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在远古时代就懂得利用优良的地质条件兴建各类工程,但是,工程地质学在国际上成为地质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学科仅有 70 多年的历史。
20 世纪 30年代初,苏联开展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促使了工程地质学的萌生。1932年,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成立了由萨瓦连斯基(1881—1946)领导的工程地质教研室,专门培养工程地质专业人才,并奠定了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基础。此时,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虽然也都在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工程地质工作,但他们主要从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有关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和相关的力学问题的研究,所解决的仅仅是土质学、土力学和岩体力学等工程地质分支学科的局部问题。
工程地质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由“土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环境工程地质学”等多个分支学科所组成的学科体系。
为了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和便于各国学者的学术交流,第 23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 1968年成立了国际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分会,后改名为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该协会下设了多个专业委员会,并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办有会刊。
为了促进工程地质学科体系的共同发展,各国的工程地质学家与土力学家、岩体力学家在对各种工程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和评价过程中紧密协作配合,并于 1975年成立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和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这三个学会的秘书长联席会议,以期成立综合性的国际学术团体。(www.xing528.com)
我国的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发展起来的。20 世纪 50年代初由于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地质部成立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和相应的研究机构,在地质院校中设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当时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如三门峡水库、武汉长江大桥、新安江水电站等,都进行了较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查。随之,城建、冶金、水电、铁道、机械、化工、国防等部门也相继成立了勘查和研究机构,在相应的部属院校中设立有关专业。60 余年来,我国在水利水电、铁路桥梁、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设、矿山工程和国防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程地质工作,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运行提供了较充分的地质依据。这不仅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也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宝库。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1979年11月,我国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并召开了首届工程地质大会,至今已召开了 4 届大会和多次专题性学术讨论会。为了迎接20 世纪90年代国际减灾10年的活动,我国于 1989年成立了全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并办有专门的学报。这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以工程地质学家为主体,专门从事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时空分布规律、预测预报、防治对策和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当前,我国工程地质界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沿海经济开发区和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程地质图集编制、测试技术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开展了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还在不断充实、完善之中,当前又开辟了矿山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和海洋工程地质等新的研究领域。此外,工程地质学还引进了许多新兴学科,如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灰色理论等理论和方法,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