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是一种以测角量边逐点传递确定地面点平面位置的控制测量,由此布设的折线状导线形式可以不受地带狭窄、地面四周通视比较困难的条件限制,比较适合居民建筑区和线形工程建设的测量需要。其布设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附合导线
附合导线的典型布设形式如图7-8(a)所示。导线的布设从已知控制点(图中用△表示)出发,连续经过若干条导线边之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控制点结束,而导线两端的已知控制点具有各自的或相同的已知方向。图7-8(a)中的A、B、C、D均是已知控制点,其余1、2、3是未知待求的导线点,图7-8(a)中的观测值有2个连接角φ1、φ2和3个转折角β1、β2、β3以及4条导线边长D1、D2、D3、D4,共9个观测值,3个未知点6个未知数于是产生3个多余观测亦即形成3个条件检核(1个方位角条件和2个坐标增量条件)。
实际工作中,上述附合导线通常是我们导线形式的首选,一方面是因为附合导线具有自始至终的边长与方位角条件检核,可以将测量误差比较均匀地分配在沿线各导线点上,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检查和了解测区范围内已知控制点的可靠性。
当然,附合导线也还有其他形式,后面会进一步介绍。
2.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是指从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若干导线边的传递之后又回到原已知点。如图7-8(b)所示,A是已知点,AB是已知方向,1、2、3、4是未知的待测导线点。图中的观测值有连接角φ和5个转折角β1、β2、β3、β4、β5以及5条导线边长d1、d2、d3、d4、d5,共11个观测值,4个未知点8个未知数同样产生3个多余观测形成3个条件检核。
图7-8 导线测量布设示意图
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具有相同的边长检核条件和方位角检核条件,但闭合导线只利用到2个已知控制点。从已知控制点的利用方面来考虑,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相比稍逊一筹,所以实际中还须对已知点的边长进行检查核对。另外,起始连接角φ的测量误差如果过大甚至包含粗差,将会引起整个导线发生旋转位移。因此,实际工作中采用闭合导线时,要对起始连接角φ做更高精度的观测计算。(www.xing528.com)
3.支导线
如图7-8(c)所示,从已知控制点出发,经几条导线边的传递直接在未知导线点结束,这样既不回到起始控制点,也无法附合到另一已知控制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图7-8(c)中A是已知点,AB是已知方向,1、2是未知待求的导线点。观测值有连接角φ和1个转折角β1以及2条导线边长D1、D2,共4个观测值,无多余观测。
与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相比,支导线的图形强度最差,无任何条件检核,实际工作中需谨慎对待。通常支导线控制测量采取往返测量的方法进行,往测时测量前进方向的左角,返回时测量另一个角再计算取平均值,利用全站仪电磁波测距时,往返测量可同时进行。如果是在地形测图过程中临时支点,为了节省时间不进行返测,尤需特别小心,一定要盘左盘右测角、对向测距,防止出现粗差,同时连续支点不要超过3次。
工程控制测量导线布设的长度、平均边长等技术要求参见GB 50026—2020《工程测量标准》。
4.导线网
导线网是由若干条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构成的网形,如图7-8(d)所示。有些教材将结点导线单独列为一种,其实结点导线也可划为导线网中,只不过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导线网。图7-9所示便是一种结点导线的示意图。
图7-9 结点导线示意图
结点导线适合于已知控制点相距较远、导线布设较长的情况。不过由于导线受到几个方向的已知点控制,增加了多余观测,因此在控制精度上又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例如,图7-9中有16个未知点,必要观测只需32个,但现在观测了20个角和18条边,有6个多余观测形成了6个条件可以进行检核与平差计算,使导线精度有所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