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地质第2版: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第2版:工程地质条件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主要冻害:彭水 1984年1月18日,降雪量 20.5 mm;1984年1月18日开始 3 d 内石柱、黔江和彭水降雪量达 10 mm;2000年1月21日到 2月3日,持续不断的大雪使黔江、彭水、石柱的平均积雪厚度为 5~20 cm,局部高山地区为 40~50 cm。6.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据现场调查访问,未发现不良卸荷裂隙发育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第2版: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特征

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立体性气候特征突出,同时,伏旱、低温、绵雨、冰雹、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也较频繁。

据石柱、彭水黔江气象站资料,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 13.7~17.6 °C,极端最低气温-4.7 °C,极端最高气温 44.1 °C。多年平均降雨量 1 126.6~1 224.0 mm,多集中在 5—9月,占年降雨量的 2/3 以上,最大日降雨量 306.9 mm(1982年7月28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7%~90%。年无霜期由沿江河谷的 309 d,递减到中山区的 223 d,平均 270 d。风向季节变化明显,一般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多刮偏北风,全年主导风向偏北风,偏西风及偏东南风次之,累年平均风速 1.26 m/s,秋季 9、10月份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瞬时出现的极大风速一般在 20~30 m/s。多年平均雾日 35.1~58.7 d。一般于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降雪,多年平均降雪日 7.6~14.4 d,随地势增高而增加,积雪日少于飞雪日。近年主要冻害:彭水 1984年1月18日,降雪量 20.5 mm;1984年1月18日开始 3 d 内石柱、黔江和彭水降雪量达 10 mm;2000年1月21日到 2月3日,持续不断的大雪使黔江、彭水、石柱的平均积雪厚度为 5~20 cm,局部高山地区为 40~50 cm。

2.地形地貌

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大桥横跨××河河沟,沟内常年流水,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勘察期间流量小,据现场调查访问,××河河沟流量约 400 L/s,沟心及两侧漫滩土层为块石土,冲沟走向为东西向,底宽 30~50 m,沟的两侧斜坡坡角为 8°~25°,局部较陡处坡角约 65°。拟建大桥横跨该河沟,桥位区最低点沟底地面高程 1 543.0 m,桥位区最高点高程为 1 595.00 m,相对高差 52.0 m。

3.地层岩性

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工程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崩坡积层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S2h)第 1 段地层。现将各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冲洪积层

该层为块、碎石土,黄褐色、灰黄色,主要由砂土、细砂、卵砾石及页岩等物质组成,结构松散,粒块径 1~4 cm,土石比 5∶5,有卵石存在,磨圆度较好。工程区该层主要分布在××河河沟中部及两侧漫滩处,厚度较大,分布不均,为0.7~11.40 m。

(2)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

该层主要为块石土,黄灰色、褐灰色,稍湿,稍密状,主要由页岩碎块石及粉质黏土组成,块石粒块径 1~6 cm,土石比约 6∶4,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薄不一,据现场调查访问,厚度为 2.1~7.8 m。

(3)志留中统韩家店组(S2h1

页岩:灰绿色、灰色、灰黄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泥质胶结,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层面裂隙发育,见铁锈红。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层间结合较好~一般。该层分布于整个工程区。(www.xing528.com)

强风化层岩体岩芯破碎,呈片状、饼状,厚度多小于 0.5 m,强度低。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局部破碎。

4.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程区位于××向斜东南翼,岩层产状 260°∠5°。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两组裂隙:①34°∠73°,裂面较平直,宽 0.5~3 mm,无充填,延伸 1~2 m,发育间距0.5~1 m,结合程度一般~差;②110°∠87°,裂面较平直,宽 0.5~2 mm,无充填,延伸 0.5~2 m,发育间距 1~3 m,结合程度一般~差。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路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 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及《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执行。

5.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工程区横跨××河河沟,勘察期间水位约为 544.50 m,最高洪水位为 547.00 m。地表水通过地表斜坡向××河河沟进行排泄,排泄条件好。场地斜坡坡脚处上覆第四系崩坡积层,厚度薄,分布不均;基岩主要为页岩,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径流短,排泄快,水量变化大且贫乏,主要顺坡面向沟心地段排泄,故地下水贫乏。在沟谷地带,第四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中河河沟河水补给,且由于上覆第四系土体为透水性较好的块石土,其孔隙较大,故在桥位区的沟谷地带存在地下水。

勘察期间对钻孔进行简易提水实验,钻孔与河沟相贯通,钻孔水位基本无变化,说明桥址区的块石土为透水层。该层地下水受××河河沟河水位变动影响大,洪水季节河水上涨,将补给场地地下水,块石土中可能存在较大的水量。

综上所述,桥位区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地下水发育,无基岩风化带裂隙地下水。桥位区沟谷地带地下水较丰富,斜坡地带地下水贫乏。

对初勘××大桥××河河沟水样资料进行分析表明:区内地表水 pH=7.29,含量 20.84 mg/L,含量 45.11 mg/L,Mg2+ 含量 4.72 mg/L,Ca2+ 含量 12.33 mg/L,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Ca2+ 型水。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C20—2010)附录 K 评价,Ⅱ类环境水判定: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

6.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据现场调查访问,未发现不良卸荷裂隙发育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