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高线的概念
地形是指地面的立体形态(姿态),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程度。地形图中的地形符号就是指等高线,等高线是指用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即高程等值线。根据高程的定义,等高线又可理解为水准面与地表面的交线。当范围不大时,可将水准面看成是水平面,如图8-4所示。
图8-4 等高线的概念
2.用等高线表示的各种地形
我们可以由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出地形的平缓陡斜(见图8-4),也可以由等高线的凹凸方向确定山脊(等高线向上凸)或山谷(等高线向下凹),如图8-5所示。如果碰到悬崖峭壁,便可以将等高线中断,用地物符号联合表示出来。
图8-5所示是用等高线表示的几种常用地形(山顶、山坡、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头或山顶是一座山最高的地方。山坡是山体四周的斜坡面。山脊是各条等高线同时急拐弯且凸向上坡方向,山谷则刚好相反。将各条等高线急拐弯的中点相连便成为山脊线或山谷线。鞍部是两个山头之间的地形,鞍部的位置有4条相邻的等高线,两两相对的等高线的高程相等。陡崖、悬崖的等高线重合或相交。
图8-5 地形符号——等高线
图8-6所示是两块地形比较复杂的局部地形图。由图可见,实地中无论地形多么复杂,都可以用等高线来表示。图中的山头和凹地均绘有表示下坡方向的示坡线。
【课堂练习】 假设图8-6(a)中最东面的山头高程为533.4 m,基本等高距为10 m,试推算其他几个山头的高程。
图8-6 复杂的局部地形图
3.等高线的分类与等高距选择(www.xing528.com)
等高线分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四种。当地形图中出现等高线时,前两种必须使用,后两种根据情况选用,主要是在工程施工中需要表示平缓地带的地形时使用。
根据基本等高距(简称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就是首曲线。等高距即相邻两条首曲线之间的高差。而图上加粗绘制的计曲线用于计算高程(或高差),每相隔四条首曲线绘一条计曲线,相邻计曲线之间的高差为5倍等高距。在一幅具有高低起伏坡度的地形图中,首曲线与计曲线是必需的。
间曲线、助曲线视情况选择使用。间曲线在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内插,表示二分之一等高距。助曲线继续内插,表示四分之一等高距。
各种比例尺的基本等高距通常并不相同。等高距的选定与测图比例尺有关,有时也与测区的地形有关,当地形较平缓时等高距设置可较小一些,地形坡度较大时等高距可选得稍大一些,通常1∶500、1∶1 000、1∶2 000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可视地形情况分别选取0.5 m(或1 m)、1.0 m、2 m的等高距。下面列出几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相应等高距。
表8-1 几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相应等高距
4.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线是闭合曲线。由于水准面是闭合曲面,用它截地表得到的必然是闭合曲线。不过由于一幅图的图幅范围有限,等高线不一定在本图幅内闭合。为了使图面清晰,绘制等高线时遇到房屋、公路、陡坎等地物时,等高线应断开;另外,间曲线和助曲线也只绘制在需要的局部地区。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反之,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如图8-6(b)所示的左右两个山头,高程相等的点便不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3)等高线不会相交或重合,但悬崖峭壁除外,如图8-6(b)所示。
(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山脊的等高线向上凸,山谷等高线向下凹。
(5)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