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朝康乾盛世到太平天国惊天巨变

清朝康乾盛世到太平天国惊天巨变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官方开始全面抓捕他们,洪秀全无奈,只好逃往香港,并加入当地的耶稣教,借此和官府对抗。洪秀全曾经生过大病,诡称病死七天后复活,并能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起义的初衷是建设一个平等、和谐、美好的国家。洪秀全1852年在永安发布的封王诏令此后专门负责金田围剿的是提督向荣,前任漕运总督周天爵任广西巡抚,加强地方控制。他认为,洪秀全的队伍绝非一般的乌合之众,是有体制、有计划的,堪称大患。

清朝康乾盛世到太平天国惊天巨变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出生。家境还算不错,父亲是个中农;有两个哥哥仁发和仁达,还有两个姐妹辛英和宣娇。他排行第四。家中有一些耕地,一两头牛,几间瓦房。

洪秀全像

道光八年(1828)时,洪秀全十六岁,开始了传统中国读书人正常的科举生涯,在道光十六、十七和二十三年,到广州参加了三次大考,都没考中。他很愤怒,据传,他发誓以后“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要自己来开科取士”。

在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他在城内龙藏街贡院前,得到了一本基督教梁发编的书,叫《劝世良言》,主要内容就采自《圣经》。这给他以很大的启发。第二年落榜后,他得了一场大病,据说在病中看到了许多幻象,还写了一首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东南日明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这首诗写得很有霸气,他要掌握世间的生杀大权,要解救民间的疾苦,要成为世间真正的主宰。他还编了一本书,叫《太平天日》。在书中,将自己说成是上帝耶和华使者,是“太平天王大道君王”,下凡到人间,上帝向他保证:“尔勿惧,尔放胆为之,凡有烦难,有朕作主;左来左顶,右来右顶,随便来,随便烦,尔何惧焉!”

年轻的时候,洪秀全被官方认为是个“无赖”。平时的生活,主要靠占卜为生,常在广东、湖南一带游荡。[126]

有个叫朱九畴的,创办了“上帝会”,也称“三点会”。洪秀全和同乡冯云山都拜他作老师,从事传教活动。朱九畴死后,洪就成了教主。他曾请著名的铁匠铸了一把宝剑,称“斩妖剑”,并赋诗道: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玉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投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明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这样的教会,在官方看来,自然是邪教活动,是要予以禁止的。官方开始全面抓捕他们,洪秀全无奈,只好逃往香港,并加入当地的耶稣教,借此和官府对抗。

不久,洪秀全带着冯云山回到广西,住在桂平,展开传教活动。当时加入教会的,还有洪秀全的妹夫萧朝贵,以及杨秀清、韦昌辉,贵县的石达开也来了。传教队伍顿时壮大起来。

洪秀全曾经生过大病,诡称病死七天后复活,并能预知未来发生的事。他说:“上帝召我,有大劫,惟拜上帝可免。”其意无非是召大家都来参加拜上帝会,从而充实力量。会员中人,男的称兄弟,女的叫姊妹,所谓人人平等之意。洪秀全还向大家说,他通“天语”,说天父叫耶和华,耶稣是其长子,他本是其次子。从此,洪秀全就单独睡一间,严禁别人窥伺,也不吃饭,过了几天才出来。他说这几天他正与上帝讨论大事呢,所以闭门不出,大家对他十分惊服。

洪秀全还编了《宝诰》、《真言》等书,在教中秘密传布,作为教众的思想理论指导。他还偷偷留起了前额的头发,住在山里,派人分别到武宣象州、藤县、陆川博白等县传教,宣传民众前来入会。

这时候的广西地方,确实也很乱。不但有饥荒,还多盗匪。洪秀全就和杨秀清等人一起创立了“保良攻匪会”,练兵筹饷,越来越多的人来归附他们。

桂平知县坚持认为他们是在搞邪教活动,就找机会诱捕了洪秀全,并搜到入教的花名册十七本。案子发生后,巡抚郑祖琛判决不下,一时也找不到什么更好的借口,只好将洪秀全释放了。

洪秀全出狱时,杨秀清率领会众都来迎接他,排场似乎十分荣耀。自此之后,一些被官方认为的地方“大盗”或亡命之徒,纷纷来到桂平县,归附洪秀全。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贵县的秦日纲、林凤祥,揭阳县的“海盗”罗大纲,衡山县的洪大全。人员一下子增加了上万人。这些人,成了日后太平天国政权的基本骨干队伍。

在这个组织中,以冯云山读书最多,学问最大,智谋也最高,队伍的部署、攻守的方略,基本由他负责制定。

当年是庚戌年(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正逢洪秀全的生日。他们就提出这是应了“红羊”的谶语,于是当天就在金田村起事了。

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起义的初衷是建设一个平等、和谐、美好的国家。“太平天国”这个国号,本身就标示着他们的理想。“太平”一词出于《公羊传》的“三世说”,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太平世”是最后的境界。“天国”则取自基督教的教义《圣经》。“太平天国”理想具有中西合璧之美。

起义伊始,太平天国的首领们的确信心满满,想干一番大事业、显一番大身手。当时发布的第一道诏令中的关键词有二:一为“秋毫无犯”,一为“同心协力”,而且一再强调“各军各营众兵将,各宜为公莫为私”。

有这样一则故事:当时有八个“三合会”长老要投奔太平军,洪秀全就派出十六人去那里宣传教义。事情做得很圆满,“三合会”长老为了表示感谢,送给每人一个红包。回太平军后,十五人将红包上交给了“圣库”,而一人则利欲熏心将红包据为己有了,结果被发现后,洪秀全将此人五马分尸,并将尸体示众,以为警戒。

可是,随着队伍的壮大和运动的发展,小农的散漫性、自私性的弱点愈来愈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也把从前记的“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誓言抛到九霄之外去了。

对“太平军”的兴起,清廷十分震怒,撤了巡抚郑祖琛的官职,下令重新起用前任两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督师围剿。不料,林则徐在途中病死,清廷当即换两广总督李星沅为钦差,赶往广西。

为了避开清军的锋芒,洪秀全带领队伍来到了平南县恩旺墟,却被清军副将李殿元的部队击退,只好再度返回金田。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前往进攻,被洪秀全他们给打死了。李星沅赶忙下令镇远总兵周凤岐前往镇压,打了一天一夜,洪秀全手下死了几百人,不过尚无大碍。

洪秀全1852年在永安发布的封王诏令(www.xing528.com)

此后专门负责金田围剿的是提督向荣,前任漕运总督周天爵任广西巡抚,加强地方控制。

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自称“天王”,派人四处进攻,后来进入象州。清廷如临大敌,命令广州副都统乌兰泰负责征讨,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乌兰泰到象州后,三战三捷,但依然深感忧虑,上疏说:“粤西寇众皆乌合,惟东乡僭号设官、易服蓄发有大志,凶悍过群盗,实腹心大患。”他认为,洪秀全的队伍绝非一般的乌合之众,是有体制、有计划的,堪称大患。

当时,巡抚周天爵主张滚营进逼,向荣不同意,下令贵州镇总兵秦定三移营大林,堵住洪秀全北退象州的道路,秦定三居然也不听命。四月份,洪秀全就从大林退走象州,进入桂平。赛尚阿增调川兵,并招募乡勇,合计三万人,分兵守住各地要隘,取得不小的成绩。

七月,洪秀全等人来到了紫金山,以山前新墟作为门户,山后双髻山、猪仔峡作为防守要隘,坚持战斗。不过,清兵还是从山后攻了上来,洪秀全等人被迫再次撤退。清兵追击途中,适逢大雨,影响了行军。

八月份,洪秀全北上攻下了永安,在那里成立了“太平天国”,洪秀全为天王,妻子赖氏为后,建元天德;杨秀清为东王,负责军事工作;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洪大全为天德王;秦日纲、罗亚旺、范连德、胡以晃等四十八人任丞相军师等职,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组织系统。

在清军的大举进攻下,洪秀全方面,形势十分不利。

咸丰二年(1852)二月,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分兵四路,打败了清军的围攻。但清军抓住了天德王洪大全,押到北京后就斩首示众。

三月份,太平军撤往广西省城,与前来围剿的清军展开大战。战后继续北上,并顺着长江而下,直逼湖南长沙。在蓑衣渡地方遭到围攻,冯云山中炮而亡。太平军退守道州,这里拜上帝教的会员本来就多,纷纷加入战斗,形势一下子变得好了起来。

在太平军中,还传唱许多歌谣,无非是对于前途的美好向往。有一首“打江山”,很具代表性:[127]

太阳出了三丈三,跟随天王打江山。

打平江山享天福,享了天福永无穷。

六月,太平军就攻下了江华、宁远嘉禾等地;七月,攻下桂阳州,直取郴州。萧朝贵作战勇敢,且富智谋,率领李开芳、林凤祥等人,由永兴、茶陵、醴陵攻打长沙。可是在八月,萧朝贵负责攻打长沙南门时,被清兵击中,枭首示众。洪秀全听闻萧朝贵死了,急忙从郴州赶来,猛攻长沙。九月份,又派人挖隧道,多次攻城,没有成功。次月就转攻益阳、岳州等地,取得大胜,并在长江一带,夺得五千只船,可谓满载而归,士气因而大振。

太平军又顺江而下,在十一月攻下汉阳,十二月就开始攻打武昌。当时指挥军事的是杨秀清,具体战事由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负责。时值冬季,汉水、长江的水位都较低,太平军用船作浮桥,居然很顺利地攻入了武汉。洪秀全下令,人们可蓄发束冠,并在小别山下搭了高台,发表演说,发动人们起来抗清。

咸丰三年(1853),赛尚阿因久战无功被撤,由两广总督徐广缙为钦差大臣,继续围剿太平军。

当时石达开正攻打武昌,徐广缙一直在岳州逗留,不敢前进。咸丰皇帝很不高兴,改派向荣为钦差大臣,日夜急攻。太平军无奈之下,放弃了武昌,乘船顺江东下,号称五十万大军,所有资粮、军械、子女、财帛都放在船上,两岸辅以步兵,向九江进发。一路之上,顺利地攻下了黄州、武昌、蕲水等十四个州县。到广济县的时候,两江总督陆建瀛率兵二万多人、战船一千五百艘,迎江而上,结果不战而退,先头部队全部覆没,陆建瀛十分狼狈地逃到金陵(今南京)。

咸丰对陆建瀛的行为十分震怒,下谕说:“陆建瀛一战兵溃,不知收合余烬,与向荣大军协力攻击。并不力守小孤山,扼贼入皖之路。又不亲督兵据守东西梁山,以障金陵。仓皇遁归,一筹莫展,以致会垣惊扰,士民播迁。杨文定藉词出省,张皇自全,罪均难逭。建瀛已革职,交祥厚拿问,解刑部治罪。”这时的陆建瀛还躲在金陵城中,当然已经知道自己被革了职;而且不久朝廷下令抄家的命令也来了。

太平军从九江而下,获得了不少清军丢弃的军事物资,打下了安庆城,巡抚蒋文庆战死。此战的胜利,大大扩充了太平军的实力。他们水陆并进,兵临金陵城下,沿城筑了二十四个军事堡垒,布好战船,从新州大胜关到七洲里为止,昼夜进攻,还挖地道入城。守城清兵十分溃乱。陆建瀛乔装改扮逃走途中,被太平军杀掉了。

次日,也就是三月二十日,金陵被太平军占领。

这时,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已拥有精兵六十多万,士气高涨,形势一片大好。洪秀全决定,就势在金陵建都,改称“天京”。洪秀全的部下都颂称他是明代后嗣,建都的首要大事就是去拜谒明太祖陵,举行盛大的祀典。洪的祝词称:“不肖子孙洪秀全得光复我大明先帝南部疆土,登极南京,一遵洪武元年祖制。”太平军将士都连续三次高呼“汉天子”。洪秀全颁布了登极制诰,分封将士:王分四等,侯为五等;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丞相为六等,殿前三十六检点为七等,殿前七十二指挥为八等,炎、水、木、金、土正副一百将军为九等,炎、水、木、金、土九十五总制为十等,炎、水、木、金、土正副一百监军为十一等,前、后、左、右、中九十五军帅为十二等,前、后、左、右、中四百四十五师帅为十三等,前、后、左、右、中二千三百七十五旅帅为十四等,前、后、左、右、中一万一千八百七十五卒长为十五等,前、后、左、右、中四万七千五百两司马为十六等;自检点以下至两司马,都职同名目。其体制分朝内、军中、守土三个系统:朝内官,如掌朝门左右史之类,名目繁多,而日新月异;军中官为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凡是攻城略地,曾以国宗或丞相领军,训练士卒,分领队伍,屯营结垒,接阵进师的,都责成军帅,管理监军总制上到领兵大帅。官员体制清楚,系统分明,是一个很好的控制架构。地方官职有郡总制、州县监军、乡军帅、乡师帅、乡旅帅、乡卒长、乡两司马;地方狱讼钱粮,都军帅、监军管理,最后由总制决断。

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后发布的安民布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当中还有女官,包括女军师、女丞相、女检点、女指挥、女将军、女总制、女监军、女军帅、女卒长、女管长,共计女官六千五百八十四人;女军四十个军,女兵十万人。这是当时社会中极其新异的体制。

太平天国的服色也以黄为上。天王洪秀全的金冠,雕镂龙凤,像圆规沙帽式,上绣满天星斗,下绣一统山河,中间留空格,凿有“天王”两个金字。东王、北王、翼王的金冠,像古兜鍪式,冠额上绣有双龙单凤,中间有金字职衔。其他官员的头冠都有不同的等制。如果是帽子,就按帽上龙的节数分等差。如诸王是九节,侯相七节,检点、指挥、将军五节,总制、监军、军师三节。袍服分黄龙袍、红袍、黄红马褂。洪秀全是天王,自然是黄缎袍,绣九龙。自诸王以下至侯相,递减至四龙。检点是素黄袍,指挥至两司马都是素红袍。其他人等服色都有不同。

金陵作为天京后,建造了不少宫室,十分奢丽。雕镂的螭龙、鸟兽、花木,都是用金子做的。

太平天国出版的《太平诏书》

太平天国的思想宣传,还是洪秀全早期入教时的习惯,经常要在高台上,集合众人进行演说。总之要给民众以自由权,要解放拘束妇人的条条框框。法令制度也很严格,如行军严禁抢夺,只要取民间一尺布、一百钱的,杀无赦。

太平天国还反对嗜烟,犯了吸烟罪的人,有时只要说明是邪魔诱引他们的,还可以免除死罪。洪秀全的禁烟布告也很有趣:“吹来吹去吹不饱,如何甘蠢变生妖!戒烟病死甚殊死,脱鬼成人到底高。”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推出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这既是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反映,也是一种空想,而且实施中又出现许多偏颇。但是,这一理想的提出,极大鼓舞了千百万农民群众,激发了人们为推翻封建的土地制度而斗争的豪情。

定都金陵后,洪秀全曾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太平军发动过北伐,可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清军迅速合围金陵,在长江南北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与太平军对峙。

咸丰六年(1856)后太平军多次攻入长江中游,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多被攻取。在江南负责围剿太平军的清军将领向荣、张国樑,在南京城郊的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号称“江南劲旅”,但频年征战,军饷多发不到士兵手中。士兵常忍饥挨饿与太平军作战,很是绝望。杨秀清等人乘机攻破江南大营,张国樑奋力保护着向荣逃到镇江府丹阳,向荣有病,一时忧急,悲恸而亡。

向荣死后,太平军十分兴奋,都称颂杨秀清的功劳,洪秀全却深居简出,军事上都放任杨秀清去做。就是文告奏章,都先报到杨秀清府上,至于怎么处理,最后也由杨决定,权力大大超过其他几个王,“开国”功臣韦昌辉、石达开,仿佛成了杨秀清的副将。清军的江南大营被击溃后,南京周围没有太大的威胁,外忧消失,内患顿起。太平军的内讧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