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研究:基于实践导向的改进战略

中国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研究:基于实践导向的改进战略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办学规模的合理化调整和学生专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当前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训练的技能覆盖不全正是中国景观专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之一,必须加以改进。但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相当欠缺[7]。图5-1国内外样本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形式构成比较表5-2对上述种种改进策略进行了综合概括,并针对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多元发展格局的建议,指出了各种改进策略的个

中国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研究:基于实践导向的改进战略

在多元化发展的竞争机制下,各个院校在根据自身特色和基础条件进行准确定位的同时,还必须通过专业教育水平的改进来切实地提高竞争力。

办学规模的合理化调整和学生专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当前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中国景观专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客观差距,这两个问题应重点通过发展专业生态教育、进一步调整完善阶段性教育、改进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提升学科教育的后续发展潜力来加以解决。

1.办学规模的合理化调整

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决定了景观专业教育整体上还具有规模发展的空间,其中工科院校景观专业教育较农林院校景观专业教育的规模扩大要求尤其迫切。然而,借鉴美国景观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必须与本科教学规模相匹配的经验,应该看到在规模扩大要求的背后,隐含的是阶段教育规模是否合理的问题。尽管在景观规划设计单位的整个调查人群中,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人数比例大致是220∶46∶1,表明当前景观规划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学位构成仍然呈正态分布,但是从同济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高达50%的读研比例、近年来同济大学景观专业历届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急剧增长,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纷纷开办工科景观专业研究生教育等情况中可以看到,由于工学景观专业本科文凭的取消,工科院校景观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具有通过更高的阶段教育取得工科文凭的强烈意愿,从而可能导致未来景观行业从业人员的学位构成比例的不合理改变,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专业发展影响[3]

与此同时,在工科院校景观专业硕士研究生迅速扩招的态势下,博士研究生的报考比例并不高,且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还相当分散。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博士阶段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等问题;另一方面则警示了景观专业的师资培养可能无法跟上教育规模扩大的速度,从而会因师资匮乏导致专业教育整体质量的下降。为了应对专业教育规模扩大的要求,博士阶段教育迫切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发展。

因此,在中国景观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在专业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协调专业门类和专业阶段教育的建设发展和规模变化,具体策略包括:

(1)明确阶段目标的定位

本科和硕士阶段教育应主要面向职业实践的市场需求,分别致力于基本层次和领导层次的职业实践人才培养;博士阶段教育则主要基于学科后续发展的考虑,致力于专业研究和教育人才的培养。

(2)明确阶段教育规模发展与控制的不同要求

本科阶段教育应实现工科院校的专业合法性,从而有效扩大工科类景观专业的办学规模;硕士阶段教育应在就业市场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配合本科阶段教育进行合理的规模控制;而博士阶段教育则应在积累经验、广泛合作、不断提高的同时鼓励规模扩大,以便为景观专业教育的规模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

2.学生专业竞争力的提升

毕业生的专业竞争力实际上是其个人素质、专业技能及对职业适应能力的综合反映。其中,个人入行后的短期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通过专业教育所获得的专业技能及对职业的适应能力;而长远的竞争则更有赖于由个人素质所决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潜力。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学生短期竞争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来实现,而学生长期竞争力的提升则需要通过对其学习、研究、创新、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来实现。景观(农林)专业相对于景观(工学)专业在专业知识和某些技能培养上更为强化(表5-1),其毕业生相对于景观(工学)专业的毕业生也更具有短期竞争优势,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短期竞争力与长期竞争力的培养差别。因此,当前国内景观(工学)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国内景观(农林)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后短期竞争力、国内硕士相对于国内本科毕业生在进入景观设计行业后的短期竞争力、景观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建筑学等相近或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长期竞争力,以及国内本科毕业生的长期竞争力分别有待加强的问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技能强化训练来加以改进。

表5-1 北京林业大学与同济大学景观专业课程数量比较

注:*北京林业大学景观专业的课程数量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园林专业的平均值。
**课程分类仅取与专业竞争力相关性较强的类型。(www.xing528.com)

鉴于国内景观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国外景观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竞争力整体上有待加强,中国景观专业教育的改进应同时致力于学生短期竞争力与长期竞争力的提升,具体策略包括:

(1)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

中国景观教育界对于相关专业的挑战一直存在应对意识,并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课程训练试图缩小本专业学生相对于这些专业学生的种种差距。但这种努力客观上助长了专业教育中技能训练的不全面性[4],并且对提升景观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长期竞争力并无必然的助益[5]。专业训练的技能覆盖不全正是中国景观专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之一,必须加以改进。

(2)加强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进入职业工作后一般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并积累如何将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职业实践的经验。与国际先进的景观专业教育相比,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在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必须予以加强。其中,硕士阶段教育中对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加强则尤为迫切[6]

(3)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高端人才需要的是把握项目整体的综合素质,除了要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之外,还要能够敏锐地把握专业的发展动向、提升方案的竞争力和创造性、有效地管理设计队伍,因此具备专业洞察和鉴赏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管理能力,以及追求创新的精神极为重要。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本科阶段教育中尤其需要加强。此外,在现代知识型社会的背景下,终生学习已成为保持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旦学生能够通过专业教育获得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就可以通过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自学和研究,从职业实践中更多地总结有益的经验,并及时更新既有知识,以弥补自身教育层次的差距。但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相当欠缺[7]

图5-1 国内外样本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形式构成比较

表5-2对上述种种改进策略进行了综合概括,并针对中国景观专业教育多元发展格局的建议,指出了各种改进策略的个性或共性属性。其中阶段教育目标和规模的定位属于个性化的策略,具体院校可结合自身的专业办学基础和背景分别制定,根据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擅长、对于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予以突出加强以发扬光大,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而专业技能、职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强化训练则属于共性化的策略,即无论具体院校的实际情况如何,都必须注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表5-2 中国景观专业教育的改进战略

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的发展建设是进行这一系列专业教育改进的良好契机,在发展专业生态教育所伴随的阶段性教学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调整、课程教学改革等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同时实现这一系列专业教育的战略性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