改进的其他意见和建议的调查是通过提示性的开放式提问来进行的,以期提示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如表26所示。全班22名同学中,共有7人进行了回答,提出了7个建议,分别是建议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评估并按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调整,本课程应增加分组的数量以便于组员之间的交流,本课程应增加设计指导教师,在规划方案阶段即开始以个人为单位的独立设计,老师应注意不断地学习提高,开设网络交流平台以便将教学空间拓展到课后,以及全班组成一个大组而各专项研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利于相互启发。

表26 其他建议的频度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