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技巧与侧重点:不同时段的改进措施

沟通技巧与侧重点:不同时段的改进措施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期,与考生沟通的重点是减压。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突发状况的预案工作。这个阶段,沟通的重点是增强考生的自信,稳住考生正常的应考状态。志愿正式填报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短、任务重,需要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和确认的事项比较多。

沟通技巧与侧重点:不同时段的改进措施

1.高考前夕

高考前夕,是考生提升应试状态的重要阶段。对于已经牢牢掌握高考考点的考生来说,可能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全真试卷和模拟试卷;对于基础掌握得稍微差一点的考生来说,可能每天都在疯狂地补习高考考点。考生都希望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升学理想,身体上承受的是书山题海,心理上承受的是高考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在这一时期,与考生沟通的重点是减压。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密切留意考生的身心状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改变家庭往常的氛围,额外地嘘寒问暖,这会让考生变得更加紧张。最好的做法是保证餐食中的营养供给,学习上的事情,交给考生自己去解决。

这个时期,家长和考生应该各司其职。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突发状况的预案工作。例如:考生高考前身体不适怎么办;考生赶考途中出现意外怎么办;考生过分紧张导致生物钟紊乱怎么办;考生学习时间过长,压力过大怎么办;等等。当这些意外状况真的发生而考生手足无措时,家长就要及时冷静地拿出解决办法,给考生吃上定心丸。

2.高考期间

高考期间,考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临考紧张,严重一点的,可能会出现考前焦虑。这个阶段,沟通的重点是增强考生的自信,稳住考生正常的应考状态。

首先,考生出现紧张或者焦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怕辜负父母的期望和付出,害怕把握不住高考的机会。家长可以告诉考生:“不要害怕结果会怎么样,再坏的结果,都有爸妈和你一起面对。”鼓励考生摆脱各种心理负担,自信迎考。

其次,几乎所有家长都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孩子考得如何。每当考生走出考场,许多家长都会急着追问“考得怎么样?”这类问题,可能会直接加重考生的备考和临场负担。即便考生前一场考试发挥良好,当他在下一场考试中遇到解不出的题目时,出于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很可能发生情绪上的波动,进而影响答题思路和得分情况。因此,当考生走出考场时,家长最好的做法是问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比如“有没有热到?”“现在饿不饿?”此类轻松的话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考生的压力。从心理学来讲,这类话题也可以表现出家长并不是一个结果论者,没有一心盯着考生的高考成绩,而是用温情的关怀陪伴考生一起迎接下一场考试。

最后,高考期间,难免有考生会出现答题意外,一旦遭遇失误,家长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拥抱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鼓励。有时候,问题可能根本没有考生想象得那么严重。即使是出现最坏的情况,家长也要表达出“无论如何都会和你一起面对”的想法。(www.xing528.com)

3.高考后至成绩公布前

高考结束后,一般考生的想法是赶紧放松放松,而家长则需要在考生进行完适度的休息后,引导他进入志愿填报预案制订的工作中。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方案的成功与否,也影响着考生是否能够最终进入到好大学和好专业。因此在这一阶段,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首先是预估高考成绩;其次是筛选大学和专业。新高考考生在志愿填报数量和志愿选择范围两个方面要面对的工作,都远大于老高考考生,等到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再来逐步筛选大学和专业,通常时间是不够的,这也是2017 年浙江有些考生志愿表格都没填满的原因。

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在筛选大学和专业时,家长往往会站在未来就业的角度来挑选,而考生则更倾向于从自我的主观意愿和兴趣来做决定;家长更加重视大学,考生则更重视专业。前面提到过,这两种关于志愿填报的思考方式没有严格的对与错,但是考生和家长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就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对于志愿填报这样一件事关考生未来的重大决策,水火不容的争论无疑会增加时间和精力上的虚耗。而一份科学合理的志愿表,家长的想法和考生的想法缺一不可,选大学重要,选专业也重要,考生的主观意愿重要,未来的就业实际也很重要。考生与家长双方在做决策时都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能一味坚持自己的方案。

4.志愿正式填报阶段

志愿正式填报阶段是指考生拿到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成绩和位次,根据高考实际分数排除掉估分阶段的志愿预案,确定最终志愿填报方案并提交志愿表的阶段。志愿正式填报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短、任务重,需要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和确认的事项比较多。

志愿正式填报阶段,最忌讳的就是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凌驾于考生的选择之上。这一阶段,家长要尽量避免提出“我听说某某专业毕业工作机会多、工资待遇好”这样既显得缺乏事实依据又过于空泛的意见和建议。在填报志愿时,大多数考生期望的是家长认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即使考生的选择真有问题,家长也不要武断地否定,这会让考生觉得自己的独立意志没有得到尊重。在双方意见出现分歧时,如果考生的决定有不妥的地方,家长最好详细地指出他的方案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及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从报考是否能够成功和将来发展会遭遇什么样的学习、发展困境等方面,让考生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进而达成填报共识。

沟通的目的,在于弄清楚考生究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想通过志愿填报实现什么样的梦想。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家长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各位家长应该在影响考生未来的志愿填报阶段,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相应的辅助工作中来,帮助考生顺利进入好大学和好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