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国陨落:太平天国内部巨变

天国陨落:太平天国内部巨变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平天国在金陵定都后的初期,形势一片大好。如果杨秀清不想出门,作为太平天国第一号人物的天王洪秀全,居然要亲自到杨的府上,去领受上帝的命令。有个在金陵城里的爱尔兰人,曾称杨秀清为太平天国的“第二号人物”。洪秀全派人将韦的尸首送往宁国,好言劝说石达开回金陵。到这时,与洪秀全开创太平天国事业的元勋,大都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是后起的年轻人,威望自然不能与前辈相较。

天国陨落:太平天国内部巨变

太平天国金陵定都后的初期,形势一片大好。杨秀清也认为自己功高盖世,有些自大。有时就说上帝附体,有新的旨意,要洪秀全到他府上去听宣。

咸丰五年(1855)的时候,杨秀清得了大病,在病中,他依然说自己能够在梦中承接上帝的旨意,第二天,就向洪秀全等人转达。有时,洪秀全得亲自离开天王府,到门口去迎接东王杨秀清的到来。如果杨秀清不想出门,作为太平天国第一号人物的天王洪秀全,居然要亲自到杨的府上,去领受上帝的命令。

在金陵城里,洋人是受欢迎的,因为他们与太平军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而不是城隍老爷、观音娘娘之类。有个在金陵城里的爱尔兰人,曾称杨秀清为太平天国的“第二号人物”。他回忆了与杨的一次见面:[135]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左右,我们被召到第二号人物跟前,他问我们是怎样打仗的,他似乎认为我们只用拳头打。我们就表演给他看,我们可以用剑和火器;他就递给我们一根棍子,我们尽所能表演了攻守动作。我们告诉他用拳打只是在喝醉的时候。为了表达我们的意思,就拿起杯子装作喝醉。他让我们表演了一点拳术,这逗乐了第二号人物,使他大笑起来。他们带来一支英国手枪叫我们打,在距离五千码外的墙上贴了一张纸,我打到了纸的中央。我在瞄准的时候,第二号人物站在我的后面,我用武器的时候,他似乎有些不安。……在环顾他宽大的宫殿时,他问我们的君主是否有这样的宫殿,我们当然回答“没有”!

杨秀清给这个洋人的印象颇好。洋人说杨颇具魅力,长相高贵,态度和蔼可亲,而且早起晚睡,勤于军务。

不过,对洪秀全的态度,杨秀清并不好。杨经常批评洪秀全的不良行为,如不让宫女侍奉他的母亲,这是不孝;洪的儿子洪天贵福被立为太子后,杨秀清经常批评他,说他的不是。

洪秀全本人常常在众人面前,被迫向杨秀清高呼万岁,心中当然十分不快。1856年9月初,他就准备叫北王韦昌辉回金陵,商议对付杨秀清的策略。正好韦昌辉在江西吃了败仗,杨秀清借机责他无功而返,不让他进城。韦昌辉再次恳求进城,才被允许。他马上去见洪秀全。洪秀全表面上假意批评他,让他到东王杨秀清府上去请命,实际上暗藏杀机。

到了东王府,韦昌辉说外面的将士都佩服东王的才智,还称他“万岁”。杨秀清很高兴,就留他吃饭。酒至半酣,韦昌辉出其不意,拔出佩刀,刺向杨的胸部,杨当即毙命。韦昌辉向众人宣布:“东王谋反,吾阴受天王命,诛之。”同时按照洪秀全的命令,在金陵城中搜捕杨秀清的党羽。

东王杨秀清的部下与北王韦昌辉的部下发生了激烈冲突,在金陵城中出现了斗杀的残酷局面。由于杨秀清已死,东王党羽除了被打死的,大多逃走了。

这时,洪秀全妻子赖氏说:“除恶不尽,必留后祸。”就劝洪秀全假装降罪给韦昌辉,罪名是酷杀,要处以杖刑,以平服东王余党的不满。果然,东王党羽都来观看洪秀全如何处置韦昌辉,结果全部被杀。前前后后,杨秀清的党羽有近三万人死于非命。

当时翼王石达开正驻防在湖北洪山,黄玉昆在江西临江,听闻金陵城中发生变乱,急忙回来。对韦昌辉的酷杀,石达开十分不满,怒责韦昌辉。韦也很生气,想找机会除掉石达开。石达开很警觉,事先避往安徽宁国。可叹的是,石的母亲、妻子和儿女,全被韦昌辉杀掉。

洪秀全觉得韦昌辉有些滥杀,但韦昌辉认为是他帮助洪除掉了心腹大患杨秀清,功劳甚大,很不服气,就率领手人下围攻洪秀全的天王府,结果失败。韦昌辉被迫逃走。渡长江的时候,被巡逻士兵抓获,押回金陵杀掉了,全家夷灭。洪秀全派人将韦的尸首送往宁国,好言劝说石达开回金陵。石很感动,就回来了。

好景不长,有人不断向洪秀全说,石达开兵力最多、功劳也大,要把他留在天京,再解除他的兵柄,否则,又是一个杨秀清。洪秀全居然心动了,就让石达开住在天京,像杨秀清一样辅助朝政。

在金陵城里住着,石达开也感到危惧不安。手下人张遂向他献计:“王得军心,何郁郁受人制?中原不易图,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业?”意思是叫石达开学刘备,入川称帝。石达开觉得很对,就先到安徽,邀陈玉成李秀成同行,这两人都不愿意。金陵是回不去了,只能入川。他带走了太平军的大部分精锐,到四川“远征”。石达开此举,大大削弱了太平军在东南的军事力量。不过,石达开在西征途中,对西南少数民族十分爱护,地方民歌中保留有对他的赞词:[136]

翼王派官到我家,问声米粮差不差。

缺粮给谷并银两,牵来牛奀又有耙。

财主佬奀乱似麻,穷佬心里正开花。

自耕自种自得吃,大家齐唱太平歌。

后来在同治二年(1863)六月,石达开的军队在大渡河清军合围,全军覆没。

到这时,与洪秀全开创太平天国事业的元勋,大都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是后起的年轻人,威望自然不能与前辈相较。其中,李秀成与陈玉成,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得到了洪秀全的重用,对外的军事,都由他们负责。内政方面,是洪秀全的兄弟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在操纵。

清军逐步向金陵合围。在外围战线上,庐州已被清军夺去,太平军退守三河、金牛一带,与清军展开顽强的对抗。

咸丰六年(1856)八月,清军在和春的督率下,对太平军的驻防地发动进攻,占领了高淳县。太平军的不少将士或被生擒,或被打死。金陵附近的重要城市句容与溧水,也在九月份被清军控制。金陵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巢县是太平军的重要根据地,驻扎了大量的水陆军兵;他们将获取的粮饷,都直接运往金陵,是金陵外围的重要补给地。可惜,这个据点很快被清廷巡抚福济和编修李鸿章率军攻克,庐州附近也被荡平。

咸丰七年以后,清军在曾国藩、彭玉麟等人的领导下,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发起强大的反击,与太平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取得了多次胜利。

在金陵的东南战场,清军的形势似乎并不太好。江南大营已退守到镇江府丹阳县,句容已在李秀成的控制之下。长江的防线上,清军的水师实力较强,在瓜洲之战中取得了胜利。

洪秀全看到形势紧迫,召开紧急会议,下令由陈玉成为前军主将,负责长江中游的战局,主要针对湖北的清军;杨辅清为中军主将,以殷家汇、东流为据点,对付清军中路的曾国藩部队;李侍贤为左军主将;而李秀成为五军主将,主持全面工作。(www.xing528.com)

不久,和春率领张国樑等清军,大举围攻金陵。战事紧张之际,洪秀全还在与部下喝酒聚餐,流弹打到了洪秀全膝下,大家十分骇愕。洪秀全坦然说道:“予已受天命,纵敌兵百万,弹丸雨下,又将如予何!况和春非吾敌也,诸将弄彼如小儿,特供一时笑乐耳,奚恐为?”叫大家不必害怕,清军根本打不过太平军,表现出了出奇的镇静之态。

清军在雨花台方向展开阵势,太平军又恰从这里进攻清军大营,结果大败。和春、张国樑等人准备与太平军作长久战,在金陵城外,筑了沟壕,把金陵城团团围住,断绝金陵与外面的联系。洪秀全很是紧张,叫大家坚守各个城门,暗中派人突围出城,联系外援,都未成功,死亡将士的尸体填满了道路。

此时,太平军中的重要部队都在外地。石达开在四川,杨辅清在福建,林绍璋已在湖南被清军打败了,林启荣受困在九江,黄文玉守在湖口,张朝爵、陈得才孤军在皖,陈玉成坐守在小孤山、华阳镇一带,金陵城已是孤立无援。但是,城内储藏的粮食还算充足,能够坚守一段时间。

城外经过陈玉成的多方抵抗,终于打退了清军的围攻。李秀成则出兵攻入杭州,想围魏救赵,但清军不为所动,依然围住金陵不放。双方在东南一带,进入了最艰苦的拉锯战。太平军多次反扑,同时洪秀全下令太平军分扰安徽、福建、浙江等省,希望分散在金陵周围的清军,形势在逐渐好转。

太平军在东南的再度挽回局势,让咸丰帝深感不安,他下诏让曾国藩率领湘军从江西前往浙江,不久改往福建。

咸丰九年(1859)以来,太平军内部虽然经历了洪、杨内乱,镇江也一度被清军克复,但陈玉成等人的东征西战,而且联合了北方的捻军,多次挫败清军的进攻,使清军的围剿工作陷入尴尬之境。曾国藩认为,要廓清各路战线,必须先攻破江宁:“欲破江宁,必先驻重兵于滁、和,而后可去江宁之外屏,断芜湖之粮道。欲驻滁、和,必先围安庆,以破陈玉成之老巢,兼捣庐州,以攻陈所必救。”曾国藩定下了四路进兵的策略:[137]

曾国藩任第一路,由宿松、石牌向安庆推进;

多隆阿、鲍超任第二路,由太湖、潜山攻往桐城;

胡林翼任第三路,由英山霍山前往舒城

李续宜任第四路,从商、固规取庐州。

这是后来清军平定太平天国的基本策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清军的步步进逼下,金陵形势开始危急,外面的援兵都来不及回救。陈玉成的兵力最强,洪秀全对他期望很高,封他为英王,赐八方黄金印,可以便宜行事。但是,陈玉成在军中的威信,远不如李秀成。对此,已经向清军投诚的李世忠,写信给李秀成,劝他投降清朝:“君智谋勇功,何事不如玉成?今玉成已王,而君尚为将,秀全之愦愦可知矣。吾始反正,清帝优礼有加。以君雄才,胡为郁郁久居人下?盍从我游乎!”这封信李秀成没有看到,被正在李秀成驻地监军的太平天国兵部尚书莫仕葵获取,读后大吃一惊,向李秀成质问原因。李秀成表白说:“臣不事二君,犹女不更二夫。昭寿(指李世忠)自为不义,乃欲陷人耶?”莫仕葵表示相信李的忠诚,向洪秀全作了汇报。洪秀全却下令封江,挡住李秀成的部队,同时把李秀成的母亲、妻子带到江北,希望不让李秀成南渡。莫仕葵觉得洪秀全这样做十分不当,说:“如此,则大事去矣!”与一些同僚去见洪秀全,上谏说:“昭寿为敌行间,王奈何堕其计,自坏长城?京师一线之路,赖秀成障之。玉成总军数月,不能调一军,其效可睹矣。今宜优诏褒勉,以安其心。臣等愿以百口保之。”莫仕葵等人都以身家性命担保李秀成的清白,使洪秀全有所悔悟,就下令召见李秀成,并安慰他说:“如卿忠义,而误信谣传,朕之过也。卿宜释怀,效力王室!”马上加封他为忠王荣千岁。李秀成也觉得洪秀全对他是始终信任的,十分高兴。

太平天国玉玺

浦口是金陵城外的咽喉要地,被清军阻隔,断了金陵城内粮草的来援。洪仁发等人都希望李秀成留下来守城,洪秀全本人也说:“事皆天父排定,奚烦计虑?”李秀成就说:“官军既以长围困我,当谋救困法,俱死于此无益也。”于是,李秀成马上出兵,亲自向西到皖南的芜湖、宁国召集兵马,然后从小道回击浙江,分散清军江南大营的兵力,缓解金陵的困境。

这一年,是自洪、杨内乱后,太平天国最后的兴盛时期。洪秀全为了安定人心,手下大将几乎是无人不王,他们各有军队,势不上下。

太平军到镇江金坛后,在乡村里扫荡一过,写下了“攻野不攻城,野荒城自破”的标语。李秀成从句容向丹阳进攻,清军高级将领张国樑打开丹阳县的南城门迎战,结果受伤落于尹公桥下而死。李秀成进入丹阳城,命令礼葬张国樑,说:“两国交兵,各忠其事。生虽为敌,死尚可为仇乎?”此后,李秀成乘胜而进,先后攻克常州和苏州。李秀成在苏州城内待了十一天,发布了安民告示,在城厢内外收埋了八万三千多具尸体。跟随李秀成的,都说他爱人不嗜杀。但是李秀成的部下,经常恣意掳掠乡里,民间被迫组织团练进行自保。

在江南大营溃败后,清廷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到次年底,太平军在安徽受挫,又命曾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曾的指挥部就设在安庆。曾派他的弟弟国荃,顺着长江,向东进攻金陵;派左宗棠率领另一支湘军从江西进入浙江;派李鸿章整合安徽地方武装,组成“淮军”,用英国人轮船运到上海,待机进攻苏州、常州。李鸿章在上海时,与洋人进行多方面的联系,得到了英、法、美三国的支持。这实际上仍是上年曾国藩制定的平定方略,现在终于付诸实践。

同治元年(1862),淮军与英法军队和“洋枪队”(也称“常胜军”),开始突击上海周边的嘉定、太仓和青浦,结果被李秀成的太平军打败。在浙江慈溪的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也被太平军打死了。

可惜的是,还没等李秀成进攻上海,金陵上游的皖南连连告急,英王陈玉成因叛徒出卖,于当年六月被清兵抓住后杀掉。八月份,曾国荃率领的清军,迅速合围金陵城,洪秀全十分慌张,一天之内连下三道诏书,让李秀成回去救援。李秀成无奈,只好撤兵,但还留了一部分军队在苏州城。回金陵的路上,他写信要求先到金陵的上游召集太平军各部,然后再回救金陵。洪秀全大怒,骂他违抗命令。李秀成坚持要去皖南招兵,洪秀全也没办法,只好让他去了。

李秀成在金陵开会时曾说过:“曾国藩善用兵,将士听命,非向(荣)、张(国樑)可比。将来七困天京,必属此人。若皖省无他故,尚不足虑。一旦有失,则保固京城,必须多购粮食,为持久之计。”应该说,李秀成是很有远见的,他的计划可以让太平天国维持较长的时间。但是,洪秀全很不以为然,责备道:“尔怕死!我天生真主,不待用兵而天下一统,何过虑也?”自认是天命真主,不需征战就会天下一统,这实在是愚蠢之论。李秀成叹息而出。加上洪仁发等人背后的算计,李秀成更加无心留在金陵城了。

同治二年(1863)三月,在李鸿章与英国官方协商后,英国军官戈登率领“常胜军”帮助清军作战,还用洋枪、洋炮武装淮军。他们从上海出发,向金陵进发。在浙江等地,清军的围攻开始取得不少胜利。形势越来越危急,洪秀全本人也无大的进取精神,一切靠上帝的安排。李秀成建议,先冲出金陵城,再另谋发展。这个计划,恰恰是曾国藩最为担心的。

然而,洪秀全只想坚守在城内,等待上帝给太平天国带来转机,对李秀成的建议毫不在意。秀成劝道:“粮道已绝,饥死可立待也!”洪说:“食天生甜露,自能救饥。”李秀成见劝说无效,只好自己先撤往江西。

同治三年六月,洪秀全就在城内死了。

根据李秀成的回忆,这位天王当时已有重病,却不肯吃药,“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终于在对上帝的无限信任中离开了他的太平天国。长子洪天贵福,继承了洪秀全的位置。好景不长,一个月后,金陵就被清军攻破了。李秀成在突围时被俘,最后被处死。

后人论道:“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138]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损伤了清王朝的元气,从此清朝中衰,再无反弹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