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庆皇帝的治国之策与走私贸易的兴起

嘉庆皇帝的治国之策与走私贸易的兴起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嘉庆皇帝像嘉庆尽管消除了最大的政治隐患,但国内的不安局势,依然令他担忧。《万国来朝图》描绘了西洋各国使者来华的场景嘉庆年间,编修了清朝的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这算是一桩大事。居然仍将大英帝国视作一般的蛮夷,嘉庆皇帝以天朝大皇帝自命,以此体现他“怀柔远人”的胸怀。于是,在中国沿海进行的包括鸦片在内的走私贸易,大量出现了。

嘉庆皇帝的治国之策与走私贸易的兴起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乾隆在圆明园勤政殿宣布将禅位于爱新觉罗·颙琰,乾隆第十五子,封嘉庆王。次年正月初一,举行了授受大典,颙琰正式继位,改元嘉庆,是为仁宗。

嘉庆(1796—1820)当皇帝的头三年实际处于无权状态,一切看太上皇乾隆的意思办,和珅依然得以权势熏天。根据来华的朝鲜使者的记述,和珅向他们宣读过太上皇的旨意:“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你们回国问国王平安,道路遥远,不必差人来谢恩。”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驾崩,和珅被捕下狱,朝政顿时改换一新。

嘉庆皇帝像

嘉庆尽管消除了最大的政治隐患,但国内的不安局势,依然令他担忧。地方民变不断,据说还有人要到皇宫来刺杀他。大规模民变,以川、楚、陕、甘、豫五省的白莲教起义为最。这些五省交界之处,大多属于贫困的山区,流民的集聚地。白莲教的口号“有患相救,有难相扶”,让很多贫民深感安慰。嘉庆元年,湖北枝江宜都的白莲教在荆州发动叛乱,很快就蔓延到四川,各地流民一呼百应,大大小小的叛军有一百四十多支队伍。这样大规模的民变,清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在嘉庆九年(1804)基本平定下去,据说其中的军费就达二亿两白银

其次让嘉庆头痛的,是南方沿海的“海患”,也就是“海盗”。到嘉庆年间,这种海患愈演愈烈,广东、福建地方官的多次禁捕和镇压,都以失败告终。海患问题要到嘉庆十五年(1810),政府施行“招降”的缓和政策,才大致平息。

第三,以北京为中心的天理教民变也十分厉害。所谓“天理教”,也称“八卦教”,教徒都是下层社会的贫农、小贩、雇工等人,广泛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的一天,一些乱民居然与内监勾结,杀入了宫中,嘉庆正在承德避暑山庄,躲过一劫。不久,天理教民变也被平定下去了。

白莲教起事后,嘉庆写了一首诗,对臣下们多有责备:“内外诸侯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平居漫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对时局的变化,多少显得有些无奈。

早在嘉庆七年(1802)春天,英国的兵船停泊在澳门附近的鸡头洋,广东总督吉庆宣读了嘉庆的命令,让他们回国去,到六月份,英国人才走。嘉庆十三年秋天,英国兵船再次来到澳门,借口保护商货,强行占据了澳门;同时,派兵船闯入了虎门,停泊在黄埔。(www.xing528.com)

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东南部盛产“波毕”,即罂粟花,捣取浆液,抟成块状,就是鸦片,清人也称“洋药”,有安神止痛的良效。这种东西从隋唐至明代,其实已经存在,明代就称“阿芙蓉”。

嘉庆十五年(1810)三月,京师广宁门查到一个杨姓的人身上藏有六盒鸦片,刑部审办后,嘉庆说:“鸦片烟性最酷烈,食此者能骤长精神,恣其所欲,久之遂致戕贼身命,大为风俗人心之害,本干例禁。该犯杨姓胆敢携带进城,实属藐法,著即交刑部严审办理。惟此项鸦片,近闻购食者颇多,奸商牟利贩卖,接踵而来。崇文门专管税务,仅于所属口岸地方稽查,恐尚未能周到,仍著步军统领、五城御史于各门禁严密访查,一有缉获,即当按律惩治,并将其烟物毁弃。至闽粤出产之地,并著该督抚关差查禁,断其来源。毋得视为具文,任其偷漏!”可见嘉庆对鸦片有强烈的抵制情绪,可能还与鸦片贩卖损害了国家的正常税收有关。[121]

嘉庆二年白莲教起义军发布的布告

嘉庆十九年(1814)冬天,清政府下令限制英国人在中国传教。次年春天,禁止鸦片的运动就开始了。

万国来朝图》描绘了西洋各国使者来华的场景

嘉庆年间,编修了清朝的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这算是一桩大事。其中的“外国”部分,讲到嘉庆二十一年“英吉利国遣使入贡。赐国王白玉如意一柄,翡翠朝珠一盘,敕谕一道,以示怀柔”。居然仍将大英帝国视作一般的蛮夷,嘉庆皇帝以天朝大皇帝自命,以此体现他“怀柔远人”的胸怀。

在此期间,英国曾派使臣阿美士德来华,希望依靠外交手段扩大通商的目的,依然遭到失败。于是,在中国沿海进行的包括鸦片在内的走私贸易,大量出现了。而鸦片的输入,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更造成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影响到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